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懷猿鶴 悵然神馳
溥儒《群猿圖卷》
《抱樸子》有云:
“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溥儒(1896-1963)

← 按住圖片向左右滑動可瀏覽全圖 →

溥儒所藏清宮舊物易元吉《聚猿圖》,于1927年售與日人,后歸阿部房次郎收藏。中國嘉德(香港)2013秋拍曾拍出一件溥儒《聚猿圖》,以529萬港幣高價成交。

溥儒《聚猿圖》
(20×95.6cm,中國嘉德香港2013秋拍,成交價529萬港幣)
創作此件《群猿圖卷》之時,亦是《聚猿圖》易手“荏苒十歲”,舊日王孫懷此猿鶴,悵然神馳。如今對照易氏所作《聚猿圖》,可知溥儒筆下流露出的既是宋人神髓而又自家風致,于筆墨間品味畫家寄于猿鶴之衷懷。


群猿眾生相之二
此件《群猿圖卷》畫幅高不足三寸,可謂溥儒移天縮地,隨心炫技之奇品。展卷觀之,山中群猿次第現身,此起彼伏、引人入勝,生動可愛,或坐立、或攀援、或倒掛、或跳躍、或嬉戲、或食飲、或親昵、或愛撫。徐徐展卷,山石連綿,信筆勾勒,稍飾花青、淺絳。一泓溪水,時隱時現,貫穿全卷。溥儒畫樹更見真章,“叢林雜樹,厥類實繁,唯略變其葉之形狀以寫之,凡圓用點,如柿、櫨梨、桕,歧葉用雙鉤,如楓、槐、椿、梧。”林木山石,將長卷自然分成多個場景,群猿聚散其間,。在此群猿世界中,畫家更精心安排了溪中游弋之白鷺、空中回首之仙鶴,以及畫尾在野呦呦之雙鹿,無不寄托著縈繞在畫家胸懷間的君子之風。

群猿眾生相之三

群猿眾生相之四

群猿眾生相之五

群猿眾生相之六

群猿眾生相之七












“木石之樸”、“考槃在澗”二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