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品收藏領域,聚珍于堂是每一位藏家的夢想。“聚珍堂藏瓷”作為本期所推出的另一私人收藏專場,同樣值得期待。作為經驗豐富且眼光獨具的聚珍堂主人,割愛將經年累月所蓄部分明清佳瓷呈現于拍場,可謂是留珍于市。此次聚珍堂所釋33件藏品,主要以清代官窯和明末清初瓷器為主,其中又以極具陳設和觀賞效果的陳設器為主。


← 按住圖片向左右滑動可瀏覽全圖 →
在傳統人物賞菊瓷繪題材中,人們習常將其歸屬于“淵明愛菊”故事,殊不知愛菊并非淵明專屬,本品所繪元稹愛菊圖即為實例。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唐代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著有《元氏長慶集》,存詩八百三十多首。其《菊花》詩文中“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元稹特殊的愛菊之情。同時也對菊花堅貞品格進行了高度贊美。
本品造型挺拔端莊,亭亭玉立,所飾文氣斐然,在熙朝同類型器物中堪稱佼佼者,同時亦為熙朝青花收藏之不二佳選,頗值珍視。

Lot 3573
清光緒
粉青釉粉彩福壽紋貫耳方瓶一對
“大清光緒年制”款
高 H 30.3
各色釉貫耳瓶在晚清時期是頗受宮廷喜愛的瓷器品種,在同治、光緒、宣統三朝均有大量燒造,但如本品于單色釉之上加繪粉彩紋樣的作品則十分少見,目前僅見云龍、壽桃等寥寥數種,且多以仿官釉、粉青釉為地。另外,就本品所飾裝飾紋樣來看,其將靈芝、壽桃、紅蝠三種吉祥紋樣相組合,具有芝仙祝壽,福壽雙全之美好寓意。由此判斷,其應該是宮廷中為祝壽等重要場合所定制,檔次高貴,數量稀少。

Lot 3583
清道光
斗彩團花紋馬蹄碗一對
“大清道光年制”款
直徑?D 15.3
來源:法國私人舊藏,其祖父母1929年購自中國,由其家族傳承至今(其中一只)
此類碗裝飾紋樣化裁于成化斗彩杯,于清乾隆御窯始見,嘉慶、道光兩朝亦有燒制。與明代斗彩作品相比,清代斗彩品種增多,而且制作更為精致,紋飾布局和設色也更為豐富。本品紋飾布局工整精細,釉彩柔和光潤,品質毫不輸于乾隆,不失為道光御窯斗彩精品,而且成對保存至今,殊為不易,頗值珍視。


Lot 3593
清中期
青花海水云龍紋缸
直徑?D 45
目前所見清代龍缸可分為大、中、小三類,本品屬于中型一類。較之常見同類器物而言,本品口沿豎直,造型更為端莊飽滿,紋飾層次分明,描繪更為細膩。所繪龍紋,姿態各異,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尤為難得的是,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本品也做到了精工細作的地步,如龍鱗陰面的點染,云紋、云雷紋,江崖海水紋的勾勒與渲染,均毫發不爽,堪稱清代官窯佳器。



Lot 3581
清乾隆
粉彩纏枝花卉開光齋戒牌
長?L 6

參閱:《清代瓷器賞鑒》,錢振宗編,中華書局(香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第182頁,圖240

Lot 3586
民國
軋道粉彩纏枝蓮蝠紋開光鏤空云龍紋轉心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H 22.7

參閱:《中國陶瓷全集·清(下)》,汪慶正主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第54頁,圖23

Lot 3563
清光緒
青花螭龍紋荸薺瓶
“大清光緒年制”款
高?H 33.5
荸薺瓶,因形似荸薺而得名,為傳統官窯制式,延燒至清末。光緒一朝,御窯瓷器燒制有中興之勢,而且瓷器造型紋樣喜仿康熙,所制精品直追康熙,故有“小康”之稱。若本品腹部其大面積留白及夔龍紋的裝飾方式,與康熙時期慕古之風極為相似。
光緒官窯所制荸薺瓶以粉彩和單色釉為主,青花作品又以傳統云蝠紋為主,若本品取法康熙,追摹青銅紋飾之官窯作品,堪稱程式化官樣瓷器中的一股清新之風,頗值珍視。

Lot 3562
清宣統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大清宣統年制”款
高?H 39.2

Lot 3572
清乾隆
茄皮紫釉小賞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H 26
清張九鉞《南窯筆記》載“鉛粉,石末,入青料則成紫色。”茄皮紫釉初創于明代中期,是一種以錳為主要著色劑的單色釉瓷器。至清代康熙時期,茄皮紫釉得以復燒,雍、乾二朝,已臻于成熟。茄皮紫釉在清代單色釉中屬于極為名貴稀有的品種,蓋因燒造難度較大,成品多精,觀賞性極強,為清代官窯單色釉瓷器中賞玩之上品。而在乾隆御窯所制茄皮紫釉瓷器中,賞瓶一類,存世甚罕,頗值珍視。

Lot 3571
清雍正
孔雀藍釉花盆
“雍正年制”款
直徑?D 23

參閱:《清康雍乾名瓷》,臺北故宮博物院,1986年,第86頁,圖53


Lot 3589
清雍正
仿永樂青花荔枝紋抱月瓶
高?H 31


Lot 3591
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紋盤
“大清雍正年制”款
直徑?D 15


Lot 3592
清乾隆
木嵌青花纏枝蓮托八寶紋瓷板圓桌
93×93×84、瓷板直徑?D 66.5
清代以前,家具遵循方正的形制,皆為方形或長方形。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三十日,皇帝曾下旨將一張雕飾西方花葉紋飾的方面桌依樣做一張圓桌,創新了圓形的御用桌制,圓桌也有了“團圓”的寓意。故宮博物院館藏《是一是二圖》中,乾隆帝身邊便擺放了一張番花獨挺圓面桌,足見雍乾二帝對圓桌這一舶來造型鐘愛有佳。

Lot 3582
清乾隆
松石綠地洋彩纏枝蓮紋法器座一對
“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H 24.5
此類器物應為宮廷舉行佛事活動時,與七政寶或八吉祥、五供養配套使用的供奉法器器座。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對此類佛教用器崇敬有加,即便破損也不忍遺棄。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所載:“十月二十四日,員外郎四德五德來說太監厄勒里交:五彩磁七珍一件有破壞處(寧壽宮),傳旨:破處粘好交原處,欽此。”足見此類器物在乾隆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Lot 3568
清光緒
粉彩百蝶圖賞瓶
“大清光緒年制”款、帶日本包裝、原包裝題識“光緒官窯百碟尊,町田副領事紀念,應振復、關成山、吳元敏、翟景儒、劉玉琨、劉口芳、王樹棠、袁嵩瑞、馬德恩、馬江、張書翰、王樹春、王惕、羅振邦、趙汝楳敬贈”
高?H 38.8

原包裝題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