繆荃孫等題跋俞樾、管禮耕、黃以周、馬淵林四家書札冊
日期:2021-04-30 15:42:52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繆荃孫等題跋俞樾、管禮耕、黃以周、馬淵林四家書札冊
中國嘉德2021春拍“筆墨文章——信札寫本專場”中有清末民國時期蘇州藏書家曹元忠所輯俞樾、管禮耕、黃以周、馬淵林四位師長書札冊,并經繆荃孫、周星詒、毓隆題跋,追記過往,詳述曹君與諸家淵源。來源有緒,承載余情。

繆荃孫、周星詒、毓隆題跋
俞樾、管禮耕、黃以周、馬淵林四家書札冊
清寫本
1冊13開 紙本
尺寸不一
曹元忠(1865-1923),字夔一,一作揆一,號君直,晚號凌波居士,江蘇蘇州人。曹元弼之兄。清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曾追隨康有為和梁啟超參與“公車上書”。精于三禮、醫學、詞章,通目錄學,校勘學功底極深。工詩詞,為晚清西昆派代表作家之一。富藏書,收藏善本甚多。著有《箋經室遺集》
曹元忠自幼聰穎,年十三便從名儒管禮耕治經史、訓詁,光緒十年(1884)又“以第一人補博士弟子”,為時任江蘇學政黃體芳所賞識。曹君所輯管師墨跡為管禮耕應繆荃孫之請所作《擬儒林傳》,繆荃孫在題跋中記敘甚詳。

管禮耕應繆荃孫之請所作《擬儒林傳》,記其恩師陳奐生平。
管禮耕(1848-1887),字申季,號操?。江蘇蘇州人。篤守家學,尤長訓詁,治經得陳奐再傳。為馮桂芬所器重,輔其校勘《說文段注考證》及《蘇州府志》,與王頌蔚、葉昌熾為摯友。富藏書,重宋元善本,精于版本目錄及校勘之學。在京師與操?訂交,時寓賈家胡同汪柳門侍郎所。余供職史館纂修儒林文苑五傳,并修順天府志,約操?為志局校勘,冊中陳南園傳稿即余所屬為者,壬午下弟侘傺南歸,遂不復見。

繆荃孫題跋
繆荃孫(1844-1919),字炎之,號筱珊,江蘇江陰人。光緒二年(1876)進士,官國史館總簒、京師圖書館監督,民國間曾任清史館總簒。善書法,富收藏,著有《藝風堂金石文字目錄》。曹元忠經黃體芳推薦進入江陰南菁書院,師從經學大家黃以周學習《詩》、《禮》,篤志于學,“每考一義必博稽群書,通貫流源,沉潛反復古經師訓意”。黃以周任南菁書院講席十余年,一邊講學一邊治學,考釋中國古代禮制、學制、國封、職官、田賦、樂律、刑法、名物、占卜等,先后輯著有《子思子輯解》、《軍禮司馬法》等。本季所見黃以周致曹元忠信札中便談到輯校、刷印《司馬法》、《司馬法考證》、《子思子輯注》等。

黃以周(1828-1899),字元同,號儆季,又號哉生,浙江定海人。黃式三之子。幼承父教,以“傳經明道”為己任,專力治經,尤精于“三禮”,為晚清《禮》經研究之冠冕。


俞樾《題李小池刺史圭環游海國圖》

俞樾題記一則
曹元忠與弟弟曹元弼同為古文經學家,尤精于禮經,曾向當時的經學大家俞樾求教,二人亦多有交游。俞樾(1821-1906),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歷任編修、河南學政。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史學、訓詁、戲曲、詩詞。擅書法,尤工大字。

關于馬淵林的記載甚少,周星詒在題跋中將他與俞樾、管禮耕、黃以周并列而論,可以推斷馬淵林亦為江浙地區頗有名望的學者,惜在咸豐十年(1860)死于太平天國之亂。咸豐以來江浙間有馬淵林舍人、管操?明經,皆吳郡人,與德清俞曲園太史、定海黃元同舍人世并列之。
馬氏于咸豐十年殉丹陽之難,遺跡獨闕,從其后人乞得數紙

周星詒(1833-1904),字季貺,號巳翁,又號寙翁,河南開封人。生平喜收藏金石、古籍、字畫,手自理董,精審絕倫。清同治三年(1864)出任福建邵武同知期間,曾假手譚獻,得以從陳樹杓手中收購帶經堂的大批藏書。此冊曹元忠所輯俞樾、管禮耕、黃以周、馬淵林四家手澤中既有書信,亦有文稿,看似雜亂,實則為曹君回顧授受淵源,正如毓隆題跋中所言是“不忘所自”。
君直世長兄出此冊見視,余獨欽其不忘所自,則用心之厚為何如也。至其授受淵源,具詳于季貺先生跋中,茲不贅焉。弟毓隆題,甲辰八月。
毓隆(1872-1923),愛新覺羅氏,字紹岑。清雍正帝七世孫,啟功祖父。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入翰林,散館授編修,曾任典禮員院學士、四川學政和主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