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廈門2021春季拍賣會
玄覽-重要古董器物專場
預展時間
2021年5月3日-5日
上午10:00至下午20:00
拍賣時間
5月6日 19:00 A廳
預展及拍賣地點
廈門洲際酒店
(廈門市思明區領事館路19號)

Lot.932 明 銅錯金銀牛形紙鎮
尺寸:8cm.Long
RMB 50,000-100,000

乾隆皇帝曾有詩贊臥牛曰:「丑之精,食之本。樂彼萬民,歲賴以稔?!刮娜巳∑湫沃茷槲姆浚艠阄难?,適逢牛年,置于案頭,懷躬耕之樂,意味悠悠。本品臥牛銅制,材質精良,神情刻畫極為到位,惟妙惟肖,古樸渾厚,身姿健壯厚實,線條圓潤,當出于名家之手,非俗匠所能為。
參閱:安思遠舊藏
2015年紐約佳士得春拍,Lot.1
成交價:USD 2,853,000(RMB 17,862,633)
牛形紙鎮采用錯金銀技法裝飾,繁復華美的錯金銀工藝與神秘古遠的青銅器紋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裝飾性極強,錯金其色灼灼,與打磨光滑的銀色銅體成對比,文雅精致。錯金銀工藝更常見于青銅壺、彝、犧尊等大型青銅器之上,如本品這般的銅牛擺件十分罕見,也愈加彰顯出器物的等級之高,珍貴難得。

Lot.933 清乾隆 翡翠俏色雕葉形筆掭
尺寸:25cm.Long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東京中央,2011年2月23日,編號322
RMB 80,000-120,000

此器取材于大塊翡翠,因料而為,剔透光潤,色彩斑斕豐富。器形似秋葉,暗刻葉脈,黃翡為底,白翠為葉,葉片邊緣參差翻卷,合圍成覘筆的破口,舒緩自如,逸散出一種流動的韻律。葉柄一側俏色浮雕蜘蛛捕蟬圖:夏蟬兩只,鳴聲滿樹,清麗悠遠,身后蜘蛛委身曲附,伺機窺探,意欲取蟬,蟬仿佛察覺動靜,聲音又戛然而止。畫面一靜一動,相映成趣,令人快然稱道。
參閱:紐約蘇富比 1986年9月25日-26日,編號243
文房用具代表著文化內涵和文人品位,是古人追求優雅和精致生活的具體體現。除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外,也有各類琳瑯滿目的文房輔助用具,如筆筒、墨床、筆掭等,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備。成為書齋中不可或缺的陳設雅玩。其中的筆掭,又稱筆硯,是案頭文房梳理毛尖的試筆器具,可用于驗墨濃淡或理順筆毫,構成了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

Lot.934 清 朱旭制 過云樓主人銘、山水紋澄泥硯
銘文:「朱旭琢」「過云樓主人」
印文:「百納琴言」
尺寸:19.8cm.Long, 13.3cm.Wide
來源:保利廈門2015年10月25日,編號0840
RMB 60,000-100,000

「過云樓」為江南名門望族顧氏之私家藏書樓。以藏有宋元以來佳槧名鈔、珍秘善本、書畫精品名聞遐邇。過云樓主人歷經六世,不僅創建起足以雄視江南的書畫寶庫,也醉心于各色文房用品的收藏。

顧氏過云樓第二代樓主—顧承(1833-1882),譜名廷烈,字樂泉,號晉叔、駿叔,顧文彬三子。其通音律、善書畫、精鑒藏、好璽印,曾刊印《百納琴言》。本品鈐印即為「百納琴言」印,由此推測,此硯應為顧承私硯,系其文房愛物。

硯澄泥質,硯質堅實而細潔。長方體形,色赭黃。硯面淺平,無過多紋飾,簡約大方,銘:「過云樓主人」,下有鈐印一枚,印文為「百納琴言」。鈐文書寫流暢,文風雅致。鈐印書體勁致有力,韻味悠然。硯背淺浮雕山水樓閣圖,圖中峰巒迭嶂,山石陡峭,林木參差,麓道回轉,廟宇亭閣置于山中,諸多人物活動其間,景致清幽,文氣十足。題刻:「朱旭琢」。

