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季拍賣會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拍賣:4月22日 | 10:30am
預展:4月18-20日 | 10am-8pm
4月21日 | 10am-6pm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丨展覽廳5FG
在50年前的今天,林語堂攜手廖翠鳳,正漫步在法國南部,或者意大利的海灘之上。這趟旅程有一個心碎的起始,卻也給了兩位老人心靈上的治愈。正值假期,這一期的語堂碎金,與大家聊聊語堂夫婦的歐洲之行。自2020年春季拍賣起,中國嘉德連續兩季推出“故紙清芬見真如——林語堂手跡碎金”,今春得蒙藏家信賴,將所蓄林語堂先生故物和盤托出。自678頁的林氏親筆信件中,一窺其學術旨趣、交游行止、情感糾葛,可謂1949年后林語堂文獻的珍貴史料,亦是其“幽默與性靈”的絕佳范本。
問題一,語堂夫婦為什么計劃這趟旅程?



其實這趟遠行,有一個令人心碎的原因。林語堂的長女林如斯,在1971年1月19日,因長期受抑郁癥困擾而自殺身亡。林語堂夫婦在這巨大的打擊面前精神幾近崩潰。林語堂二女兒林太乙曾以沉痛的心情,追述了她們一家從香港趕到父母家中時的情景:“走進家里時,父親撲到我身上大哭起來,母親撲在妹妹身上也大哭起來。頓時我覺得,我們和父母對調了位置,在此以前是他們扶持我們,現在我們要扶持他們了。”而在1月29日林語堂給守荊的通信中,除了對長女如斯的喪事中守荊的幫助表示感謝。又第一次故作輕松地計劃起歐洲之行,“只去風景優美之處優游”,“樂享人間清福,于身心有益”。林語堂其他時期的通信很少涂改,而此信卻涂改多次,亦能體察其時無法平復之心情。
問題二,這一次去了哪些地方?

French Riviera海灘的圖片
“悠游”是林語堂對這趟旅行的定性,在語堂致守荊的通信中,可以看到對于旅行線路的闡述:南去往索倫托的卡普里島(Isola di Capri),然后4月18日回到羅馬。后在French Riviera(法國東南部和意大利西北部沿地中海的假日游憩勝地)小城作十天八天休息,再往Nice(法國尼斯)一帶,前往西班牙。最后是到了瑞士。
問題三,林語堂住在什么酒店?
林語堂在通信中,沒有具體談到住在哪家酒店。但在4月8日和5月10日的通信中,用到的是酒店的信紙,這兩家酒店就是位于羅馬的hotel massimo d'azeglio,和位于瑞士的Lindner Grand Hotel Beau Rivage,現在仍在營業。


1971年4月8日致守荊信

hotel massimo d'azeglio

hotel massimo d'azeglio

Lindner Grand Hotel Beau Rivage
問題四,這一趟旅行中林語堂最喜歡的地方。


1971年5月10日致守荊信
林語堂并未特別提及旅行中最喜歡的國家,但瑞士無疑是給他印象最深的。作為對“文明”一詞最為執著的一代人,林語堂在信中寫道:每日由旅館出發,游盡風光勝地,宇宙之大、石壁之奇,皆非筆墨所能形容。而瑞士風俗敦厚,溫柔有禮,且以清潔為世界之冠,雖為小國,余意為世界最文明國家,兼享盡科學文明,人民安居樂業,并無罷工、失業、嬉皮等之歪風。
說到此處,順帶一提,林語堂對其時的嬉皮風是很反感的,歐洲之行后,他在陽明山的居所接受了臺視的采訪,現在我們仍可以看到那段采訪的數據,他在其中特別談及在意大利看到好多「講美國話的美國男女」,「站也不站,坐也不坐,就歪著,頭發留很長,底下穿著花褲子,不穿襪子,很臟很臭,不男不女。」「大煞風景,看起來很討厭。」林語堂晚年,用語犀利尖銳,但說到不喜歡的事情也總是笑瞇瞇,有時候甚至覺得他是被自己的尖銳逗笑。此采訪中亦是如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