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之日,晝夜相等。自此時起,萬物生長,鳥語花香。2021年3月20日,迎來了今年的春分節氣,當日下午,“春分——陰澍雨作品展”于華亞藝術基金會正式開幕,展出藝術家陰澍雨六十余幅新作,多以草木蟲鳥與花果樹石為題,將自然物象作為情感傳達的載體,透露出氣韻天然的生命情懷。

開幕式嘉賓合影

愛爾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解丁丁向陰澍雨頒發公益捐贈證書

華亞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葉紅紅向陰澍雨頒發公益捐贈證書
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于洋教授擔任學術主持,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監事張冀先生擔任策展人,此次展覽是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學術展覽之一,著重對當今“學院派”優秀藝術家進行個案研究和學術價值解讀。

楊維民教授致開幕詞

華亞藝術基金會監事、本次展覽策展人張冀致辭
開幕式由美術批評家、獨立策展人楊維民教授主持并首先致開幕詞,華亞藝術基金會監事張冀先生、愛爾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解丁丁、華亞藝術基金會副秘書長葉紅紅先后致辭祝賀并向陰澍雨頒發公益捐贈證書,陰澍雨致答謝詞。

陰澍雨在開幕式上致辭
“走進季節時令與人居空間的當代花鳥畫”是本次展覽探討的學術課題,因此除了特意選擇的開幕時日期之外,展覽在花鳥畫作品的布置上業獨具匠心。古色古香的展陳空間頗似江南典雅的古典園林,同時又有著家居空間中的客廳、桌椅,墻上懸掛著的花鳥作品與環境相得益彰。
陰澍雨談道:“今天展出的這些作品其實是我這段時間創作的一次總結和釋放。華亞藝術基金會的這個空間集雅集、人居于一體,我選擇的作品以及作品的裝裱形式、懸掛方式都考慮到與環境的充分融合。我認為,當代花鳥畫不僅是為展陳而創作,更應該與人的心境、精神狀態緊密結合。”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一發言
提及當代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一先生認為,陰澍雨在傳統與創新的雙重把握上比較突出。陰澍雨對中國宋元明繪畫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傳統筆墨也十分扎實。他的畫越品越有味道,特別能夠激起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次展覽是“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很好的例證。

展覽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發言
展覽的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認為:“陰澍雨在南北學院求學,又在《美術觀察》做編輯,這次展覽凸顯了一位學者型藝術家對寫意花鳥畫的進一步探索,他在色彩、章法和題材上都是有新意的,也讓我看到了寫意花鳥畫在當代發展的一份生機。”

展覽研討會現場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負責人李峰提到:“認識陰澍雨多年以來,不變的是他對人、花、草、蟲、魚、鳥等天地萬物的關注投入,這是一個當代人對恒久不變事物的觀察,具有很強的人文性。他的畫特別明朗、欣欣向榮,有濃烈的春天的氣息,并且融合了自己的人生閱歷與思考。”

展覽研討會現場
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涂少輝認為,陰澍雨的花鳥畫立足于中國的四時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他對生活的觀察細致入微,不僅呈現出畫面的純凈、恬淡,也展現出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理解,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心境和審美。

展覽研討會現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郝青松說:“花鳥畫其實脫胎于自然,它應該存在于自然環境中,陰澍雨的畫放在這樣園林氣息的環境中相得益彰。中國畫的筆墨非常重要,他的畫就有濃厚的傳統積淀,但也潛伏了很多創新性的特色。”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在頗具文人雅意的空間內舉辦了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于洋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一,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王海濱,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韓朝,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鵬,天津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楊維民,江西美術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長王國棟,華北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高勇,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陸軍,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孔德平,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設計系主任陳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油畫教研室主任李曉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美術批評家郝青松,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館長李峰,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三恒美術館館長孫江寧,藝術中國副主編許柏成、雅昌藝術網資深撰稿人裴剛等嘉賓發言致辭,樸素的言語和飽滿的情感中對藝術家陰澍雨在中國畫創作展開研討并對其藝術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陰澍雨的藝術實踐,繼承傳統深入生活,勇于創新,在當代青年藝術家陣營中具有典型意義。藝術家馮寶麟、涂少輝、趙飛、宋秦晉等出席開幕式和研討會。

展覽現場
陰澍雨是當代學者型青年畫家的杰出代表,博士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美術觀察》欄目主持。在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的學術背景下,陰澍雨潛心于文人畫意趣與視覺經驗的當代營造,有意識地置身于花鳥畫歷史情境的理性關照,彰顯出清靜高雅的學術精神和藝術品味。他在創作中注重畫面的物理形象、筆墨結構、意象組合、精神內涵、意境表達的處理,深入中國花鳥畫藝術本體價值的研究與體悟,創作出飽含時代氣息的花鳥題材作品。“納須彌于芥子,容千里以咫尺”,陰澍雨致力于寫意花鳥畫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在創作中從花鳥畫的感性形象的層次到生命的層次再上升到自然的層次,從心師造化到身與物化,將文人畫的精神傳統植入自己的筆墨語言之中,體現出陰澍雨對花鳥畫的積極探索與不懈的藝術追求。

展覽現場
透過陰澍雨的作品,也可以意識到,中國傳統的力量是生生不息的。當自然的一角被描摹下來又移入人居或公共空間中,便有了一些奇妙的意味,作者牽引著觀者與畫中意象互動,讓本就是人們生活一部分的“生物”再次被感知。陽春三月,隨著疫情的逐步得到控制,自然與生命的活力隨著春日的到來逐漸展現,展覽中這些美好的瞬間定會打動觀者的心。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5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