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與競拍


吳存義(1802-1868),字和甫,江蘇泰興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授編修。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為官,歷任云南學政、侍讀學士、太仆寺卿、禮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浙江學政等。

勒方锜(1816-1880),原名人璧,字悟九,號少仲,室名太素齋,江西新建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舉人,歷任江蘇按察史、廣西布政史、江蘇福建貴州巡撫、河東河道總督。工書法,善填詞,著有《榑洲詞》、《太素齋詞鈔》。

彭久余,字書山,號味之,湖北江夏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歷任太常寺卿、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江蘇學政、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

吳觀禮(?-1878),字子雋,號圭庵,浙江余杭人。何紹基之婿。同治十年(1871)進士,授編修,官至陜西候補道。光緒二年(1876)充四川鄉(xiāng)試副主考。著有《圭庵文集》6卷,詩集4卷,《效蜀日記》4卷及《讀鑒隨錄》30卷。

譚獻(1832-1901),原名廷獻,一作獻綸,字仲修,號復堂、半廠、仲儀(又署譚儀)、山桑宦、非見齋、化書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歷任安徽歙縣、全椒、合肥、宿松等縣知縣,后去官歸隱,銳意著述。晚年受張之洞邀請,主講經心書院,年余辭歸。生平好聚書、刻書,藏書數(shù)萬卷。近代詞人、學者,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xù)》、《復堂文續(xù)》、《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104闋。

盛景璿(1880-1929),字季瑩,一字淡逋,號芰舲、雪友、濠叟、遁齋、劍氣樓。廣東番禺人,居于廣州城南清水濠。以經商為主,民國后,所經營之業(yè)改為官辦,熱衷于文史和書畫,喜藏書,其“濠堂”藏書樓有藏書數(shù)十架,間有宋元殘本,收藏有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嚴可均合撰《說文解字翼》著述手稿15卷,番禺知名學者陳澧數(shù)百冊《東塾讀書記》(一稱《學思錄》)手稿等,另有廣東地方史志、詩文及書畫。晚年藏書被同里藏書家陳融所購,歸于“黃梅華屋”。藏書印有“濠堂所得善本”、“濠上草堂藏本”、“淡逋丙辰所得”、“芰舲”、“濠堂之印”、“雖貧不鬻”、“濠堂藏本之一”、“淡逋辛亥后得”等。

王寶仁(1789-1852),字研云,一字東壁,清鎮(zhèn)洋(今屬江蘇太倉)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舉人。任六安訓導。銳意治經,貫串注疏,衷以義理。著述頗豐,有《夏小正戴氏傳訓解》4卷、《周官參政》2卷、《古官制考》4卷、《王煙客年譜》1卷、《舊香居文稿》10卷、《婁水文征》80卷、《西田詩存》、《東園詩集》、《續(xù)南園風雅》。

繼昌,字述之,一字述亭,號蓮龕,姓拜都氏,承德縣(今遼寧沈陽)人,隸滿洲正白旗籍。嘉慶五年(1800)舉人,官至浙江布政使,歷官九江關監(jiān)督。能書擅畫。書法自趙子昂入手,極似劉墉。擅畫墨蘭。喜制陶瓷,突過唐窯,底題款有“塵定軒”三字。著有《塵定軒詩詞鈔》、《塵定軒談粹》。

孫毓汶(1834-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號遲盦,山東濟州人,清尚書瑞珍子。咸豐六年(1856)進士,授編修。同治元年(1862)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1884)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遷刑部尚書,旋調兵部,贈太子少保。善鑒別書、畫,工書法,南溪包弼臣出其門。謚文恪。

呂海寰(1842-1927),字鏡宇,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中國近代法律開拓者之一。歷任駐德國、荷蘭公使,工部尚書、欽差商約大臣、兵部尚書、外部尚書、督辦津浦鐵路大臣,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著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庚子海外記事》4卷。

徐琪(1849-1918),字花農,號俞樓,浙江仁和人。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編修,歷官山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廣東學政、兵部侍郎等。工詩文、善書畫,著述甚豐,有《粵東葺勝記》、《日邊酬唱集》、《南齋日記》等。

