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濤這位二十世紀杰出的花鳥畫大家,從小就熱愛繪畫,雖然最初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就讀西畫系,但很快即轉讀國畫系,受教于王夢白、陳師曾等前輩,后又拜齊白石為師,并奉師命改名為雪濤。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王雪濤最終開創了寫意花鳥畫的新局面。他一方面汲取了宋、元經典藝術的營養,更拓寬了花鳥畫的題材,將一些蟈蟈、天牛、馬蜂等普通的昆蟲作為描繪對象;另一方面,他在畫法上融合了西畫的特點,將靈巧多變的筆墨與色彩相結合,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畫中的色彩規律,講究色彩的對比、冷暖和協調。本季“大觀——中國近現代書畫珍品”專場中,則有幸呈現給市場兩件王雪濤先生的精品條屏,一極大、一極小,對比強烈,十分惹眼。


王雪濤 (1903-1982)
條屏是中國傳統繪畫中一種裝裱或懸掛的形式,由多條獨立的畫幅一起組成。每幅畫的內容可以是單獨為一個主題的,也可以是由多幅的畫面組成一個主題的。前者因為每幅都是獨立成景,在題材選擇和創作上都要各有創新,別具特色。后者則因為畫面是相連的,所以又稱之為“通景屏”,它的其數量可以是四條、也可以是六條或八條,最多可達十二條,但要將之分割成多幅,勢必在構圖上要有所顧慮,不能裁切的時候正好切到重要的部分,故而這兩者想要畫好,都非常困難。

本套《松鶴獻壽六屏》為王雪濤先生超大尺幅精品力作,據尺寸換算,已達99.79平尺,將近100平尺,甚至暗合“九九進百”之意。以松鶴為題入畫,畫面中六只仙鶴站立在粗壯的松干之旁,周圍松枝纏繞,靈芝、牡丹、水仙競相開放,設色清雅,尤其是一叢靈芝,以鮮麗色彩繪出,躍然于眼簾。

松針及樹干用筆生澀恣肆、用墨干厚沉著,松樹樹干皴法細密,松針交待也十分清楚;松下仙鶴佇立,由近及遠,前方的仙鶴神情高傲,引吭高唱;其后眾多仙鶴則高低錯落,或欲附聲而歌,或回眸凝視,俯仰之間,動靜相宜。仙鶴的雙腿堅挺而有力,羽毛極具質感,栩栩如生,對仙鶴瞬間動態的描寫抓取可謂相當到位,顧盼有致,讓人觀后有呼之欲出之感。

在繁盛的松枝之下是一片輕松寫意的草地,草地旁則巨石磐臥,旁生靈芝,王雪濤巧設布局,營造出一個松鶴以及靈芝仙草的世界,體現了“松鶴延年”的題旨,整幅畫面設色高雅有致,線條蒼勁有力,造型相當嚴謹,構圖也格外講究,充滿了瀟灑出塵的野趣,更給人以福壽康寧的愉悅和滿足。全圖構思精巧,留白的處理不僅留足想象的空間,更顯得天地遼闊,令觀者悅目怡神。
一般而言,通景屏的尺寸是一致的,但也有特殊情況,例如本套通景屏,首尾兩條長度與另四條一致,唯寬度略小0.5厘米,大概是王雪濤先生考慮到裝裱之后首尾兩條裱邊會比另四條略寬,所以略微縮窄了畫面,可見王雪濤先生細心如此。


王雪濤 (1903-1982)
花鳥十二屏
鏡心 設色紙本
21.3×6.5 cm×12

王雪濤花鳥畫最重要的還是畫中的情趣,畫家很善于截取一些轉瞬即逝的情趣小景,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昆蟲,亦生動可愛;即使是一些平凡、簡單的場景,亦清新活潑、生意盎然。正如王雪濤所言:“一幅畫的內容是好的,但總要有情趣才能打動人心。要畫得引人生情,畫家要先自動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