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紐約將于今年5月隆重呈獻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霧中的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作為全新的紐約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的領銜之作。這幅罕有的杰作來自莫奈著名的“滑鐵盧橋”系列,展現他捕捉泰晤士河飄渺光影效果的超卓技藝。藝術家正是透過這些重要作品,為我們今日所知的二十世紀藝術奠下堅實基礎。該作將于4月12至14日于香港公開預展,歡迎閣下預約蒞臨賞鑒。
我最喜歡的要屬倫敦的霧…… 我對倫敦的喜愛無以言表!
—— 克勞德?莫奈
莫奈曾向著名倫敦藝術商雷尼·金貝兒(René Gimpel)表示:“ 我熱愛倫敦,它那么大,包羅萬象,卻又如此簡單。我最喜歡的要屬倫敦的霧…… 我對倫敦的喜愛無以言表!”
《霧中的滑鐵盧橋》是莫奈最重要的“倫敦景觀”系列作品之一,他以精湛技藝表達對倫敦的熱愛之情。他于1899年在倫敦開始創作此系列,至今仍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在莫奈筆下,倫敦和長年霧靄彌漫的天空化作飄渺雋永的現代城市風景。充滿雄心的倫敦系列三個主要主題,當中以“滑鐵盧橋”系列規模最大,以其創意多變、充滿詩意及前衛的風格見稱。《霧中的滑鐵盧橋》是“滑鐵盧橋”系列于過去十余年內拍賣市場上亮相最優秀的佳作。

佳士得全球總裁Jussi Pylkkanen表示:“莫奈的‘倫敦系列’作品見證他在1900年代早期的風格漸臻成熟,并逐漸轉向我們現在稱為二十世紀藝術的前衛藝術風格。這些作品見證莫奈是運用和諧色彩的大師,并能夠將遠大的抱負呈現于畫布之上。他在工作室埋首多時,以精心混合的顏料塑造出細膩的層次,完成這幅和諧悅目的作品。他的畫技比以往更出色。‘滑鐵盧橋’系列展現藝術家卓然而抽象的顏料運用技巧,并能牽動觀賞者的深刻情感,標志著非具象繪畫時代的開端。”
此系列的其他力作現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包括華盛頓特區現代藝術畫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及費城美術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這次拍賣的作品足以媲美系列其他作品,亦同樣被莫奈精心挑選,參加于1904年在杜蘭德·魯埃爾畫廊(Galerie Durand-Ruel)舉行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展覽“Claude Monet: Vues de la Tamise à Londres”中,成為參展的18幅滑鐵盧橋畫作之一。對于該展覽,藝評家Georges Lecomte表示莫奈從未“展示過如此飄渺細膩的畫面,又或這種抽象和融匯的力量”。
如此壯觀美妙的光線從天空穿透而出……這是克勞德·莫奈深思熟慮過后創下的藝術作品
—— 藝評家奧克塔夫·米爾博
在《霧中的滑鐵盧橋》中,莫奈透過豪華的沙威酒店(Savoy Hotel )房間陽臺,描繪東面的壯麗美景。一座石橋橫跨廣闊的泰晤士河,延伸至遠處工廠林立的南岸。整個畫面籠罩在飄渺易逝的濃霧里,被看不見的太陽照亮,隱藏在霧中的陽光令整個城市化作一片幻彩的藍色和粉紅色光線。在作品中,莫奈以畫筆和顏料施展魔法,透過最細微的顫動和筆觸,捕捉霧氣彌漫的氣氛和奇幻的光線。他嘗試描繪對眼前風景的印象,將倫敦工業區轉瞬即逝的風景變成神秘而惹人沉思的畫面,超越時空的制約。
另一位知名藝評家、莫奈的好友奧克塔夫·米爾博(Octave Mirbeau)在“Claude Monet:Vues de la Tamise à Londres”展覽圖錄中寫道:“這是一個奇跡,透過油彩和畫布將無形的事物體現出來,將太陽置于自己擺布之下,幾乎可稱為矛盾的悖論……如此壯觀美妙的光線從天空穿透而出。但這不是奇跡,亦不是悖論:這是克勞德·莫奈深思熟慮過后創下的藝術作品。”
《霧中的滑鐵盧橋》在1905年初由創新前衛的普立茲獎得主詩人艾米·洛威爾(Amy Lowell)買下,成為最早被納入美國珍藏的倫敦畫作之一。此作一直由洛威爾家族世代珍藏至1978年,并曾在莫奈1927年逝世一年后,于美國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為他舉行的回顧展中展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