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東展覽現場圖
2021年3月20日下午16: 00,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壹美美術館承辦的《艾東、滕菲雙個展》在壹美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由壹美美術館執行館長路貝擔任總策劃,程辰博士擔任藝術總監。

艾東展覽現場圖
此次活動是壹美美術館自創建以來,首次以三月“女性月”為主題,邀請兩位女性藝術家同期舉辦個人作品展。雙個展集合了艾東和滕菲兩位當代女性藝術家的個人代表作,體現出或引人深思、或誠摯熱烈的藝術魅力。

艾東展覽現場圖
展覽共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位于一樓的《流動·與光相伴》展現了艾東創作生涯中多個重要的系列作品,涵蓋其油畫、水彩、雕塑、裝置等形式的近四十件作品。艾東畢業于曲阜師范學院音樂專業、擁有文學創作、電視編導、公益項目發起者等經歷,豐沛的人生經驗和跨界多元的專業知識使其尋找到畫面構圖、旋律節奏和色彩運用之間的互文與引照。展覽蘊含了艾東對音樂、情感、自然、時間、空間以及對美的思考與實踐。

滕菲展覽現場圖
位于二樓的《諾亞方舟還在嗎?》呈現了滕菲——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飾專業創建人學術帶頭人的最新裝置、攝影、影像與雕塑作品。展品以“由奢入簡”為特點,包括使用廢棄快遞盒、閑置與偶得物品。展覽集中總結了滕菲2020-2021年緊急狀態下的藝術實踐與自我反思,展示了她個人對于藝術創作材料的創新性思考、定義和使用。

滕菲展覽現場圖

滕菲展覽現場圖

滕菲展覽現場圖
展覽開幕式由壹美美術館執行館長路貝女士主持,由參展藝術家艾東、滕菲,及開幕式嘉賓保利文化集團副總周游、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青生、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時間、元典美術館館長谷燕致開幕詞。

開幕式現場
此外參加開幕式的嘉賓是艾東與滕菲兩位藝術家的好友,他們分別是: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時間,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朱青生,中國當代著名舞臺設計師曾力,保利文化集團副總周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副主任徐彬,ASA基金會理事長薛彤、原民生美術館館長周旭君女士,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喻劍南,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院長劉慶和教授、油畫系書記袁元教授,金日龍教授,申玲教授,版畫系主任王華祥教授,周吉榮教授,康劍飛教授,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教授、書記王子源教授,副院長靳軍教授、張欣榮教授、韓濤教授,副書記計華,李衛教授,設計研究院院長強勇教授,美術教育系陳淑霞教授,壁畫系陳文驥教授及其夫人馬曉光女士,美院教務處副主任周嵐教授,雕塑系于凡、楊靖、曹暉及其夫人邱婧彤女士,建筑學院副院長王曉紅教授,邱曉葵教授,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教授托尼·布朗及其夫人中央美術學院國際預科項目主任黃鸝,蔣岳紅博士,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藝術總監汪東升,央視頻社交媒體運營部副召集人謝娟,中央美術學院及中央電視臺昔日同事、藝術家、教師和學生等。

壹美美術館館長路
壹美美術館館長路貝致辭:“今日春分,萬物蘇醒。在這樣美好的日子里,兩位美麗、優雅的藝術家的個展同時在壹美美術館開幕,美術館全體感謝兩位藝術家的努力付出,為大家帶來如此震撼心靈的作品。今天來了許多央視和央美的領導與前輩,開幕式儼然成為央視和央美的一次家庭聚會。本次《艾東、滕菲雙個展》,是壹美美術館自建館以來的第8個大展,也是首屆以“3月女性月”為契機創辦的女性藝術家主題雙個展。展品匯聚了艾東和滕菲這兩位充滿個人魅力的女性藝術家的代表作以及新作。本次展覽致力于發揮壹美美術館自身的容量優勢,積極展現中國當代藝術成果,并為女性藝術家提供一個思想交流碰撞的平臺。”

保利文化集團副總周游
保利文化集團副總周游致辭:“艾東這幾年的身份有了變化——繪畫。我在看到艾東畫作的第一眼就被深深吸引:艾東的作品流露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特別純真的、飽含愛的東西。這與她對光影的特殊感覺有關,也與她做音樂的經歷有關。我可以在她的作品中感受到音符的流動、旋律的涌出。今天,我很高興看到艾東的展。對于滕菲老師,我雖然并不熟悉,卻感受到了她在展覽中對當今及未來每個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令人感動。”

藝術家艾東
藝術家艾東致辭中說:“今天的展覽是我一生中第三個展覽。第一個展覽是1995年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畫廊《偶然發現——丈夫提名展》群展;第二個展覽是2017年在798當代藝術中心做的一個名為《光·緣》的個展;今天是我的第三個展覽,感謝壹美美術館讓我能在這個平臺榮幸地和滕菲老師共同辦展。我喜歡分享——我想把我對陽光的感受還有我的快樂分享給大家。我也要感謝隋建國。壹美美術館邀請他寫評論,他很真誠、客觀地寫了一篇展覽的后續,認真閱讀后我覺得他很懂我。最后,我感謝今天所有來參加開幕式的嘉賓!”

