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心水推薦(二)
日期:2021-04-28 17:08:32 來源:中國嘉德(香港)
拍賣
>專家心水推薦(二)
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賣會預展現已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FG火熱舉行中,現場為各位聚獻超過1,300件,涵蓋了3大門類:中國書畫、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以及瓷器工藝品的各式春拍珍品,歡迎各位在港藏家蒞臨品鑒,期待與大家相識相聚!
在2021春拍響起第一聲槌聲前,我們在此再度邀請到2大板塊的部門專家為各位推薦他們的心頭好,大家可以在此重溫或了解各件春拍之最!
陳沛岑女士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
總經理及資深專家

油彩 畫布 | 二〇〇七年作 | 195 × 130 cm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20072007年,《朱德群》,瑪勃洛畫廊,馬德里,第7頁2008年,《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馨昌股份有限公司,臺北,第253頁2009年,《世界名畫家全集:朱德群》,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莊,第116頁2015年,《秩序的邊界》,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北京,第23頁2007年11月20日至2008年1月5日,「朱德群近作展」,瑪勃洛畫廊,馬德里2008年9月19日至11月23日,「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2014年10月7日,香港嘉德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961HKD 9,800,000 – 15,000,000
朱德群恢弘巨構《吸引》,曾展于藝術家 2008 年于臺北歷史博物館的「朱德群八十八回顧展」,為個中扛鼎代表。在此作中,朱德群一方面追尋威尼斯畫派對光源構造的極致對比,將之化為「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天地奇觀,并從北宋大山大川直立式山水獲得啟示,形塑力拔山河的無量氣魄。畫作四角以其最愛的普魯士藍彩鑄成陰影,渦輪似的風暴盤旋其中,隨筆觸的推進旋轉,逐步引入光源的擴張,直至中心處爆發出碎裂的斑彩,共同營造出視覺的豐沛引力。此外他更以書入畫,四周以大筆刷創造地動山搖的磅礡之力;中心處,則加緊速度感筆觸的急劇變化,結合光、色、形、線的多維組合,呈現掌舵光影的磅礴之勢。作品將自然的萬千奇情盡納筆下,鑄融中西豐碑的勢象華彩。

Lot 60
吳冠中
桂林春曉
油彩 紙板 | 一九七三年作 |28 × 36 cm
Wu Guanzhong
Spring in Guilin
Oil on paperboard |Painted in1973
出版
2010年,《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第28頁
展覽
2010年8月30日至9月6日,「風箏不斷線—緬懷吳冠中先生經典作品收藏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北京
來源
藝術家孫女吳曲珍藏(藝術家生前饋贈)
2010年12月1日,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003
2013年4月7日,香港保利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05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藝術家孫女吳曲親簽之作品保證書
估價 ESTIMATE:
HKD 5,500,000 – 10,000,000
《桂林春曉》中,藝術家以整體灰綠色調將大地尚未完全「換上春之綠衣」的春曉風貌訴諸筆端,藉由中國傳統墨法的枯、濕、濃、淡,特別以濕筆體現桂林的潮濕的氣候,傳承中國傳統美學的同時賦予油彩獨樹一格的革新筆意。迥異于西方對自然風景色彩的捕捉,吳冠中將視覺以外的感官,如皮膚的觸覺,經由內化與沉淀,成就平衡現象與心象的一番風景。他充份利用油畫的豐富色感,捕捉「大自然那種千變萬化瞬間即逝的新鮮色彩感」,傳達春意生機盎然的氣氛、美好的生命感受以及對自然靜觀的企盼,以此承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融情入景、寫景言情,在風景寫實中同時創造意境的審美特色,在「包含生命情境和人生感悟」的桂林春景中,凝聚自我「油畫民族化」的至高成就。

油彩畫布 | 一九七六年作 | 73.5 × 92.5 cmOil on canvas | Painted in 19761978年,《趙無極》,昨日與今日出版社,巴黎,第268頁,圖版第219號1979年,《趙無極》,瑞佐利出版社,紐約,第268頁,圖版第219號1986年,《趙無極》,藝術圈出版社,巴黎,第268頁,圖版第219號2014年12月7日,臺北羅芙奧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72注:此作將收錄于由梵思娃.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數據提供/趙無極基金會)HKD 12,000,000 – 18,000,000
《21.01.76》誕生于趙無極人生中事業、生活均光彩奪目之特殊年份,展現他走出喪妻之痛、重拾中國水墨后迎來重要創作蛻變。畫面中,他以豐沛明快的能量,在虛實相依之間創造出如夢之境,并使用其常以言說「生命與希望」的橙橘、嫩綠、銘黃結合經典的墨黑,鋪陳出烈焰重生后的生命躍動及精神體悟。畫境若一場色彩的奇遇,趙無極在此大膽將畫面分為兩個時空,并在四邊細心鋪陳,如右側邊沿可見秋香綠彩以氣泡狀的紋理突顯自身;右下的重彩若營造山石相迭及海浪的波動,上延突出一抹藍彩指涉天境,展現出與「狂草時期」截然不同的開放式構圖,他不再將力量凝結于畫面正中心,而是大膽地擴散,將畫面結構鞏固于四周,反映藝術家心境的豁然開朗,不執著于「唯我」之心,呈現一派釋放自由的「無我」之境。而與前景綠色基調相對的是后方燦如烈日輝升般的暖橘色彩,為畫面添加了直達心底的暖意,若一展不懼未來的挑戰、不念過往的風雨,一如襲卷畫面的色彩風暴,以鮮活的生命力向著天際昂揚奔馳。作品一經問世,即被學術界賞識,并相繼收錄于趙無極 70 至 80 年代三本重要畫冊,再添舉足輕重的收藏價值。