張朝墉(1860-1942),字北墻,一字伯翔,號半塘,晚號半園老人。以蓄長須,又被稱為張髯。四川奉節(jié)人。光緒間拔貢,有“夔門才子”之稱。工詩文,精書法。1906年入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周樹模文幕,主管屯墾事務。又奉檄勘查中俄邊界。創(chuàng)建邊塞第一名園倉西公園。與周樹模、宋小濂、成多祿過從尤密。晚年隱居北京,與程硯秋、汪靄士友善。著有《半園詩稿》、《張朝墉詩集》等。



E-BIDDING|中國嘉德第26期網絡拍賣會
上線時間:3月12日 10:00
開拍時間:3月14日 20:00
結拍時間:3月16日—3月19日
www.cguardian.com
或掃描二維碼下載嘉德APP
參與線上拍賣及實時網絡競投


溫馨提示
● 請您于參與拍賣活動當日24小時前完成賬戶注冊并交納保證金。
● E-BIDDING提供預約鑒賞服務,敬請關注“中國嘉德網拍”服務號預約。鑒賞地點:嘉德藝術中心三層、B2層。
● 中國嘉德為競買人提供查看拍賣標的實物的條件,務請競買人親自審看。本公司對拍賣標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若需進一步了解拍品狀況或咨詢有關拍賣事宜
請撥打15010006220 15910807786
中國嘉德官網/APP已更新版本
保證金功能升級
有以下變化敬請注意
1、網絡保證金及競買額度同幣種可以跨拍賣會共享,不需要每期拍賣會單獨繳納保證金。
2、您可根據(jù)需要隨時申請退回保證金,本公司不再主動退還網絡平臺中的保證金;
希望能給您帶來更加便捷的體驗。

中國嘉德聯(lián)系方式(滑動查閱)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與競拍


吳存義(1802-1868),字和甫,江蘇泰興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授編修。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為官,歷任云南學政、侍讀學士、太仆寺卿、禮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浙江學政等。

勒方锜(1816-1880),原名人璧,字悟九,號少仲,室名太素齋,江西新建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舉人,歷任江蘇按察史、廣西布政史、江蘇福建貴州巡撫、河東河道總督。工書法,善填詞,著有《榑洲詞》、《太素齋詞鈔》。

彭久余,字書山,號味之,湖北江夏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歷任太常寺卿、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江蘇學政、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

吳觀禮(?-1878),字子雋,號圭庵,浙江余杭人。何紹基之婿。同治十年(1871)進士,授編修,官至陜西候補道。光緒二年(1876)充四川鄉(xiāng)試副主考。著有《圭庵文集》6卷,詩集4卷,《效蜀日記》4卷及《讀鑒隨錄》30卷。

譚獻(1832-1901),原名廷獻,一作獻綸,字仲修,號復堂、半廠、仲儀(又署譚儀)、山?;?、非見齋、化書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歷任安徽歙縣、全椒、合肥、宿松等縣知縣,后去官歸隱,銳意著述。晚年受張之洞邀請,主講經心書院,年余辭歸。生平好聚書、刻書,藏書數(shù)萬卷。近代詞人、學者,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xù)》、《復堂文續(xù)》、《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104闋。

盛景璿(1880-1929),字季瑩,一字淡逋,號芰舲、雪友、濠叟、遁齋、劍氣樓。廣東番禺人,居于廣州城南清水濠。以經商為主,民國后,所經營之業(yè)改為官辦,熱衷于文史和書畫,喜藏書,其“濠堂”藏書樓有藏書數(shù)十架,間有宋元殘本,收藏有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嚴可均合撰《說文解字翼》著述手稿15卷,番禺知名學者陳澧數(shù)百冊《東塾讀書記》(一稱《學思錄》)手稿等,另有廣東地方史志、詩文及書畫。晚年藏書被同里藏書家陳融所購,歸于“黃梅華屋”。藏書印有“濠堂所得善本”、“濠上草堂藏本”、“淡逋丙辰所得”、“芰舲”、“濠堂之印”、“雖貧不鬻”、“濠堂藏本之一”、“淡逋辛亥后得”等。

王寶仁(1789-1852),字研云,一字東壁,清鎮(zhèn)洋(今屬江蘇太倉)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舉人。任六安訓導。銳意治經,貫串注疏,衷以義理。著述頗豐,有《夏小正戴氏傳訓解》4卷、《周官參政》2卷、《古官制考》4卷、《王煙客年譜》1卷、《舊香居文稿》10卷、《婁水文征》80卷、《西田詩存》、《東園詩集》、《續(xù)南園風雅》。

