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賣會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丨展覽廳5FG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shù)
拍賣:4月23日丨10:30am
預(yù)展:4月18-20日丨10am-8pm
4月21-22日|10am-6pm

是次「中國二十世紀藝術(shù)大家」專題,將帶來旅美名家趙春翔珍罕特出的大尺寸畫布作品《雄與雌》,作品匯聚其二十年間匯融東西的藝術(shù)成果,以虹彩光輝訴說天地間無遠弗屆的大愛。同場呈現(xiàn)「采花大盜」丁雄泉深具代表的美人與貓、鸚鵡、鮮花靜物三件不同主題之作,自色墨交織的饕餮盛宴中,共呈美的爛漫真情。
神光揮大愛,虹彩蘊丹青
趙春翔筆走東西的藝術(shù)大境

形與意的再創(chuàng):精罕畫布之作現(xiàn)身

趙春翔
雄與雌
壓克力彩 墨 畫布 | 一九六八至一九八九年作 | 109 × 107 cm
Chao Chung-Hsiang
Masculine and Feminine
Acrylic and ink on canvas| Painted in 1968 – 1989
出版
1997年,《趙春翔》,藝倡畫廊,香港,第6頁,圖版5號
展覽
1997年11月17日至12月6日,「美與悟的藝術(shù)」,藝倡畫廊,香港
來源
1997年10月19日,臺北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27
香港藝倡畫廊
亞洲私人收藏
2011年4月4日,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684
現(xiàn)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估價 ESTIMATE:
HKD 1,200,000 – 1,800,000
東西新韻,墨與彩的光譜虹霞

左: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光譜》,玻璃纖維 雕塑,121.9 × 121.9 × 20.3 cm,1965至1966年作,紐約古根漢美術(shù)館藏。趙春翔追隨二十世紀初立體主義畫派分支發(fā)展出的光譜色彩藝術(shù),在《雄與雌》中以虹彩的幾何形態(tài)展現(xiàn)盎然生命的濃烈情韻
右:趙春翔《雄與雌》局部
畫面正上方,來自趙春翔晚年發(fā)展成型的壓克力彩潑墨技法,如萬丈金光般,以淋漓之筆,自上至下引導著滴流式的傾瀉,那受抽象表現(xiàn)主義啟示而追溯東方潑墨韻味的技法,是趙春翔最為人津津稱道的強大表現(xiàn)特征。與之結(jié)合的是傳統(tǒng)中國繪畫四君子之一的「竹」,壓克力黑彩自輕細至濃厚、淡雅至張揚形成上下空間的對比,在此西式的畫布上一展東方層次暈染、粗細燥潤變化多端的墨法。


上:趙春翔《雄與雌》局部
下: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局部),上海龍美術(shù)館藏
而在畫布底端,濃重的墨色被匯入一道橫空架構(gòu)的虹彩之中,裹挾著一雄一雌兩只親密的鳥兒伴侶。鳥兒以清透的淡墨繪就,形態(tài)簡約具有八大山人寫意寫神的風范,鮮紅的鳥喙與虹光相與映襯,墨韻與彩筆在視線的交錯中,激蕩出盎然的生命語匯。
陰陽相對,愛與自然的東方哲思
藝術(shù)即生命!
丁雄泉的彩筆世界

丁雄泉
從17歲放棄傳統(tǒng)學院出走香港求藝、23歲赴巴黎游歷,到1960年代移居紐約、晚年定居阿姆斯特丹,丁雄泉快意灑脫的一生行走在藝術(shù)世界中從未停歇,他以香艷的東西美女、繽紛的魚鳥花果,大膽、熱情地書寫生命的藝術(shù)性,觀者無論東西,都為其獨樹一幟的藝術(shù)魅力所感動。
美人似貓:綻放人間風情

