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書畫精選
日期:2021-03-23 09:37:36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近現代書畫精選
SUNGARI INTERNATIONAL 25TH QUARTERLY AUCTION
預展 3月23日-3月24日
拍賣 3月25日-3月26日
中國書畫專場
本次圣佳四季25期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部分作品范圍廣泛,除卻我們主推的國營文物商店舊藏書畫專題之外,尚有包含海派、京津等地域畫壇畫作,又多文壇耆老等手筆,名家書寫的橫額對聯等等,多種多樣。藝術巨匠張大千等人的作品素來為人所重,有張大千早年奔赴華山的《華山仙掌峰》,還有見證他與于非闇交往的《山喜鵲》,另有陳半丁清雋雅致的四季花卉四屏大作,國學大師啟功書作多種等等,近現代書畫部分將帶來哪些驚喜呢?請隨本文來一起提前看看吧。
啟功先生與佛教的緣分很深。3歲時,他被家里送到雍和宮當起了記名小喇嘛。他的師父白普仁給他起了法號“察格多爾札布”,意思是佛祖保佑。啟功先生對佛教掌故的博雅常常體現在他對佛理的妙談之中。“七碗神功說玉川,生風不數地行仙。趙州一語‘吃茶去’,截斷群流三字禪。”這是啟功先生為友人“茶道會”所作的一首七絕。詩中“趙州”即晚唐高僧趙州,“吃茶去”是日常事,是平淡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部分,隱約可見禪意。古稀之年的啟功先生大概對“吃茶去”這三字背后代表的情不附物、排除雜念的深意有匪淺的認同。
啟功書法自成一體,辨識度非常高,參照二王和宋人書風,字體清秀雋永,平穩內斂。有學者點評,啟功先生的書法不僅是書家之書,也是學者之書。這件行書作品內容為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盧綸的《曲江春望》,描寫了曲江瓊樓玉宇、樓閣成群的繁華景象,展現了唐朝大歷年間的曲江風貌。作品寫于1980年,正是啟功先生目力腕力最為得心應手的時期,章法自然,細節講究,落筆多攜風雷之勢。徐悲鴻在《張大千畫集》序中談到“大千以天縱之姿,遍覽中土名山大川,其風雨晦冥,或晴天佚蕩,其中樵夫隱士,長松古檜,竹籬茅舍,或崇樓杰閣,皆與大千以微解,入大千之胸。”華山素以險峻稱雄于世,山勢峻峭,壁立千仞,張大千兩次登臨的經歷對他的藝術創作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創作了眾多以華山為題材的作品。本幅文物商店舊藏的作品,約為張大千1934年與張善孖同游華山后所繪,畫上題識所錄之詩也是專為此畫所作。詩的最后一句點出了華山的險,也是對畫面的描述,人物在窄橋上行走,要注意仔細看。30年代大千還在習古的階段。這件山水畫中從松針、松樹的畫法、山石的皴法可以看出學石濤的痕跡。其所繪華山仙掌峰,山體墨線為骨,線條簡勁,淡墨青綠赭石設色渲染,山峰飛峙直入云霄,士夫游于其間,古松挺拔相映,得山體雄險壯麗,整幅章法突奇,意境險絕,師古而能出新。陳半丁,我國二十世紀融“海派”與“京派”繪畫于一身的藝術大家,他善繪花卉、山水、人物、走獸,其中以寫意花卉畫造詣最高。他將晚清金石學的蒼勁寓于畫中,又將清俊疏放摻雜入畫,開啟了獨具個性的審美意象。雖然此作未落年款,但根據“寫于五畝之園”可知作品應在1938至1951年間畫成,這一時期的花卉作品風格以合融吳昌碩、陳白陽為主調,均以己意蘊化而出。此件四季花卉設色秀潤華滋,且均以詩入畫,深得文人畫品味。春藤和冬梅這兩幅各有一塊略施濃墨的巨石,一個稍微偏上,一個稍微偏下,以此形成前后呼應。四季花卉的題材風行于清代中后期,而從半丁老人雍和靜穆的畫筆能體會出別調。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