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合影
2021年4月1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承辦的“獨秀韻清——梁運清捐贈作品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梁運清先生致辭
梁運清是新中國重要的壁畫家,為復興中國壁畫事業、創辦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做出重要貢獻,曾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和壁畫系,并擔任過壁畫系主任。2020年9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接受了梁運清先生捐贈的代表作品四十四件,本項目為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

1955年,梁運清給德國同學畫像

1960年,德累斯頓城及梁運清在德國時照片
梁運清先生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公派留學東德的學生,將西方壁畫專業的制作與教學帶回中國,為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壁畫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畫室教師,從右起詹建俊、董希文、許幸之、梁運清,后排是第三畫室學生
在教學中,他嚴謹執教,尤其對素描等基礎學科的學習要求十分嚴格,深深影響了一代學子。梁運清一生筆耕不斷,創作不停,在二十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他利用所學積極推動新壁畫運動的發展,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還投入大量精力創作了多幅大型公共壁畫作品,其中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創作的《奇峰爭秀》是改革開放以后第一件大型馬賽克壁畫作品。

1973年,梁運清應邀赴西藏拉薩為西藏革命展覽館中央大廳畫巨幅油畫《百萬農奴站起來》(4mx3m) 照片是梁運清在畫油畫的木炭大稿

1975年,梁運清油畫作品《百萬農奴站起來》
梁運清先生為人低調,無私奉獻,多次向國家捐贈作品,同時他以蝸牛自喻,將蝸牛那種“身背重負,步履艱難,卻不懈地奮力爬行”的精神貫徹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退休后的梁運清回到了廣西,但他仍然堅持創作,將祖國的秀美風景留在畫作中。

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梁運清是伴隨著新中國美術事業發展而成長的一代人中非常富有個性的一位,他的藝術人生值得我們回顧和研究。此次展覽以“獨秀韻清”為題,意在展現梁運清先生藝術歷程的獨特性和藝術探索中旺盛的生命力。展出作品以捐贈作品為主體,并融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舊藏的幾件梁運清作品,梳理了梁運清先生的藝術和教育經歷,從“藝術啟蒙”“油畫寫生”“壁畫創作”“抽象探索”四個單元比較全面地呈現了梁運清先生的藝術創作面貌。
『藝術啟蒙』

1949年廣西南寧剛解放不久,就業、生活都比較困難,經熟人介紹,梁運清與大姐到南寧市中華電影院畫電影廣告 照片中的背景圖片是他們姐弟二人所畫

這幅人物素描是梁運清考入美院繪畫系后一年級時,第一次在課堂上用鉛筆畫人物素描,1952年
小時候喜歡亂涂亂畫的梁運清因家里經濟條件差,只好在地上、墻上和廢紙上畫。從小學到中學的美術老師經常帶他們出去寫生,從此與美術結緣。因為少年時期在當地電影院畫電影廣告海報的經歷,1952年,未接受過科班訓練的梁運清幸運地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

1961年,德累斯頓造型藝術大學教授魯瑪,指導梁運清畢業創作《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作品留在德國學校
1955年,梁運清受國家公派赴德國德累斯頓造型藝術大學,專攻壁畫、油畫專業,在德國學習七年。留學期間,梁運清受到了表現主義的熏陶和影響。同時,近代歐洲科學的發達,給壁畫制作提供了新材料、新技術,梁運清選擇了壁畫專業進行學習,也為今后從事壁畫教學與工作埋下了種子。

梁運清《埃莉卡》92×63cm,人造板油彩,196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捕魚好手張大爺》60×42cm,水彩紙油性筆,196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德國煉鋼廠工人之一》,60×42cm,水彩紙油性筆,1958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女人體》100×73cm,人造板油彩,1958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油畫寫生』

梁運清《桂林古鎮大圩(之二)》60×81cm,布面油彩,1976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期待》80×110cm,布面油彩,2014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油畫作品《高原養路工》
1961年,梁運清畢業回國后,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董希文工作室擔任一至四年級素描和色彩課教學。在教學上,梁運清將自己在留學時感受到的教學氛圍帶回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他嚴謹認真,擅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個性。同時梁運清從深入生活起步,在生活中體驗、積累,受到了源頭活水的洗禮、陶冶,開拓了新視野,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知識和創作素材。他的畫風質樸單純,無不透露出他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他歸國后的第一幅油畫作品《當年的放羊娃》得到好評,在《人民日報》、《大公報》相繼發表。此后教學之余,他潛心作畫,創作了《沙漠邊上》、《螺號響》、《油田女采油工》、《高原養路工》、《百萬農奴站起來》等油畫作品。

梁運清《修網》51×71.5cm,布面油彩,1964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漁港》52×75cm,布面油彩,1964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壁畫創作』

梁運清《沖刺壁畫稿》31×90cm,紙本水粉,1990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貴州安順龍宮壁畫稿》32×80cm,布面油彩,1985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70年,國家派艾中信、李宏仁、梁運清赴科倫波,為我國贈建的紀念斑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創作大型油畫壁畫《美麗富饒的斯里蘭卡》,壁畫長9mx4m
1970年,作為壁畫專家,國家派梁運清和艾中信、李宏仁兩位前輩到斯里蘭卡科倫坡,為我國贈建的紀念班達奈拉克國際會議大廈創作了大型油畫壁畫《美麗富饒的斯里蘭卡》。1978年后,中央美術學院成立壁畫專業、壁畫系,梁運清開始正式從事壁畫專業教學和創作,全身心投入新壁畫運動的開拓之中,做了大量的貢獻,退休前曾任壁畫系主任。

梁運清《吉祥如意(人民大會堂西藏廳壁畫設計稿)》37×170cm,鉛筆、圖畫紙,1982年3月-6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首都滑冰館外墻壁畫》170x40cm,紙本水粉,1985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抽象探索』

梁運清《墨與彩抽象畫幻彩無垠之二》77×75cm,墨、紙本水粉,1988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墨與彩抽象畫幻彩無垠之六》47×47cm,墨、紙本水粉,200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90年,梁運清為咸陽國際機場候機大樓創作完成了壁畫《神秘的太空》,這一創作經歷使他開啟了“墨與彩”抽象畫的藝術探索。梁運清認為,抽象畫要追求旨趣宣泄,張揚個性。凡物皆可入畫,只要靜心觀察,“留意于物,往往成趣”,在這次展出的創作筆記畫稿中,能看到藝術家對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也能看出梁運清的勤奮不懈。梁運清不斷從生活中提煉藝術語言,大量用墨通過抽象表現,豐富了繪畫的內涵。

梁運清《墨與彩抽象畫幻彩無垠之七》50×50cm,墨、紙本水粉,2001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梁運清《墨與彩抽象畫幻彩無垠之十七》75×76cm,墨、紙本水粉,2005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4月18日。
展覽開幕式及展廳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副書記王曉琳女士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原系主任孫景波先生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主任唐暉先生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先生主持開幕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