藝術家滕菲
藝術家滕菲致辭中說:“首先歡迎并衷心感謝各位親朋好友、我的師長、我的學生來參加展覽開幕。這次展覽名為《諾亞方舟還在嗎?》,緣起是我曾在1992年德國做個展中的一件名叫《諾亞方舟》的裝置作品。那是一只對未來承載著憂傷卻不失詩意與美好憧憬的諾亞方舟。在人類心目中,諾亞方舟是“希望”和“未來”的象征。2019年末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我們仿佛一夜間經歷了從無限自由到劃地為牢式的生活方式的變化。從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的發展,數字時代的去中心化在帶來自主便捷的同時,也越發松散和碎片化。世界在震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安,無序和飄零。想去找回諾亞方舟,即便它已形骸散落。展覽預告出來后,就有朋友在追問‘諾亞方舟到底在不在?’是啊,到底在不在呢?在這件裝置作品中,每個箱體上都有一個二維碼,你可以用手機掃一掃,我的答案都在作品里,還煩勞各位自己去尋找。或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最后,衷心感謝壹美美術館展覽總策劃路貝、藝術總監程辰和他們年輕的團隊,因為有他們盡心盡力的全程推進和全方位的鼎力支持,《諾亞方舟還在嗎?——滕菲作品展》才得以圓滿、如期開幕。謝謝你們!謝謝大家!”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青生說:“我算是滕菲的親友團,也算是她的老師。滕菲的氣質不光是寧靜、優雅,從她所制作的首飾來看,她記錄了首飾的本質——人類美麗的存在和表達的形式——更是將首飾看作是人類肉身消失后留下的可能。首飾看似能夠離棄,但離棄之后也能存留人的體溫和眷念,與人性中的不舍、擔憂、懷念緊密貼合。看見一個首飾就會思考,主人是誰、這是在他人生中的哪一個時刻或是哪一個狀態才出現的。首飾會在人生的重大時刻產生意義并用來標識人生的轉折。在今天,尤其是疫情肆虐、平緩又反復的今天,恰恰就是我們流動人生的一瞬間,就是極其需要標識的時候。滕菲作品的意義就在于面對這一切,激發觀者觀看、回憶和思考。在觀看這個展覽時,遲疑和勇氣是我們所需的心理預設和準備。”

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時間
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時間說:“我之前從事獨立紀錄片、批評報道的拍攝,總是在針砭時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感到要發現生活中細微之處的魅力,將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經營妥善。但同時,藝術的批評和揭露的使命就被忽視和弱化了。所以我就會發出和滕菲老師一樣的疑問:‘諾亞方舟還在嗎?’——是社會環境的迫使還是我自己生命狀態的變化?我很欣賞艾東‘愛’的理解和行動,她不僅做了很多公益項目,在之前制作的電視節目也充滿了童趣和愛心,如今看她的藝術作品也是出于‘愛’。她的人生是光明的、亮堂的、美好的。無論是電影電視還是繪畫、雕塑、裝置,作品表達現實和真實感是必須的,而傳遞愛、光明和希望也是必須的。”

元典美術館館長谷燕
元典美術館館長谷燕說:“《諾亞方舟還在嗎?》提供一個對疫情、生命的思考與提問。滕菲的作品實際是現成品的提取和組合。最突出的元素是紙盒,這些紙盒承載著許多滕菲本人和家人的記憶——這些都與滕菲的生活、生命有著巨大的關聯。正如滕菲老師剛才所說,科技與網絡時代的發達使得生活出現“碎片化”,這些裝置作品也呼應著這些“碎片化”,要求我們要仔細地、認真地去感受。”
展覽將持續至5月15日。

開幕式嘉賓合影

艾東《光芒》 畫板丙烯 0.3×0.3m 每件 2017年

艾東《光系列0012016》 布面丙烯 1.2×1.2m 2016年

艾東《光系列0132015》 布面丙烯 0.8×1m 2015年3月29日

艾東《光柵Ⅱ》 油畫 2.33×1.2m 2019年

艾東《光柱》 裝置 0.27m×4 2018年

艾東《斯里蘭卡的海·寫生1》 布面丙烯 0.12×0.17m 2014年

艾東《四季·船歌》 布面丙烯 直徑2米 2020年11月

艾東《四季·收獲》 布面丙烯 直徑2米 2021年1月

艾東《田園系列之二·Ⅰ》 布面丙烯 1×1m 2020年10月

艾東《田園系列之二·Ⅳ》 布面丙烯 1×1m 2020年11月

滕菲 《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澄澈》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滕菲 《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松柏蕭蕭》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滕菲 《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松柏蕭蕭》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滕菲 《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圓缺》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滕菲 《同一個世界》紀念碑 不銹鋼 24x11.5x5.3cm 2020-2021年

滕菲《卡法去哪了?—01》 攝影 100×80cm 2020年

滕菲《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永青村—柏林》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滕菲《諾亞方舟還在嗎》系列之《平安符》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2021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