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龍穿花卉紋壯罐一對賞析
日期:2021-03-25 15:21:12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龍穿花卉紋壯罐一對賞析
SUNGARI INTERNATIONAL 25TH QUARTERLY AUCTION
預展 3月23日-3月24日
拍賣 3月25日-3月26日
古董珍玩II 古代陶瓷專場
《宋史》中載“牙魚、飛魚、奇巧飛動若龍形者”“平民毋得為之”。帝王為“龍種”的觀念源自《史記 ? 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自此龍形象成為皇權和帝德的象征。
拍賣記錄:阿姆斯特丹蘇富比,1992年10月20日,編號208拍品形制精美,華麗端莊,胎質細密堅實,釉面盈澤通透,燈籠瓶上下皆鑲金彩口底,器口鏤雕聯珠而就,底座出四方足,上雕花卉,金彩奪目,富麗奢華。瓶身外壁施白釉為地,勻凈溫潤,白中閃青,肩及足墻皆繪如意紋一周,腹身以青花釉里紅繪穿花龍紋飾,蛟龍皆以紅彩勾勒,身姿各異,威猛矯健,怒目利齒,觸須飄揚,鱗片相錯;四周以青花繪就枝葉,紅彩描畫花卉,枝繁葉茂,自然婉轉,花朵盛開,爭相吐艷。全器繪工細致入微,筆法飄逸流暢,青花發色純正,紅彩明艷奪目,成對而傳,實為不易。此罐造型源自明代宣德時期,端莊大方,胎體堅硬,釉色瑩潤,釉里紅發色純正,青花顏色翠藍,紋飾布局嚴謹,是乾隆官窯瓷器中的一件上乘之作。清雍正時期年希堯、唐英共同督理景德鎮御窯廠燒造,銅紅呈色技術更為成熟,其色彩鮮亮艷麗,紋飾清晰舒展,造型優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只清雍正青花釉里紅鳳穿花紋壯罐,與本品形制極為相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雍正 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雙螭耳尊
穿花龍紋可見于永樂朝天球瓶,此時龍紋較大,至正德朝,龍紋略小,纏枝花地則更為密致,作于各式器形,包括瓷瓶、盤、盌等。北京故宮藏一只明正德青花穿花龍紋碗,內外青花裝飾,里心與外壁均繪穿花龍圖案,與本品一致皆五爪龍紋,乾隆朝匠人取其繪穿花龍紋,再現古風,可見帝王之傾心,彰顯皇家氣派。青花釉里紅,是將青、紅兩種釉下彩繪于同一器物上的裝飾。從燒成技術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紅和青花顏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燒成氣氛下進行。要將兩種顏料在統一的燒成氣氛下燒成,必須尋找特定的釉里紅和青花配方,因此成功率極低。清康熙年間燒制成功了失傳已久的釉里紅,其呈色較為穩定。到雍正期間,色調鮮紅的釉里紅顯色穩定且精美,所繪制的圖案線條也更加清晰,到了乾隆時期,青花釉里紅的燒造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中貿圣佳曾經拍賣一只清乾隆青花釉里紅纏枝蓮紋長頸瓶,雖殘猶珍,以101萬的亮眼成績成交。市場上還出現同類品種皆反響不俗。
中貿圣佳25周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1,001,200

清乾隆 貢御青花釉里紅加胭脂紫彩靈芝西番蓮紋大抱月瓶 龍紋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最重要之紋飾,象征帝王及皇權,青花釉里紅龍紋瓷器更是明清兩代御瓷生產出品數量最少,工藝難度最大的的品種。兩岸故宮及大英博物館也貴如晨星,此對罐鈷藍發色濃艷,釉里紅發色明艷悅目,紋飾強而有力反映出當時瓷匠的高超技術,成對保存,尤為可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