Lot.960 清乾隆 銅鎏金掐絲琺瑯穿花夔龍紋太平有象式香熏
尺寸:39cm.High
來源:瑞士私人收藏
RMB 300,000-400,000

蓋面隆起,蓋上俯臥一只大象,身披瓔珞極為華美,蓋身鎏金鏤雕纏枝卷草為地,如意云頭開光,上飾藍釉地掐絲琺瑯寶相花。兩側飾銅鎏金象首立耳,端莊大氣;腹下承象首三足,耳足象首均精工細琢,尤其足部象首,頭飾珠簾披掛,繁復華美,與鎏金的斑斕相映襯,光亮耀眼,精致美觀??谘匮b飾如意云紋一周,器身則滿鋪夔龍穿花紋,以天藍色琺瑯為地,紋飾層次分明,主題突出,繁簡有致,美觀而又寓意美好。

Lot.961 清乾隆 銅鎏金嵌彩繪福壽萬年紋玻璃宮燈(一對)
尺寸:28.5cm.High×2
來源:北京誠軒 2008年4月28日,編號672
RMB:200,000-300,000
宮燈是古代宮廷照明之物,始于東漢,興于隋唐,至乾隆時期最盛,是宮廷重要的陳設與裝飾。各式宮燈分別懸掛在所有廳、軒、廊、榭、臺、亭、室、宮殿、殿門、兩廊、回廊和欄桿等處,若星芒散天,珠光撒海。尤在歲朝、大婚等慶典中,各種裝飾華美的宮燈亦是宮中盛景,是十分吉祥的慶典陳設。

本品結構由上而下,無一不精細。燈體呈方尊形,燈身四面開光呈梯形,兩側飾螭龍為耳,頂部邊沿及足邊四周處鏨刻精細回紋,其依上而下鏤空飾蕉葉紋、蓮瓣紋、卷草紋、如意云頭紋。腹部鑲嵌玻璃彩繪福壽萬年紋圖案,色彩華麗。玻璃及玻璃畫工藝,不僅大大提高了照明的亮度,而且有極佳的裝飾效果。晚間為照明用器,白天為室內陳設裝飾用品,一物二用,又可保持彩繪福壽萬年紋之整潔亮麗,應為清宮節慶彩燈之用。
參閱:紐約佳士得,1997年3月,Lot.31
清代乾隆年間,意大利畫家郎世寧將玻璃畫工藝傳入中國皇宮,在玻璃上用各種顏料繪制圖畫的工藝,巧妙利用了玻璃的透明性,色彩對比強烈,具很高的藝術效果。這件玻璃畫宮燈,質地上乘,做工精細,既實用又美觀,不愧為盛世宮廷之作。與本品形式、工藝相似的見同佳士得紐約1997年3月中國藝術品專場拍品301號。

Lot.962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花卉紋方蓋瓶(一對)
尺寸:54cm.High×2
來源:
日本藏家舊藏
東京中央,2012年9月5日,編號0130
RMB:600,000-800,000
掐絲琺瑯亦稱景泰藍,約在西元十三至十四世紀,掐絲琺瑯工藝從中東地區傳入中國。明初曹昭《格古要論》中首次記錄了琺瑯工藝的淵源、特點和用途,「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佛郎嵌相似 ……內府作者細潤可愛。」

此對蓋瓶制作精致,設計獨特,瓶體及蓋之四面轉角作斜切面。瓶蓋上立圓雕鎏金靈芝,瓶肩部四角分飾一圓雕鎏金展翅鳳鳥,鳳鳥的雙翅頂部又各作鳳頭為飾,左右相對。瓶底部四角各有一呈蹲臥之勢的圓雕鎏金龍,與瓶肩之鳳凰遙相呼應。龍鳳之間,以鎏金的綬帶銜璧為飾,綬帶一端系于龍角,一端銜于鳳口。


Lot.963 清乾隆 銅胎畫琺瑯黃地花卉葡萄紋大碗(一對)
尺寸:19cm.Diam,10cm.High×2
來源:英國藏家舊藏
RMB:150,000-250,000

銅胎畫琺瑯技術能于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早期傳入中國,康熙二十三年(1684),沿海口岸開放海禁后,畫琺瑯技術被作為全新的西洋工藝引進清宮造辦處開始研制。至雍正朝則開始注重花紋及器形之表現,無論是器形、胎骨、釉色,還是裝飾畫面的山水、人物、花卉等,均可稱豐富多彩。到乾隆時期,可謂集前兩朝之大成,技術全面,做工工整精致、裝飾繁縟華麗。

