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是哪家公司的?”
日期:2021-04-09 17:12:10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林語堂是哪家公司的?”
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賣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拍賣:4月22日 | 10:30am
預展:4月18-20日 | 10am-8pm
4月21日 | 10am-6pm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丨展覽廳5FG
著名的歷史學者唐德剛1970年到臺灣,蒙語堂邀宴,他按時前往。唐德剛回憶,“在一家嘈雜的大酒店內,問那位衣冠楚楚的總招待:‘林語堂先生請客的桌子在哪里?’他把兩眼一瞪,大聲反問我一句說:“林語堂是哪家公司的?!” 失笑之余,我心里也在想,工商業社會的變動多大啊!”《胡適口述自傳(唐德剛作品4)》唐德剛沒有說,他入座后有沒有告訴語堂先生這件趣事,或者語堂有沒有什么反應。酒店的總招待不知道林語堂這個文人,其情可憫,語堂知道了大概也不以為忤,莞爾一笑罷了。其實語堂是個入世的哲學家,不但不會介意工商社會,早年還擔任過國際商業品牌類似今天“代言人”的角色呢!這件事少為人知,事情是這樣的:1947年,美國主流商業雜志《Fortune》(財富),曾經在1月份的雜志封面里的全版,用語堂的相片,以“The Hand of Lin Yutang”(在林語堂的手中)為題,為當紅的帕克51鋼筆做廣告。同樣的廣告還出現在其他知名媒體,可考的至少還有1947年1月27日的《Life》(生活)雜志,和同年2月2日的“Daily News from New York”(紐約每日新聞)。

財富雜志(Fortune) 1947年1月,林語堂以世界著名哲學家和《生活的藝術》的作者的身份,為帕克鋼筆51代言:「在林語堂的手中」。
廣告的左上角,有語堂的相片和紅色中文簽名,并介紹說“Dr. Lin, world-famous philosopher, is the author of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and other widely read work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世界著名的林博士,是生活的藝術和其他廣為閱讀的中英文作品的作者)

財富雜志(Fortune) 1947年1月中林語堂之帕克鋼筆51廣告。廣告左上角之林語堂相片和紅色中文簽名
整個版面上最大的字是一句帕克51最經典的廣告口號,“51”…the world’s most wanted pen(“51”是世人最想要的筆)。這款鋼筆,是帕克公司在工藝上有專利權的創新,出品于帕克公司成立五十周年的1939,因而命名為帕克51,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鋼筆。英文正式品牌Parker“51”中的加了引號的51,是它的特色,方便營銷全球,無須翻譯。但是1945年美國投入二次大戰后,帕克公司的生產線也投入軍事工業,停制帕克51,市場上缺貨,想買的人必須耐心等待。帕克公司抓緊了這個機會,反向宣傳,便創造了這句口號。Most wanted也有最缺乏的意思,一語雙關,打動人們“物以希為貴”的心理,刺激了購買欲,是極為成功的營銷案例。在當年,這款高檔的鋼筆是身份的象征,為社會菁英所愛。1945年5月7日,盟軍駐歐洲統帥艾森豪威爾在法國Reims (蘭斯)接受戰敗國德國無條件投降時,就是用帕克51簽字,簽完字還將這枝筆舉起致意,留下一張珍貴的歷史鏡頭。美國二戰博物館館現以“Mightier Than the Sword: The Parker Pens That Ended World War II”(筆勝于劍:結束二次大戰的帕克鋼筆)為題,展現這段歷史。這枝筆最后獻給美國總統杜魯門,現存杜魯門總統圖書館。1947年語堂為帕克擔任“代言人”時,距1936年語堂由上海赴美致力寫作,1937年出版暢銷書《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不過十年,語堂已經應邀為美國知名的國際品牌,在主流媒體做廣告,凡是曾經在海外奮斗過的華人,都知道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當語堂為帕克51代言的廣告出現在各大媒體的當年,假如有人問說“林語堂是那家公的?”,很可能有人會脫口響應說,“林語堂是帕克公司的!”

1945年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用帕克51簽字接受德國無條件投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