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寫春秋,百年正風華。
2021,既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亦是程十發的百年誕辰。程十發的一生,見證了大半個20世紀翻天覆地的社會巨變;其一生的從藝之路,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藝術在這百年間的命運浮沉。

程十發
(1921-2007)
上海松江人
海派書畫巨匠
云間時光

上海美專光陰
1938年,程潼考入上海美術??茖W校國畫系,師從王個簃、關良、汪聲遠等。次年,教師李?。ɡ钊鹎逯?、嫡傳弟子)為其取字“十發”,自此以程十發為名。

青年程十發
上海美專的學風相對寬松,為青年程十發提供了一個自由廣闊的藝術學習天地,使他得以擇己所喜,摹古探道。

上海美術??茖W校

1940年代,程十發和他臨摹的《黃鶴山樵圖》
時任上海美專國畫系主任的王個簃曾如是評價:“程生不猶人,胸次極寥廓。撫古有會心,筆墨無拘束。”

出版社歲月
新中國成立后特殊的政治環境影響,使得新人物畫一躍成為時代的寵兒。受毛主席“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到工農兵群眾生活中去”的號召,程十發開始轉事人物畫創作。1952年,程十發進入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要從事連環畫、年畫、文學名著插圖的創作。

程十發在延慶路141號的畫室里創作

程十發、張金錡攜家人在延慶路141號前留影
早年苦研中國畫,使程十發得以將花鳥、人物、山水等全面的技巧融入到連環畫創作中,同時他又從民間美術、西畫技法、戲曲曲藝等藝術中廣泛吸收養分,從而增加連環畫的深度與厚度,創造出《畫皮》、《膽劍篇》、《孔乙己》、《阿Q正傳》等諸多藝術名篇。
連環畫家戴敦邦將他的這種融文人畫、民間美術、西方古典、現代藝術于一體的藝術風格稱為“程家樣”。




采風辰光
1957至1978年間,程十發曾多次赴云南、內蒙古、廣西等地寫生和搜集素材。

1957年,程十發在云南

1978年,程十發在桂林漓江畔

1978年,程十發在廣西寫生
正是這些深入少數民族體驗生活的經歷,成就了程十發人物畫表現題材的轉型,給他的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


在近現代人物畫壇中,關良的戲曲題材,葉淺予的舞蹈題材,林風眠的仕女題材,均自成家數,誠畫壇別調。而程十發,則尤以天真稚拙的少數民族兒童、少女形象獨步畫壇。
其筆下的牧童形象,“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放逸流暢的筆墨線條與奇譎夸張的造型恰到好處地結合,洋溢出歡樂而悠揚的生活氣息,猶如一支優美的童年回想曲。


海上風標
程十發曾自云,“雅俗共賞是我最大的成功,也是個人所欲追求的最高境界?!?/span>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程十發藝術的可貴之處在于時代與個性、集體訴求與個人表達之間,成功構建了一種個人化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圖式。

晚年程十發
程十發的藝術實踐及思想,均遠遠超越了“海派”的地域藝術特性,而指向更為宏闊、開放的普世價值。作為繼任伯年后再度開海上人物畫壇一代風尚之先的藝術大師,程十發在藝術上的開拓與探索,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更將嘉惠藝林,“為千家哺后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