繼昌,字述之,一字述亭,號蓮龕,姓拜都氏,承德縣(今遼寧沈陽)人,隸滿洲正白旗籍。嘉慶五年(1800)舉人,官至浙江布政使,歷官九江關監(jiān)督。能書擅畫。書法自趙子昂入手,極似劉墉。擅畫墨蘭。喜制陶瓷,突過唐窯,底題款有“塵定軒”三字。著有《塵定軒詩詞鈔》、《塵定軒談粹》。

孫毓汶(1834-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號遲盦,山東濟州人,清尚書瑞珍子。咸豐六年(1856)進士,授編修。同治元年(1862)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1884)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遷刑部尚書,旋調兵部,贈太子少保。善鑒別書、畫,工書法,南溪包弼臣出其門。謚文恪。

呂海寰(1842-1927),字鏡宇,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中國近代法律開拓者之一。歷任駐德國、荷蘭公使,工部尚書、欽差商約大臣、兵部尚書、外部尚書、督辦津浦鐵路大臣,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著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庚子海外記事》4卷。

徐琪(1849-1918),字花農,號俞樓,浙江仁和人。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編修,歷官山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廣東學政、兵部侍郎等。工詩文、善書畫,著述甚豐,有《粵東葺勝記》、《日邊酬唱集》、《南齋日記》等。

張朝墉(1860-1942),字北墻,一字伯翔,號半塘,晚號半園老人。以蓄長須,又被稱為張髯。四川奉節(jié)人。光緒間拔貢,有“夔門才子”之稱。工詩文,精書法。1906年入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周樹模文幕,主管屯墾事務。又奉檄勘查中俄邊界。創(chuàng)建邊塞第一名園倉西公園。與周樹模、宋小濂、成多祿過從尤密。晚年隱居北京,與程硯秋、汪靄士友善。著有《半園詩稿》、《張朝墉詩集》等。



E-BIDDING|中國嘉德第26期網絡拍賣會
上線時間:3月12日 10:00
開拍時間:3月14日 20:00
結拍時間:3月16日—3月19日
www.cguardian.com
或掃描二維碼下載嘉德APP
參與線上拍賣及實時網絡競投


溫馨提示
● 請您于參與拍賣活動當日24小時前完成賬戶注冊并交納保證金。
● E-BIDDING提供預約鑒賞服務,敬請關注“中國嘉德網拍”服務號預約。鑒賞地點:嘉德藝術中心三層、B2層。
● 中國嘉德為競買人提供查看拍賣標的實物的條件,務請競買人親自審看。本公司對拍賣標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
若需進一步了解拍品狀況或咨詢有關拍賣事宜
請撥打15010006220 15910807786
中國嘉德官網/APP已更新版本
保證金功能升級
有以下變化敬請注意
1、網絡保證金及競買額度同幣種可以跨拍賣會共享,不需要每期拍賣會單獨繳納保證金。
2、您可根據(jù)需要隨時申請退回保證金,本公司不再主動退還網絡平臺中的保證金;
希望能給您帶來更加便捷的體驗。

中國嘉德聯(lián)系方式(滑動查閱)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與競拍


吳存義(1802-1868),字和甫,江蘇泰興人。道光十八年(1838)進士,授編修。道光、咸豐、同治三朝為官,歷任云南學政、侍讀學士、太仆寺卿、禮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浙江學政等。

勒方锜(1816-1880),原名人璧,字悟九,號少仲,室名太素齋,江西新建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舉人,歷任江蘇按察史、廣西布政史、江蘇福建貴州巡撫、河東河道總督。工書法,善填詞,著有《榑洲詞》、《太素齋詞鈔》。

彭久余,字書山,號味之,湖北江夏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歷任太常寺卿、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江蘇學政、兵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

吳觀禮(?-1878),字子雋,號圭庵,浙江余杭人。何紹基之婿。同治十年(1871)進士,授編修,官至陜西候補道。光緒二年(1876)充四川鄉(xiāng)試副主考。著有《圭庵文集》6卷,詩集4卷,《效蜀日記》4卷及《讀鑒隨錄》30卷。

