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榮華,四時花卉記——桃花
日期:2021-04-09 15:13:42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草木榮華,四時花卉記——桃花
文 / 安德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詩經·桃夭》
宋人《碧桃圖》
紈扇頁 絹本 設色,24.8×27cm,故宮博物院藏品
如果說梅、蘭如君子,那桃花更似美人。陽春三月,花開繁盛,其中最嬌艷奪目的那枝便是桃花。“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在歷代文人心目中,桃花乃仙品,修成精怪也都是仙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是明艷的,充滿活力的,怒放時仿佛燃燒的青春,讓人想起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桃樹性喜光,耐干燥,易栽培,可惜的是壽命普遍不長,十幾年的已經算是老樁了,最多二三十年就要重新栽培,好在桃樹生長快,結果早。人生一世七八十載桃樹已歷經三生三世了。桃花屬于薔薇科植物,落葉喬木,樹干呈灰褐色,粗糙有孔,花單生,有白、粉紅、紅等顏色,雖非中國獨有,卻也是原產的傳統園林花木,栽培歷史至少也有三千年。《詩經》中有大量提到“桃花”、“桃”的詩篇,可見,當時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人們已經對桃樹的花果習以為常。桃花長于北方天生耐寒,因氣候的緣故花期可能略有不同,氣溫較低入春晚的地方花期總是遲些,畢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如今大江南北乃至全球溫帶地區都有桃樹種植,西藏林芝,成都龍泉,常德桃花源、舟山桃花島、杭州西湖、北京平谷都是賞桃花的好去處。北京平谷是世界最大的桃園之一,總面積達到 22 萬畝,每年四月間(農歷三月)花期一到 ,“桃花海”綿延百里,宛若仙境,穿行林間,紅云漫天,如霞似錦,如海如潮。花開早春,夏日結果,桃樹的果實甜美多汁,是七八月份最常見的水果。此外,其枝、葉、果、根俱能入藥,《千金方》載:“桃花三株,空腹飲用,細腰身。” 桃花性味甘,平無毒,可消食順氣,痰飲,積滯,經閉,堪稱減肥瘦身美容養顏之佳品,頗受女性喜愛。桃花還可釀酒,相傳“三月三日,采桃花浸酒飲之,除百病,益顏色。” 上巳之日采集新鮮花瓣,清水洗凈,浸入白酒中密封三月即可,酒香濃郁,花香芬芳,若是追求更醇厚綿密的口感,就要經過發酵,得到的就是桃花釀了。還可加入枸杞、白芷等中藥材,疏通脈絡,潤澤肌膚,排毒養顏,促進新陳代謝,功效顯著。現代人關于桃花的意象多為“桃花運”、“桃花劫”,反正多與愛情相關,桃花的花語也是“愛情的俘虜”。古人關于桃花的詩句也多與美人相關,“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這是《文選》選錄的曹植雜詩六首中的一篇,屈原曾以美人香草比喻賢能之士,曹植則將自己的命運投射到佳人身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題都城南莊》,據說背后有段凄婉的愛情故事,詩人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后,在長安南郊偶遇一美麗少女,次年清明節重訪此女不遇,于是題寫此詩。一面之緣而已,談不上情深緣淺,也許是詩人腦補,也許是后人杜撰,但是美人不再,桃花依舊,讀起來是那么令人扼腕。以至于后世說起“人面桃花”除了贊嘆之外還多少帶著些許物是人非的遺憾。除了愛情之外,桃花也有隱逸、避世等意象,這大概源于東晉陶淵明的一篇《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文中描繪了一個為后世無限向往的世外桃源,一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的烏托邦式的理想世界。然而幻境越美好,現實越灰暗,這篇文章正創作于劉裕廢晉篡位之時,背后充滿了無可奈何,無能為力,所以只剩逃避。然而為何偏偏是“桃花”源呢,花期相近的還有梨花、杏花、李花等等,人間三月春已暮,該開的花差不多都開好了,但是與桃花相比它們都少了一份明媚,熾熱的桃紅點亮了春光,也給人以希望。所以后世的文學作品中,但凡與桃花有關的地方都帶著一派隱逸的瀟灑。武俠小說里的桃花島也是世外之地,島主黃老邪武功高強性格古怪,父女二人在島上過著半隱居的生活。“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聲按玉簫”桃花島的武學也被作者描寫的瀟灑浪漫至極。比如落英神劍掌,“出掌凌厲如劍,招數繁復奇幻,雙臂揮動,四面八方都是掌影,或五虛一實,或八虛一實,真如桃林中狂風忽起,萬花齊落一般。”與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這些正邪分明的功夫相比,桃花島的武功自成一派不僅瀟灑飄逸,更是亦正亦邪。相較于梅、蘭、竹、菊這些畫中???,歷代畫桃花的畫家和作品并不算多。故宮藏品宋人繪《碧桃圖》當屬其中精品,絹本紈扇上兩枝盛開的碧桃紅白相映,枝葉扶疏,嬌柔嫵媚,繁花簇簇、苞蕾盈枝,透露著濃郁的春意。花瓣用多變的細線條勾描后再以白粉或粉紅色多層暈染,嫩葉用細紅線勾輪廓和葉筋,然后填以花青和汁綠,賦色淡雅,自然生動。清三代崇古之風盛行,摹宋人花鳥畫入飾主題紋樣是清宮御用工藝品中的珍品,尤其在雍正琺瑯彩和御用高級洋彩瓷器中極為流行,但數量有限。2017 年秋季中貿圣佳拍出一件雍正御窯瓷胎洋彩琺瑯春風碧桃圖膽瓶,潔白溫潤的釉面上繪碧桃數枝,花開二色,蒼雅多姿,雪白嬌紅,粉嫩怡人,畫筆清秀細膩,設色淡雅逸麗,頗得宋韻之精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