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藝術板塊攜一百二十余組雋永佳品拍品于今春以饗眾目,囊括了上世紀初中國幾大現代主義繪畫的名家之作,呈現在中西美學內涵的交匯下,大師前輩們充滿嚴肅哲學思辨又兼具形式表現的藝術風貌。他們將中國美學傳統與西方藝術形式相結合,達到新的藝術高度。
此版塊由10件不同時期吳冠中作品匯聚成的藝術專題領銜,匯聚二十世紀華人大家,陣容豪華,包括李超士、關良、龐薰琹、衛天霖、李鐵夫、吳大羽、朱德群、吳冠中、蘇天賜等多幅精品佳構。

李超士(1893-1971)
仙人山
1960年
紙本 色粉
65×44 cm
發表:
《李超士畫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1985年,圖版70
來源:
直接源自藝術家家屬
RMB:800,000-1,200,000
李超士是將粉畫引入國內的第一人。此次上拍的《仙人山》為藝術家少量遺存中的難得精品,收錄于1985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李超士畫集》,極為珍貴。流暢洗練的線條和毫不做作的繪畫語言,使《仙人山》質樸可親、形神兼備。

關良(1900-1986)
花果圖
紙本 彩墨
67×45 cm
RMB:600,000-800,000

龐薰琹(1906-1985)
洛神
1940年代
絹本 彩墨
67×37 cm
RMB:600,000-800,000


衛天霖(1898-1977)
芍藥石榴圖(雙面畫)
1934年
木板 油畫
48×57 cm
RMB:700,000-1,000,000

衛天霖(1898-1977)
有魚的清晨
1960年
布面 油畫
65×53 cm
發表:
RMB:5,000,000-7,000,000
衛天霖早年留日,是中國現代藝術重要先驅。他的作品受印象派影響頗深,且具有現代的、民族的獨特面貌。本場《芍藥石榴圖》和《有魚的清晨》分屬其30年代和60年代珍稀遺存,展現了衛天霖不同時期的創作特點和風格發展傾向。其中《芍藥石榴圖》是衛天霖目前僅見的一幅木板雙面畫;《有魚的清晨》是衛天霖僅有的兩幅以魚入畫的靜物之一,著錄豐富,傳承有序,首次現身拍場,頗為難得。

李鐵夫(1869-1952)

吳大羽(1903-1988)
無題178
約1950年
紙本 蠟筆
39.4×27.8 cm
發表:
《吳大羽作品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2015年3月,第231頁
《飛羽掠天——吳大羽作品集》,商務印書館,北京,2020年4月,第251頁
來源:
得自藝術家家屬
RMB:500,000-800,000
在中國現代藝術的進程中,吳大羽的哲學與藝術思想宛如燈塔,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三位畫壇翹楚都是其學生。吳大羽屬于第一批留法的中國畫家,他將西方抽象藝術的概念與中國傳統繪畫理論及哲學觀念相結合。他晚年的創作完全擺脫了早期具象面貌,將色彩的力量和架構的張力揉在畫里,形成獨特畫風,不同流俗。
《無題178》是拍場上罕有吳大羽大尺幅蠟彩作品。這些看似信筆涂鴉的紙上作品,更為清晰、完整地記錄了他藝術的蛻變過程。如其子女回憶:“這批如同日記般的紙上作品,也正是父親一生心血之所聚。”這批作品是20世紀50年代后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現代藝術擁護者隱忍前行的珍貴遺存,吳大羽憑一己之力呵護微弱的現代藝術圣火,靜待其燎原之日。

朱德群(1920-2014)
冬眠
1989年
布面 油畫
97×130 cm
RMB:4,800,000-6,800,000

吳冠中(1919-2010)
繽紛街市
1994年
布面 油畫
60×93 cm
發表:
《寰宇覓知音:吳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選》,外文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100至101頁
《吳冠中精品選集》,藝達作坊,新加坡,1996年10月,第35頁
《吳冠中繪畫藝術與技法》,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96年10月,第35頁
《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吳冠中》,山美術館,高雄,1997年6月,第141頁
《吳冠中無涯惟智藝術里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2002年,第235頁
《吳冠中作品收藏集 I》,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92至193頁
《生命的風景——吳冠中藝術專集·III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2003年9月,第60至61頁
《世界名畫家全集 吳冠中》,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莊,2006年12月,第184至185頁
《吳冠中全集·第4卷》,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2007年8月,第77頁
《吳冠中畫集》,江西美術出版社,南昌,2008年3月,第373頁
RMB:12,000,000-22,000,000

吳冠中(1919-2010)
龍潭湖秋景
1990年
紙本 水彩、鋼筆
32×41 cm
發表:
《吳冠中全集·第1卷》,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2007年8月,第319頁
RMB:900,000-1,800,000

吳冠中(1919-2010)
似花似果
2006年
紙本 彩墨
45×48 cm
發表:
《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修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2014年,第132頁
來源:
源自藝術家家屬舊藏
RMB:1,200,000-1,800,000
90年代,吳冠中腳步到了英國、日本、印尼、北歐,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和自由的心態,向著更加個性化和風格化的方向發展,《繽紛街市》便是吳冠中在印尼的寫生后創作的作品,,在寫實中融入了更多的表現性因素,發表和展覽極為豐富,是吳冠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同為90年代的《龍潭湖秋景》則用線造型,描繪墻角一隅秋風中的藤蔓、樹干,紅黃的秋葉夾雜其間,充滿詩律美。該作收入湖南美術出版社《吳冠中全集》第1卷。兩件作品展現出90年代吳冠中在色彩與線條兩種語言中已經找到了將東西方繪畫完美契合而又極具個人特色的表達方法。《似花似果》是吳冠中創作晚期的典型作品,玫紅、翠綠、鵝黃點綴著春風中花和果的喜悅,濃麗的色彩和滿篇的構圖,大俗大雅,也昭示著強烈的生命力。

賀慕群(b.1924)
花木系列
2000年
布面 油畫
100×72 cm
發表:
《賀慕群畫集》,上海畫報出版社,上海,2002年,第33頁
《賀慕群》,吉林美術出版社,長春,2007年9月,第137頁
RMB:500,000-800,000

倪貽德(1901-1970)
桃花妁妁
布面 油畫
54×65 cm
來源:
直接源自藝術家家屬
RMB:400,000-600,000

蘇天賜(1922-2006)
六億神州盡舜堯
布面 油畫
95×95 cm
發表:
《蘇天賜》,江蘇美術出版社,南京,2008年10月,第107頁
來源:
源自藝術家家屬
RMB: 1,800,000-2,800,000

何孔德(1925-2003)
毛主席在紅大作報告
1960年
布面 油畫
113×148 cm
發表:
《何孔德油畫作品選》,P21,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RMB: 4,000,000-6,000,000
“紅大”即中國工農紅軍大學,于1936年正式在陜北瓦窯堡成立,專為紅軍培養和訓練軍事、政治、專業干部。毛主席對紅大十分重視,重要活動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都盡量參加。何孔德將紅大艱苦的學習環境和眾將士專心的神情刻畫得十分到位,將紅軍戰士對于革命的堅定和必勝之心永恒記錄。此幅作品的歷史文獻價值和圖像價值極其重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