譚獻(1832-1901),原名廷獻,一作獻綸,字仲修,號復堂、半廠、仲儀(又署譚儀)、山?;隆⒎且婟S、化書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歷任安徽歙縣、全椒、合肥、宿松等縣知縣,后去官歸隱,銳意著述。晚年受張之洞邀請,主講經心書院,年余辭歸。生平好聚書、刻書,藏書數(shù)萬卷。近代詞人、學者,著有《復堂類集》,包括文、詩、詞、日記等。另有《復堂詩續(xù)》、《復堂文續(xù)》、《復堂日記補錄》,詞集《復堂詞》錄詞104闋。

盛景璿(1880-1929),字季瑩,一字淡逋,號芰舲、雪友、濠叟、遁齋、劍氣樓。廣東番禺人,居于廣州城南清水濠。以經商為主,民國后,所經營之業(yè)改為官辦,熱衷于文史和書畫,喜藏書,其“濠堂”藏書樓有藏書數(shù)十架,間有宋元殘本,收藏有清代著名學者孫星衍、嚴可均合撰《說文解字翼》著述手稿15卷,番禺知名學者陳澧數(shù)百冊《東塾讀書記》(一稱《學思錄》)手稿等,另有廣東地方史志、詩文及書畫。晚年藏書被同里藏書家陳融所購,歸于“黃梅華屋”。藏書印有“濠堂所得善本”、“濠上草堂藏本”、“淡逋丙辰所得”、“芰舲”、“濠堂之印”、“雖貧不鬻”、“濠堂藏本之一”、“淡逋辛亥后得”等。

王寶仁(1789-1852),字研云,一字東壁,清鎮(zhèn)洋(今屬江蘇太倉)人。嘉慶二十四年(1819)舉人。任六安訓導。銳意治經,貫串注疏,衷以義理。著述頗豐,有《夏小正戴氏傳訓解》4卷、《周官參政》2卷、《古官制考》4卷、《王煙客年譜》1卷、《舊香居文稿》10卷、《婁水文征》80卷、《西田詩存》、《東園詩集》、《續(xù)南園風雅》。

繼昌,字述之,一字述亭,號蓮龕,姓拜都氏,承德縣(今遼寧沈陽)人,隸滿洲正白旗籍。嘉慶五年(1800)舉人,官至浙江布政使,歷官九江關監(jiān)督。能書擅畫。書法自趙子昂入手,極似劉墉。擅畫墨蘭。喜制陶瓷,突過唐窯,底題款有“塵定軒”三字。著有《塵定軒詩詞鈔》、《塵定軒談粹》。

孫毓汶(1834-1899),字萊山,亦作來杉,號遲盦,山東濟州人,清尚書瑞珍子。咸豐六年(1856)進士,授編修。同治元年(1862)尋遷詹事,視學安徽。擢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1884)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遷刑部尚書,旋調兵部,贈太子少保。善鑒別書、畫,工書法,南溪包弼臣出其門。謚文恪。

呂海寰(1842-1927),字鏡宇,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國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中國近代法律開拓者之一。歷任駐德國、荷蘭公使,工部尚書、欽差商約大臣、兵部尚書、外部尚書、督辦津浦鐵路大臣,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名譽會長等職。著有《奉使金鑒》60卷,補輯40卷;《庚子海外記事》4卷。

徐琪(1849-1918),字花農,號俞樓,浙江仁和人。清光緒六年(1880)進士,授編修,歷官山西鄉(xiāng)試副考官、廣東學政、兵部侍郎等。工詩文、善書畫,著述甚豐,有《粵東葺勝記》、《日邊酬唱集》、《南齋日記》等。

張朝墉(1860-1942),字北墻,一字伯翔,號半塘,晚號半園老人。以蓄長須,又被稱為張髯。四川奉節(jié)人。光緒間拔貢,有“夔門才子”之稱。工詩文,精書法。1906年入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周樹模文幕,主管屯墾事務。又奉檄勘查中俄邊界。創(chuàng)建邊塞第一名園倉西公園。與周樹模、宋小濂、成多祿過從尤密。晚年隱居北京,與程硯秋、汪靄士友善。著有《半園詩稿》、《張朝墉詩集》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