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BREITER 家族藏近代名家畫

Markbreiter 伉儷
本輯出自Stephen Markbreiter (1921-2014)、Tuyet Nguyet(中文譯名「雪月」,1934-2020)伉儷收藏。Stephen Markbreiter,英國人,畢業于倫敦巴特萊特建筑學院,一九五三年遷居香江,加入巴馬丹拿建筑事務所,為港設計多座建筑。Tuyet Nguyet,越南新安河人,一九五五年獲獎學金,負笈美國芝加哥曼德林學院攻讀新聞學,隨夫遷港后,任新聞記者,為〈南華早報〉、〈遠東經濟評論〉等報刊撰文。二人畢生鐘情東方文化藝術,鉆研甚深,庋藏中外書畫、油畫、文房、瓷器,范圍廣泛,不時外游四方講學、欣賞展覽。雪月長袖善舞,與藝術界舉足輕重之士交情深厚,更協助國際拍賣行如蘇富比進軍香港,奠定香港作為亞洲藝術市場中心的地位。
一九七○年,藉其豐富新聞工作經驗、人脈資源及滿腔熱枕,他倆自行斥資辦〈Arts of Asia〉雙月刊,內容涉獵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以至中東等地藝術文化,廣邀各地學者、策展人、收藏家等撰稿,開拓嶄新研究領域,深入探討交流,乃早期少數具國際視野之藝術雜志,五十載至今,點燎原之火,對推動東方藝術文化的學術研究、市場發展,以及收藏風氣貢獻尤巨。

〈ARTS OF ASIA〉雙月刊,刊行已逾五十載
Charles Robin Markbreiter 麥羅賓
Stephen Markbreiter及雪月兒子

2511
朱屺瞻 鄉郊生活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七三年作
121.3 x 64 公分
估價:200,000- 300,000 港幣

2512
朱屺瞻 山河新貌
設色紙本 鏡框
96 x 66.8 公分
估價:160,000- 250,000 港幣
著錄:
〈朱屺瞻畫選〉(香港,漢雅軒,一九八○年),頁8
七十年代中期,朱屺瞻游蹤處處,本幅概覽河山新貌,入圖者,紅旗飄揚,群眾結集,漁舟湊泊,張帆御浪,皆新社會生活所見。畫上未署年,按漢雅軒之〈朱屺瞻畫選〉刊印于一九八○年,可推知乃寫于七十年代中后期,筆墨與時代風格亦相吻合。時朱氏藝術亦未普及海外,漢雅軒即搜其畫,辦展覽,并付梓于香港,可謂早具慧眼!

2506
李可染 牧童圖
設色紙本 鏡框
45.5 x 34.2 公分
估價:320,000- 500,000 港幣
來源:香港蘇富比,一九八六年五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50
畫中見牧牛渡水,背負童子,光身赤體,正是炎夏景象。構圖極簡,無景相襯,水波隱沒,僅以留白處理,按筆墨及署款風格,似屬五十年代中期后所出。

2507
李可染 柳溪歸牧圖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六一年作
67.5 x 44.8 公分
估價:600,000- 800,000 港幣
來源:紐約蘇富比,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151
一九六一年國慶前一日,可染寫〈柳溪歸牧圖〉于渤海之濱。

2513
李可染 苦吟圖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八三年作
67.5 x 45.3 公分
估價:800,000- 1,200,000 港幣
苦吟圖。
夜吟曉不休,吾吟神鬼愁。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此賈島詩也。固余性愚鈍,不識機巧,生平最為尊崇先賢杜甫慘淡經營和賈島推敲苦吟精神,寫此圖以自勉。一九八三年歲尾,可染寫并記之。
可染先生以苦學著稱,自謂「峰高無坦途」,終成大器實努力不懈積累之功,直如賈島「推敲」之費煞思量,故采其句成「苦吟圖」無疑是砥礪自勉的寫照。這個構圖約發端自八十年代初,日后屢現筆下,大同小異,分別處僅是畫中詩人坐姿居正或偏側而已。圖中著重不在細節描寫而置于整體氣氛營造。詩人開臉甚簡約,發眉髭須似擠壓一起,正是苦思不得之窘態;蠟火白紙反映了徹夜不休仍只字未下的景況。其用筆緩慢,線條凝重,輔以濃墨,吻合苦吟之意,筆墨樸拙渾厚之韻味亦隨之而生。畫上鈐「陳言務去」印,印文內容與題旨相扣,可見詩書畫印之組合也經畫家縝慮方用。