Lot 74
蔡國強
太古神話:夸父追日
火藥 油彩 畫布 | 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年作丨180×125cm
出版
1987年,《美術》10月刊,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第65頁
2002年,《蔡國強》,Phaidon出版社,紐約,第45頁
2006年,《佳士得香港二十周年—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精選》,佳士得拍賣行,香港,第80頁
2007年,《亞太藝術》第53期,亞太藝術出版社,香港,第80頁
來源
2001年10月14日,臺北佳士得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45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5,800,000 – 8,800,000
作為最早被寫進美國藝術史教科書的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火藥藝術屹立于世界藝術的核心,影響力幅散海內外。《太古神話:夸父追日》為蔡國強對于宇宙探索的重磅開篇之作,此為藝術家自1984年開始以火藥融入創作,赴日前所完成的唯六件早期重要布面火藥繪畫作品中,尺幅第三大者,且為藝術家最早的「中國神話」題材作品,意義非凡。作品畫面構圖奇絕,地平線以垂直縱貫,油彩伴隨火藥爆破威力,形成不同程度的卷縮:一輪渾沌蒼茫的烈日劃過幽溟的蒼穹,一個炙熱耀眼的身軀緊隨其后,縹緲變換的星云塵埃穿梭其間;透過藝術家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實踐,嶄新的物質秩序、充滿張力的畫境驟現觀者眼前。此作不僅見證蔡國強以火藥入畫試煉的成熟,更反映其終極的美學思想和人文情懷,為承載其生命維度、對宇宙空間的關懷、個人「精、氣、神」重要表征的博物館級之作。王晶先生
瓷器工藝品部
總經理

Lot 1366
清雍正·青花礬紅云龍紋甘露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來源:
美國新澤西私人收藏
高 29.5 cm
估價 ESTIMATE:
HKD 8,000,000 - 12,000,000
同類器市場僅見兩例,除本拍品外,在香港佳士得2017年春季拍賣會中釋出,編號3025。兩件器物于尺寸、器型、紋飾及其款識均極為相似,或為一對。除此,未見同類器物收錄于海內外公私著錄之中,極為珍罕。
香港佳士得2017年5月31日,編號3025 清雍正 青花礬紅游龍戲珠紋直頸瓶(高29.5cm)
市場流通僅見本件,是次釋出殊為難得

Lot 1373
清雍正·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如意耳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來源
歐洲私人舊藏
高 18.5 cm
估價 ESTIMATE:
HKD 8,000,000 - 12,000,000
如意尊又因腹部形狀不同分為兩種,一種為圓腹,一種為扁腹,翻閱公私典藏可知,圓腹較扁腹者多見。雍正時期青花釉里紅扁腹如意尊可謂鳳毛麟角,本品即為當中之珍品佳例。查閱海內外公私著錄,與拍品相同者僅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清雍正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如意尊。

Lot 1372
清嘉慶·金地粉彩云龍紋冠架
「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來源
倫敦佳士得,1986年12月8、9日,拍品編號396
臺灣私人舊藏,購于20世紀90年代
高 26.2 cm
估價 ESTIMATE:
HKD 4,000,000 - 6,000,000
嘉慶八年農歷九月二十六日,九江關監督阿克當阿《貢檔進單》:
「(奴才)阿克當阿跪進 :……(交圓明園) 金地洋彩九龍冠架成對……,嘉慶八年九月二十六日阿克當阿,萬壽貢。」本拍品應為此處所記金地洋彩九龍冠架,為萬壽慶典所制。
嘉慶年間多次呈進冠架,均為九江關監督造送,有仿雕漆金花暗八仙冠架、黃地洋彩九龍冠架、金地洋彩寶珠冠架、金地洋彩冠架、金地洋彩九龍冠架等。與本拍品類似的冠架可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清嘉慶瓷質仿雕漆描金雙龍戲珠紋冠架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乾隆粉彩纏枝蓮冠架。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嘉慶瓷質仿雕漆描金雙龍戲珠紋冠架
嘉慶時期所制冠架遠少于雍干時期,冠架逐漸被帽筒所代替,翻查檔案,嘉慶十二年后,并無瓷質冠架的記錄。本拍品設色艷麗華美,紋飾繁復,畫工細致精美,接色細膩,過渡自然,是嘉慶早期景德鎮官窯的杰出代表。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