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的四月悄然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芳香、一種似有似無的甜甜滋味。每棵樹、每棵草都有開花的心,精心準備了一年,再三醞釀之后,悄然呈現,讓人驚喜不已。伴著鮮花,伴著春雨,伴著清風,大地著一襲淡綠的薄紗,染一身典雅的芳菲,從清新婉約的風韻中走來。在這春天的盛季中,本季Poly-Online網拍第五季《風華正茂—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匯集了海上畫派和新金陵畫派部分名家小品,其中不乏海派任熏的三老圖,唐云水墨味道十足的朱雀圖,還有經集古齋舊藏王素的詩經故事長卷;以及新金陵畫派里錢松巖的白頭富貴,黃養輝、陳大羽同一上款的佳作小品,此篇專場里皆是沁心雅致的名家翰墨,其中具有說不盡的幽雅和看不盡的燦爛。愿每位藏家都能如愿選到自己的心頭好。

Lot 2002
沈尹默 行書 扇面
印文:尹默之印
尺寸:17×51cm.約0.8平尺
Lot 2003
汪琨·周愚山 煙江帆影·書法 成扇
印文:周公、愚山、仲山
尺寸:19×49cm.約0.8平尺 (每幅)

Lot 2010
任熏 三老圖 立軸
印文:任熏、堇盦
尺寸:126×54cm.約6.1平尺

Lot 2011
陸儼少 觀瀑圖 立軸
印文:陸儼少印、就新居、儼少、宛若
尺寸:47×31cm.約1.3平尺

Lot 2012
唐云 竹雀圖 立軸
印文:藥、翁
尺寸:68.5×35.5cm.約2.2平尺

Lot 2013
唐云 水果清供 立軸
印文:唐居士、離隱
尺寸:64×32cm.約1.8平尺


Lot 2014
王素 詩經故事圖 手卷
印文:王素之印、小梅畫印
尺寸:46×50cm.×12 約2.1平尺(每幅)
說明:集古齋舊藏。梁翼題畫。

Lot 2016
陸儼少 東風多在向陽枝 鏡心
印文:陸儼少印、宛若、穆如館
尺寸:45×33cm.約1.3平尺

Lot 2018
李健 早春圖 立軸
印文:健
尺寸:69×33cm.約2平尺

Lot 2019
錢松巖 白頭富貴 立軸
印文:錢、松巖、南郭草堂
尺寸:93×37cm.約3.1平尺
說明:鄒夢禪題詩堂。
同一藏家

Lot 2020
黃養輝 玉露瓊漿 立軸
印文:養輝書畫、擇善而從、黃養輝、書畫金石之印、一九八二年作、長春
尺寸:89×34cm.約2.7平尺
上款人:王慶漢,八十年代任江蘇省文化廳廳長。
說明:
本藏家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分別任職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現商務部)和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在當時和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王慶漢先生為摯友,經?;ニ秃材で?。本次網拍專場釋出的黃養輝和陳大羽兩件同是慶漢先生上款作品,兩件皆是王慶漢先生贈與本藏家,并被藏家一直收藏至今。

Lot 2021
陳大羽 百合花 立軸
印文:陳翱、欣欣向榮
尺寸:67×43cm.約2.6平尺
上款人:王慶漢,八十年代任江蘇省文化廳廳長。
說明:
本藏家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分別任職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現商務部)和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在當時和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王慶漢先生為摯友,經常互送翰墨丹青。本次網拍專場釋出的黃養輝和陳大羽兩件同是慶漢先生上款作品,兩件皆是王慶漢先生贈與本藏家,并被藏家一直收藏至今。

Lot 2022
黃養輝 風華正茂·篆書對聯 立軸
印文:養輝書畫、黃養輝、游于藝、七十年代、書畫金石之印、錫山黃養輝印
尺寸:畫:67×37cm.約2.2平尺;書法:94.5×25cm.×2 約2.1平尺(每幅)


(十四開選一)
Lot 2024
王冶梅 春到枝頭 冊頁
印文:王寅、冶梅、大吉祥、槑、山長高水、脫塵記
尺寸:17×27cm.×14 約0.4平尺(每幅)
題簽:清人王冶梅畫冊,戊寅晚秋題簽聽雨。
印文:聽雨詞人、定靜堂
尾跋:辛卯夏日,碎巖正史觀于九仙閣上。
鈐?。焊呙糁?、定靜堂收藏印、志超鑒賞、定靜堂珍藏印
說明:林宗毅舊藏。
鑒藏者簡介:
林宗毅(1923-2006),字志超,生于臺北。臺灣極具名望的板橋“林本源”家族成員。雅好書畫收藏,收藏中國歷代書畫頗豐,后將大量收藏捐贈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出版有《定靜堂藏中國明清書畫圖錄》、《定靜堂中國書畫名品選》等。

Lot 2025
胡道靜致張明華信札
尺寸不一,21件
說明:
近代學人胡道靜先生寫給張明華女士的二十一封親筆書信,其中最早一封為1979年7月9日,最晚為1990年8月30日所寫,時間跨度長達十一年。胡道靜(1913-2003),古文獻學家、科技史學家。張明華,1942年生人,196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隨后進入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輩子與編輯工作打交道。
此次上拍的二十一封親筆信,圍繞古籍文獻的編輯出版工作,胡道靜向張明華提及諸多信息,內容大致歸納如下:
1、《千頃堂書目》??迸c定稿。
2、后人對《山海經》考釋。
3、《山海經》與現代地理探索的關系。
4、《山海經》版本內容的??薄?/span>
5、大陸及東洋史學研究論文編目索引工作的現狀。
6、肯定張明華校定《春渚紀聞》價值。
7、1987年重印《夢溪筆談校證》開展校訂工作及其它后續。
8、中國古代科技書籍的選本影印。
9、評價張明華著《黃虞稷和千頃堂書目》一書價值及為其寫序。
10、為張明華編輯整理古籍文獻提供思路與指導。
11、日常生活傾訴及節日問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