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網拍“遞藏之趣”專場,按拍品來源,可分為三類:其一,為海外重量級博物館所釋出的館藏,如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等;其二,便是國有文物商店舊藏;其三,為國內外知名藏家之舊藏,如唐云、胡惠春、Paul R. Wedendal等。
海外博物館根據具體館情會不定期釋出一些藏品,此類藏品一經釋出,均會引得大家爭相競投,如此顯赫來源加身,必會為藏品增色良多。而重要私人舊藏是對知名藏家收藏之路及收藏理念的最好見證,也蘊含著更多的情懷。

唐云(1910-1993)

唐云作畫場景
唐云(1910-1993),筆名藥翁、大石、大石翁、俠塵,畫室名“大石齋”、“山雷軒”,浙江杭州人,書畫家、收藏家,曾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唐云藝術鑒賞品味甚高,對書畫、紫砂壺、硯臺等均有涉獵,晚年因收藏八把曼生壺而號“八壺精舍”。

Lot 10501
清晚期 張熊刻、靜薌制青花詩文調色盤
直徑 D 13.2
題識“各色其色調使合,恐淆其色界用隔,能使受采質本白,繪事也可以君子之則。靜薌氏銘。”、“靜薌制”款、帶天地蓋、蓋銘文“戊申(1848年)秋日,子祥畫”
來源:
1.唐云舊藏
2.上海2008年11月23日“大石齋藏品”專場拍賣會第127號
起拍價:RMB 1,000
靜薌氏,或為清末琴學家浙江瑞安人張鶴。本品所題詩文為作者靜薌氏自作,指明了調色盤的功用,既而寓意君子“繪事后素”之意,故而深得唐云喜愛。在唐云生活照片中即有使用此類調色盤作畫的情景。
張熊(1803-1886),又名張熊祥,字壽甫,亦作壽父,號子祥,晚號祥翁,別號鴛湖外史等,清代著名書畫家。繪畫技法多出自“吳門畫派”,兼取常州惲壽平沒骨法,博采眾長自成一派,時稱“鴛湖派”。
胡惠春(1910-1993)
胡惠春(J. M. Hu,1910-1993),名仁牧,字惠春,堂號“暫得樓”,中國著名收藏家。胡惠春先生不僅個人收藏宏富,還積極關心祖國文博事業,曾向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等多家文博機構捐獻過眾多珍貴文物,上海博物館即設有“暫得樓陶瓷館”,展出胡惠春先生之捐獻。暫得樓藏瓷不僅是當今收藏家的指路明燈,胡先生之為人和收藏精神更是值得我輩深深敬仰。
此外,胡惠春先生收藏的單色釉瓷器聞名世界,而本次網拍所呈現四件單色釉瓷器,皆是十分別致而又富有雅趣的文玩小件,每一件都值得細細玩味。
Lot 10505
清 德化窯白釉竹節柄杯、白釉龍柄杯各一件
長 L 8、長 L 7.7
帶座、帶舊包裝
來源:胡惠春先生舊藏
起拍價:RMB 1,000

Lot 10506
明 白釉花口高足小盤
長 L 7.7
帶座、帶舊包裝
來源:胡惠春先生舊藏
起拍價:RMB 45,000

Lot 10507
明 白釉燈
直徑 D 12.7
帶座、帶舊包裝
來源:胡惠春先生舊藏
起拍價:RMB 62,000
Paul R. Wedendal(1924-2010)
Paul R. Wedendal(1924-2010),東方陶瓷學會會員,1940年開始收藏中國古董藝術品,1970至1990年間頻繁來往于亞洲各個國家之間,學習亞洲藝術品鑒賞。與瑞典的東方博物館策展人Bo Gyllensv?rd和明代瓷器專家Wayland Wieslander私交甚篤,收藏品味頗高。
Lot 10510
清晚期 礬紅仿生金玉滿堂擺件一對
長L11
來源:瑞典收藏家Paul R.Wedendal(1924-2010)舊藏
起拍價:RMB 8,000
Kate Sturges Buckingham(1858-1937)
Kate Sturges Buckingham(1858-1937),其家族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最重要的捐贈人之一,凱特女士與古董商盧芹齋,山中定次郎私交甚篤。凱特和姐姐Lucy Maud Buckingham(1870-1920)酷愛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而且兩人皆喜藏單色釉瓷器,露西尤愛白釉,本品為露西去世后,凱特于1925年以露西的名義捐贈給了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Lot 10502
清康熙 青白釉堆白云龍紋印盒
直徑 D 6.8
“大明成化年制”款
來源:
1.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舊藏,館藏編號:25.1013.B
2.芝加哥收藏家Kate Sturges Buckingham(1858-1937)1925年以Lucy Maud Buckingham(1870-1920)名義捐贈
3.紐約佳士得2019年9月10日拍賣會第28號(五件之一)
起拍價:RMB 1,000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是加拿大最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內所藏上萬件中國古董藝術珍品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堪稱世界頂級的海外文物寶庫。其中很大一部分藏品源于20世紀初在中國天津做皮毛生意的英國商人喬治·克羅夫茨(George Crofts)。Lot 10503
清(十八世紀) 紅釉壁瓶
高 H 20.5
來源: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舊藏
起拍價:RMB 10,000
壁瓶為懸于壁上或掛于轎中而設計的一種瓶式,始見于明代晚期。器形一面平坦有穿孔,可系繩懸掛。故有“壁瓶”、“轎瓶”或“掛瓶”之稱,是明清時期頗為時尚的室內裝飾器物。
Philip A.Rollins(1869-1950)
Philip A.Rollins(1869-1950),1889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后在紐約創辦自己的律師所,同時也是著名的美國西部題材小說作者。文學創作之余,喜好古代藝術品收藏,尤愛中國古代瓷器,其于 1946年向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捐贈了一批清代單色釉瓷器,本品即為其所捐贈之一,值得關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它是與北京的故宮、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盧浮宮、俄羅斯圣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Lot 10504
清中期 郎紅釉橄欖瓶
高 H 20.5
來源:
1.紐約收藏家Philip A. Rollins 舊藏
2.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舊藏
3.紐約佳士得2016年9月15日拍賣會第992號
起拍價:RMB 1,000


美國明尼阿波斯博物館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亞洲藝術部成立于1977年,現收藏逾17000件亞洲古代藝術藏品,其中中國藝術藏品規模在美國各大博物館中位居前列,所藏不僅品類豐富,而且系列完整,橫跨兩千多年,囊括了玉器、瓷器、漆器、家具及當代藝術品。


Lot 10512
清 白玉螭龍銜靈芝璧
直徑 D 5.5
來源:國有文物商店舊藏
起拍價:RMB 41,000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