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為紀念國家文物局頒布書畫作品限制出境20周年,由榮寶齋畫院、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榮寶齋畫院隆重舉行。國家文物局于2001年頒發《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鑒定標準》,一代書法名家、具有草圣之稱的于右任被列入首批作品限制出境名單。
此次書法展共展出于右任遺作精品七十余幅,涵蓋了于右任不同時期書法作品,體現和追憶了“曠代草圣”“百年巨匠”于右任先生的大師風范。于右任書法作品近幾年屢屢出現在拍賣場上,成交率為100%。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在臺灣地區已經無法找到于右任的作品,許多收藏愛好者花重金尋購依然一無所獲 ,可見此次展覽的作品多么珍貴。

嘉賓在榮寶齋畫院美術館前合影

“曠代草圣于右任書法展”展覽現場
研討會由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主持,唐輝說:“于右任先生是一代草圣,他的書法作品很受市場的歡迎,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一直是非常的堅挺,不斷地創造著他的價值。”

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主持研討會
著名書法家、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先生說:“于右任是晚清舉人,傳統文化功底深厚,他不僅行楷寫的好,魏碑也寫的好,更對草書的規范化有重要貢獻。”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國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羅伯健說:“從收藏角度來說,于右任先生的作品既是名家作品又是歷史文物。有科學研究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收藏于右任作品既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保護。”
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會長、原陜西省委秘書長、陜西省書協常務主席王改民發言:“今天展出作品基本上都是于右任先生的標準草書,于先生把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國家。自民國至今他在書法和文化上有巨大的影響。他創立標準草書,為中國書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著名鑒定家肖燕翼說:“于右任先生早期學帖,然后學碑,最后碑帖融合。他的每個字都是不連著的,每個字都是獨立的。所以草、碑、帖他融合的非常好。”
榮寶拍賣原總經理劉尚勇發言:“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書法的高峰,第一次魏晉時期有王羲之、王獻之;第二次高峰是唐宋時期,唐代有顏柳、虞世南,宋代有蘇黃米蔡,都是一些大的流派,一些大的標準體;第三次是清代到民國時期,包括吳昌碩、何紹基、于右任、弘一法師等大藝術家的作品,今天還能看到這些頂級大師的作品非常榮幸。”
著名書法家、中央文史館館員董正賀補充道:“今天看了于右任的作品,雖然是草書,但是不亂,欣賞每個字的時候,都覺得它里面有內容。讓人感覺到厚重歷史從每一個字里面都能看到。”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還有原總政治工作部直工部政委、將軍文忠民先生、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先生、中國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副會長王邦華先生、于右任國際書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鄒宏先生、陜西文創集團總經理強軒先生、陜西省三原于右任書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常務理事兼任北京分會會長楊根柱先生等。

學術研討會現場
于右任是近代史上的一段傳奇,他一生淑世濟國,文韜武略,卓爾不群。他對國家、民族、文化的奉獻,既廣且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大師的一生,民族氣節和民本思想貫穿始終。
于右任先生的書法成就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兼具藝術、文獻、品德、節操、真情、誠摯的多元性價值,尤其是他將歷代帖學以及清代以來碑學理論與實踐的優秀成果融合演進為一種寓壯美與秀美為一體的“碑體草書”。他獨辟蹊徑,達到了前人之所未及的高度,在中國書法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豐碑,被譽為碑學泰斗、曠代草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