丁雄泉
你喜歡我的貓嗎
壓克力彩 畫布| 一九七九年作 | 61.5 × 86.5 cm
Walasse Ting
Do you Like My Cat?
Acrylic on canvas| Painted in 1979
來源
丹麥私人收藏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D 380,000 – 450,000
作于1979年的《你喜歡我的貓嗎》(拍品編號65)為其極具代表性的「美人與貓」主題創(chuàng)作,此題材的油畫過去僅有16件現(xiàn)身二級市場,此為其一。丁雄泉于此作上大膽結(jié)合滴流、潑濺的抽象表現(xiàn)手法,以及艷情波普藝術(shù)的視覺沖擊性,通過蠟筆的率性勾勒、壓克力彩的激情涂畫,為主角注入綽約迷人的柔媚風情。美人目光微垂,雙眸落向懷抱中的花斑貓,似為觀者詮釋女子內(nèi)心的情意。黃棕蠟筆快速涂染勾勒的花貓,慵懶中帶狂野氣質(zhì),成為美人奔放魅惑的指涉寫照。作品充滿如野獸派色彩的激情渲染,及獨屬丁雄泉的奔放自信及真情。


上:丁雄泉《你喜歡我的貓嗎》局部
下:丁雄泉《我愛粉紅貓》,壓克力彩 畫布,50×76.5cm,1986年作,2019年拍賣會成交價738,500元港幣
鸚鵡呢喃:詠唱生之光華

丁雄泉
三鸚鵡
墨 壓克力彩 紙本| 一九八六年作 | 72 × 95.5 cm
Walasse Ting
Three Parrots
Ink and acrylic on paper| Painted in 1986
來源
臺北亞洲藝術(shù)中心
現(xiàn)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臺北亞洲藝術(shù)中心開立之作品證書
估價 ESTIMATE:
HKD 150,000 – 220,000
除女人外,花鳥魚蟲亦是他筆下的常客,其中鸚鵡更為之鐘愛。他在紐約居所養(yǎng)鸚鵡作伴,以家鄉(xiāng)的吳儂軟語欣然與之對談,既視其為鄉(xiāng)情的寄托。作于1986年的《三鸚鵡》(拍品編號66)為丁雄泉少見的大尺幅鸚鵡主題畫作。在市場中不到20件同題材作品中,此作在尺幅上幾可稱最。

趙佶《五色鸚鵡圖》(局部),彩墨紙本,53.3×125cm,宋代,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傳統(tǒng)的墨線白描在丁雄泉的畫作中化為靈動的塑形線條,大膽揮灑的色彩進一步活化生命的光彩,以真性真情反映對鸚鵡的喜愛
宋徽宗趙佶曾作《五色鸚鵡圖》以白描將花鳥神采生動呈現(xiàn)。同為性情中人的丁雄泉為鸚鵡的彩衣吸引,大膽揮灑壓克力彩的熒光色調(diào),在奪目的草綠色上,以玫紅、檸檬黃、藍紫渲染羽毛,拋開陰影、線條的束縛,只留下飛舞的虹彩和光芒。鸚鵡成為他詠唱生命的載體,擁抱春日驕陽的明媚無雙。
畫中人生:繽紛色感的風采

而論及對個人生命的繪寫,作于2001年的《花瓶、肖像畫、水果與游魚》(拍品編號67)則匯總了丁雄泉創(chuàng)作的典型意象,使觀者從生活化的視角解讀其藝術(shù)人生。在一室靜謐的藍色調(diào)中,一張具代表性的藍發(fā)美人畫懸掛于墻面,成為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縮影,而花、鳥、游魚環(huán)繞在側(cè),是桌案一隅的怡情享受,亦是豐沛靈感的源泉。怒放的鮮花燦若朝陽,張揚地占據(jù)半幅畫面,水波蕩漾的三尾游魚則融合多重色彩,形成眩目之感,配合新鮮多汁的櫻桃,令人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與之共看人生喜樂。

丁雄泉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畫室,畫室中的花卉與美人圖都為其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也被他寫入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在上拍的作品《花瓶、肖像畫、水果與游魚》中
正如藝評家徐明松所言:「丁雄泉的身上有非常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藝術(shù)人格」,他將自我和生活放入了畫作,令生命和藝術(shù)融合為一,而這,正是丁雄泉最打動人心的個性體現(xiàn),及其藝術(shù)的當代風貌所在。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