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御璽三方 見證兩朝興衰更迭
歷史重器 聚首拍場
總估價共2.3至3.1億港幣

香港蘇富比將于本季拍賣會隆重呈獻重要明清御璽三方,包括明洪熙永樂仁孝文皇后青玉龍鈕謚寶(估價:25,000,000-30,000,000 港幣)、清康熙帝御寶檀香木異獸鈕「敬天勤民」方璽(估價:80,000,000-100,000,000 港幣)及清乾隆帝御寶交龍鈕白玉「紀恩堂」璽(估價:125,000,000-180,000,000 港幣)。「璽」為皇帝印章之專屬名稱,最能代表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傳世御璽,寥若星辰。永樂文皇后玉璽乃唯一傳世之明代宮廷謚寶,為絕世珍稀;康熙御寶,尺寸碩大、雕刻有勁,縱觀康熙寶璽,無出其右;乾隆寶璽,宣揚皇位正統,為拍賣史上最高估價之寶璽。歷史重器,聚首拍場,問鼎蘇富比拍賣歷史巔峰。

蘇富比亞洲區主席、中國藝術品部國際主管及主席仇國仕
香港私人珍藏明清御璽三方
天
命
所
歸
君
權
在
握

碩果僅存的明代御制玉璽


明洪熙 永樂仁孝文皇后青玉龍鈕謚寶
印文:……天齊圣文皇后寶
10 x 7.2 x 高 10.2 公分
估價:25,000,000 - 30,000,000 港幣
本以為明代御璽全已佚失滅毀,無一復存,卻有此方幸遺后世。乾隆于御制文《書明列代玉冊事》寫道:
若其玉寶,則固囫圇之物,磨去其字,仍然一寶,改制它器,隨意可成······而明末經流賊之變,蹂躪兵燹,遷其重器,寶失而冊存,其理固然。
玉璽受謚人為永樂帝的皇后,徐氏乃開國大臣徐達長女、一代賢后。她體恤臣民,敢言勸諫,奠基永樂盛世有功,以身作則,祭祀誠敬,為后宮立下高尚的道德典范。此璽龍鈕呈蹲坐之式,傲展十五世紀初明廷皇風。公元1644年6月3日,李自成稱帝,明朝正式覆亡,這方永樂大帝仁孝文皇后謚寶同遭擲損,火燒留痕,現已是碩果僅存。孤璽一方,劫后殘余,獨掌可握,卻道盡朱明盛衰,其價值不言而喻。

尺寸最碩之康熙重璽


清康熙 康熙帝御寶檀香木異獸鈕方璽
印文:敬天勤民
10.2 x 10.2 x 高 11 公分
估價:80,000,000 - 100,000,000 港幣
此璽尺寸碩大、雕刻有勁,縱觀康熙寶璽,無出其右。康熙皇帝權傾天下,臣民逾億,在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冠絕全球。
印文曰「敬天勤民」。雖只四字,道出自古以來中國帝制君權神授、以民為本的政治哲學,言簡意深。康熙皇帝以此為則,勵精圖治,代天御民,寰宇一統,奠基三代盛世升平。此方寶璽所蘊歷史、文化、藝術意義均極其重要,誠天命君權之典。

乾隆重寶 繼祖承恩


清乾隆 乾隆帝御寶交龍鈕白玉璽
印文:紀恩堂
10.4 x 10.4 x 高 7.8 公分
估價:125,000,000 - 180,000,000 港幣
乾隆皇帝的這一方白玉璽,記載了他與圣祖康熙帝的祖孫情誼。乾隆帝年幼時,在紀恩堂首覲康熙,蒙受天恩,邀住宮中,親自教誨,且許諾嚴遵祖訓,勤民親賢。此璽原貯紀恩堂中,印體環刻乾隆御制〈紀恩堂記〉,既念親情,并揚皇位正統,為父皇雍正奪嫡登基之事辟謠,暗示康熙喜愛皇孫,早屬意弘歷承繼大業,是以傳位四子胤禛。
清末,紀恩堂被毀,此璽雖受火傷,幸存至今,續頌祖孫親恩,并載國朝命運,難能可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