2514
李可染 蕉蔭逭暑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四八年作
137 x 34 公分
估價:700,000- 900,000 港幣
來源:香港蘇富比,一九九四年五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944
可染。
此圖是一九四八年,吾四十一歲在北平所作,今王力先生得之,囑為題記。一九八七年秋,可染。
李可染筆下人物,多為牧牛童子,乃日常生活寫照,偶涉古人,或高士苦吟、鐘馗仗劍,若及古典仕女,如蕉蔭紈扇,倚欄寄思,則見于四十年代,踏入新社會時期,不彈此舊調矣!
本幅畫家自題寫于一九四八年,圖中凈衣仕女,側首,執扇,背倚蕉叢而立,衣帶飄揚,似熏風輕拂,乃逭暑之狀。其用筆速疾,線條爽利,設色輕柔,異于后期人物處理之法,正是該段時期筆墨之特征,傳世者甚稀。
一九八七年重睹之,已歸王力收藏。王力似為「文化大革命」時期權傾一時之風云人物,原名王光賓,江蘇淮安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文化宣傳要職,曾擔任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中央宣傳組組長等要職。一九六七年,因涉政治風波下臺。
王力與康生、田家英等人皆好鑒賞書畫文物,時相聚交流。其收藏以近代畫家作品為主,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釋出。

2501
豐子愷 萬世樂太平
設色紙本 立軸
65.5 x 43.5 公分
估價:160,000- 200,000 港幣
炮彈作花瓶,萬世樂太平。廿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愷。
畫上署年「廿四年九月二日」,惟按題材及創作規格樣式,應與編號2502、2503同屬一九四五年所出,故「廿四」應為「卅四」之筆誤。是年九月二日,日本在美艦密蘇里號上與盟國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
如此題材及構圖早見于畫家一九四○年之作,收錄于「戰時相」系列,日后屢寫之,惟次句有更動,或作「人世無戰爭」,或作「世界永和平」。

2502
豐子愷 火照旌旗夜受降
水墨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
65.5 x 43.5 公分
估價:150,000- 200,000 港幣
火照旌旗夜受降。子愷畫。
1945。TK。
本幅內容圍繞抗戰勝利,與畫家之「戰時相」皆緊扣時代而特制,切合民心。畫中寫「受降」,月明星晞,火炬高揚,旌旗招展下長官宣揚勝利喜訊,將士列隊振臂歡呼,場面激勵人心。其取意恰與一九三九年所寫之「戰時相」系列「擒賊先擒王」相配,惟本幅寫時已屬勝利來臨!

2503
豐子愷 功成不受祿
水墨紙本 立軸 一九四五年作
65.5 x 43.5 公分
估價:150,000- 200,000 港幣
功成不受祿,長揖歸田廬。子愷畫。
1945。TK。


2509
田世光 雪竹寒禽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四一年作
108.5 x 46.2 公分
估價:200,000- 300,000 港幣
辛巳冬至月。公煒田世光寫于柳浪西簃。

2504
關良 戲劇人物
設色紙本 鏡框 一九六一年作
34 x 104 公分
估價:260,000- 360,000 港幣
來源:香港蘇富比,一九八九年五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164

2508
齊白石 小中見大
水墨紙本 鏡框 一九二一年作
20 x 25 公分
估價:280,000- 380,000 港幣
展覽:
香港,漢雅軒,〈國畫中之動物〉,一九七九年三月三日至十日
著錄:
〈國畫中之動物〉展覽圖錄(香港,漢雅軒,一九七九年三月),圖版40
「An Exhibition of Animals in Chinese Paintings」,Tim Luard撰,刊于〈Arts of Asia〉(香港,一九七九年,七、八月號),頁139

本幅刊于〈Arts of Asia〉(香港,一九七九年,七、八月號),頁139
此系大幅裁下者,為兒孫輩作樣可矣,未可作為小幅看也。辛酉畫,壬戌裁后補記。白石。
畫上耕牛獨立,無背景,寬不盈尺,按題識可知原為畫幅一角,或寫后未符構圖,遂截之獨立成幅。白石老人筆下偶寫牛,乃源童年每天上山放牧砍柴之經歷,祖母憂其安全,遂置銅鈴系其身,聞聲則知兒歸,故白石嘗繪〈牧牛圖〉并題句曰「祖母聞鈴心始歡」。日后該鈴迭失,亦特鑄小鈴佩戴,以志祖母劬勞,所刻「佩鈴人」印,亦緣此思。本幅繪于一九二一年,時白石遷京已兩年,去鄉千里,祖母早逝,且未能侍奉在側,難免疚歉,猶幸膝下有兒孫,昔之系鈴人,「如今亦作聽鈴翁」,遂以裁畫補題示兒輩,個中情懷,豈計較于尺寸大??!
參考資料:
〈牧牛圖〉可參見〈齊白石集〉(香港,太平洋圖書公司,一九七四年一月),圖版12

2510
齊白石 海棠秋聲
設色紙本 立軸
100 x 33.6 公分
估價:600,000- 800,000 港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