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風華·一花一世界
日期:2021-03-22 10:54:01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當代風華·一花一世界
花鳥畫是以花木草蟲為主要描繪對象的傳統畫科,迄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花鳥畫在兩漢六朝時期初具規模,至唐代得以獨立成科,五代兩宋花鳥畫漸趨成熟并鑄就高峰。宋代蘇軾、文同等所倡導的“不專于形似,而獨得于象外”的繪畫思想被士大夫們所推崇,強調寓意抒情的文人畫取向得以確立,寫意與工筆花鳥畫發展為分庭抗禮之勢并趨占上風。此后,花鳥畫歷經陳淳、徐渭、朱耷、惲壽平、任伯年等諸家傳承沿革,后影響至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于非闇等近現代畫壇能手。

Lot 1139
江宏偉 芙蓉出綠波
紙本 圓光
D 31 cm

Lot 1144
方濟眾 好鳥枝頭亦朋友
紙本 鏡心
67×46cm

Lot 1140
江宏偉
蘆塘鷺影、楷書七言聯
紙本 一堂
55×50cm、69×13cm(2)
歷代花鳥畫名家們雖畫面風格各異,但藝術創作過程中一直秉承緣物寄情的內在傳統,以自然物象為情感傳達的載體,巧妙地運用比、喻、興、借等手法,淋漓盡致地把個體對人生及社會的感悟注入到花鳥形象中,既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更強調“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古今亦然。
Lot 1146
陳子莊 玉堂富貴
紙本 鏡心
25×17cm
?
Lot 1147
陳子莊 綻放
紙本 鏡心
25×17cm
當代花鳥畫家們正在經歷社會大變革和飛速發展時期,擔當起了承前啟后的歷史重任,他們辯證汲取前人“作畫貴在攝情”等觀點的營養,賦予筆墨及色彩以符合時代審美趣味的寓意和情愫。而高效快捷的交通方式為畫家們寫生采風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藝術家們可以便捷地深入山川園林,聆聽大自然的巧妙音色,感受張志和筆下“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早春朝氣,描繪文衡山筆下“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的金秋美景。他們立足當代,移情花木,創作出飽含時代氣息的花鳥題材作品,畫面中的花木蟲鳥因畫家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地緣位置的差異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屬性,也寄予著畫家們不同的品格和性情。
Lot 1142
霍春陽 秋荷
紙本 扇面
58×164cm

Lot 1143
周懷民、計燕蓀
荷塘清趣
紙本 扇面
53×146cm

Lot 1151
郭石夫 吉祥亭亭萬千枝
紙本 鏡心
67×68cm
花非花,亦是花。畫是畫,亦非畫。草木萬物都是當代畫家們的關注對象,他們以靈動的筆墨表現花木的蓊蓊郁郁,傳達對人生和社會的敏銳感知,踐行著董玄宰“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的畫理,追尋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天堂”的崇高藝術理想。
Lot 1148
黃永玉 留得殘荷聽雨聲
紙本 鏡心
68×135cm

Lot 1141
周彥生 玉堂富貴
紙本 鏡心
66×64cm

Lot 1145
黎柱成 紅梅圖
紙本 鏡心
138×71cm

Lot 1150
曾宓、盧坤峰合作
漓江放排
紙本 鏡心
69×139cm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