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別山到瑤崗‘寫·景’——優秀美術家紅色足跡寫生創作活動”正式啟動
日期:2021-04-03 23:08:53 來源: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
資訊
>“從大別山到瑤崗‘寫·景’——優秀美術家紅色足跡寫生創作活動”正式啟動
4月3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和合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承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大別山到瑤崗‘寫·景’——優秀美術家紅色足跡寫生創作學術邀請展”寫生活動在合肥正式啟動。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副主任邵亞川、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藝委會委員駱根興、中國美協策展委員會副主任許向群、軍事博物館著名油畫家邢俊勤、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王平、中國美術館展覽部副主任崔光武、北京81美術館副館長章紅兵、合肥-久留米友好美術館館長吳蒙一行來到合肥渡江戰役紀念館和肥東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追尋紅色記憶,緬懷革命英魂。合肥蘊含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合肥瑤崗是渡江戰役總前委的所在地,渡江戰役從這里指揮打響。在邁入全面勝利的過程中,形成了彪炳史冊的渡江戰役精神,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渡江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強渡長江,對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安徽作為渡江戰役指揮中心的所在地、渡江戰役的主戰場,江淮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為奪取戰爭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共分為九個部分: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總前委參謀處舊址、機要處舊址、秘書處舊址、后勤處舊址、警衛營舊址、醫院舊址和《渡江頌》書畫展廳。渡江一戰定中華。1949年4月初,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陳毅、鄧小平等率渡江戰役總前委機關進駐瑤崗,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瑤崗運籌帷幄,作出具體部署。制定《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后,統領二、三野戰軍和四野十二兵團百萬大軍,一舉突破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南京,徹底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治,為全國大陸的解放奠定了基礎。



張鼎丞、曾山、舒同、魏文伯等率華東局和華東軍區輕便機關,在這里制定并發布了《華東局關于江南新區農村工作的指示》《華東局關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華東局關于部隊在新區使用人民幣的幾項規定》等一系列方針政策,開展了戰役支前和部隊抽調的南下干部培訓工作。



今天下午,一行人來到張治中將軍紀念館和李克農將軍紀念館參觀。
張治中將軍畢生主張國共合作,“三赴延安”積極推進國共和談,被譽為“和平將軍”。





李克農將軍是我黨我軍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和組織者,曾打入敵特核心機關,為保衛黨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長期在情報和保衛等特殊戰線上工作,以頑強的斗志和機智敏捷的工作方法,出生入死,屢建奇功,被譽為“傳奇將軍”。



參加寫生團的畫家們紛紛表示,通過一天的緊張行程,不僅對合肥區域的紅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深刻感悟到戰爭年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無私奉獻精神。畫家們相互間還搭建了很好的溝通交流平臺,通過對各個點的素材掌握收集,對紅色革命題材的當代表達都有了新的思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