碗為敞口外侈,弧壁深腹,至下漸斂,底承圈足,通體以畫琺瑯之技裝飾。外壁于明黃色琺瑯釉底色上,滿飾纏枝花卉圖,各式花卉嬌妍華美,敷色豐富,枝葉翻轉自如,碗腹正中各有圓形開光,內青色繪夔龍紋;碗內施白色為地,近口沿處過枝法繪葡萄藤葉,線條細膩,圖紋精美;碗內心描飾一對蝴蝶,似暈染而成;近足處飾一周如意云頭紋,碗底心亦以黃釉為地,其上青釉繪團夔鳳紋。整器色彩明快,構圖豐滿,用筆工致,口沿露銅胎并鎏金,具有濃烈的宮廷喜慶風格。

Lot.964 明 銅錯金錯銀太平有象擺件
尺寸:30cm.High
RMB 80,000-120,000
所鑄寶象神態生動自然,憨態可掬,四足直立,做回首狀,俯首卷鼻,雙耳扇動,象牙修長,表情祥和,大力魁梧,憨厚穩重,栩栩如生。背負寶瓶,瓶作觚型,撇口寬闊。周身以錯銀絲和錯金表現細弦紋、幾何紋與回紋,抽象神秘,繁復密致,線條流暢自然,技巧高超精湛,磋磨光滑平潤,莫不美輪美奐,華美的錯金銀工藝與神秘古遠的青銅器紋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精美異常。歷經歲月,平添許多斑駁,但金、銀絲婉轉流動,與器身渾然一體,搭配墨綠色銅銹,色彩對比、紋飾線條更加鮮明,頗為少見。

Lot.965 明 青銅天父己簋
尺寸:14cm.High,19cm.Diam
來源:法國回流
RMB:300,000-600,000
青銅簋仿西周天父己簋習見形制而鑄,器底有銘文「天父己」三字,字體舒展,鑄口清晰,為簡式祭辭,故以此命名。西周是青銅簋發展鼎盛的時代,種類繁多,唯無耳簋量少,屬非常罕見之器。在商末周初的短期使用后,無耳簋基本不見,加之紋飾獨特、字口清晰,更加彌足珍貴。本品銘文字體走向與「天父己」銘文拓片曾被著錄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纂的《殷周金文集成》(編號01602),十分相似,銘文、釋文皆為可考。

周身滿工裝飾,精致至極。口沿下一周,密布倒置的三角蟬紋。頸部一周,飾有三個高浮雕外卷角型獸首,兩角似山羊,肌理層層螺旋,面部作猛獸狀,猙獰凌厲。腹部周身飾饕餮紋,呈分解式,角、眉、目、身軀、爪等皆分離,以六條出脊相隔,其余布滿云雷紋地,層次鮮明。此式天父己簋器型規整,鑄造精良,紋飾繁復,舒朗有度,古拙典雅,根據其造型、紋飾、銘文書寫特征,可推此件為初年器。

Lot.966 明早期 宮廷銅胡人獻寶香熏
尺寸:29.5cm.High
來源:日本重要私人收藏
RMB 400,000-600,000

獅子呈回首狀,雙目圓瞪,開口露齒,四肢健碩,尾部及腿際鬃毛飄展,運刀細膩,絲絲必現。背馱一胡人屈腿而坐,雙手托寶,深目高鼻,頭頂獸形帽,身著胡服,腳踏長靴,為典型西域少數民族相貌及裝扮。香熏分體鑄造,以胡人獻寶為蓋,青獅腹部中空為爐身,可承香料,與嘴相通,燃香之氣亦可由獅嘴而出,設計巧妙,且原件未失,極為難得。

以胡人形象入工藝品裝飾始于唐而盛于唐,其后減少,及至明代中晚期,隨著中外貿易往來的復蘇,工藝品中又出現了胡人形象,萬歷官窯瓷器中,嘗見有八蠻進寶紋飾。胡人獻寶為中國封建社會繁榮昌盛、萬邦來朝的現實反應,寓意國力強盛、天下太平.
參閱:中國嘉德,2018年11月20日,Lot.4490
成交價:RMB 3,795,000
本拍品可比較一例明早期宮廷胡人戲獅香熏于倫敦蘇富比2003年6月12日拍出,編號83(水松石山房舊藏)。出版于《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6月,頁230。而后于中國嘉德2018年11月20日以379萬的價格拍出,編號449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