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煙微雨的三月,我們在舒朗清新的“諸野”風景中遇見“尋遠紀:曾健勇個展”。3月5日下午,眾多業(yè)內好友到場支持,多家主流媒體、知名網絡媒體、藝術媒體前來現(xiàn)場報導,共同見證2021春節(jié)后首場展覽開幕!
曾健勇是中國頗具地位的當代水墨名家。90年代末離開潮汕前往北京求學,2007年又回到北京,成為藝術家中的北漂一族,在潮汕土壤中成長的他,骨子里的傳統(tǒng)血脈碰上北京快速發(fā)展的當代藝術思潮,產生了跨地域、跨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此次展出了曾健勇以水墨形式表現(xiàn)的作品。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平面水墨作品、立體雕塑作品、空間裝置作品以及將立體與空間壓縮成平面的浮雕作品,藝術家在不斷完善這個閉環(huán)里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展覽最為特別的是“即興創(chuàng)作”這一亮點!



展覽現(xiàn)場
曾健勇為展廳量身定制了“現(xiàn)場繪畫”的部分。他首次在展廳中進行這么大面積的即興創(chuàng)作,根據(jù)展廳的空間、光線,用木炭在一面墻壁快速作畫,用木炭表現(xiàn)了水墨的空間感,在墻面描繪松樹、灌木、花卉等,呈現(xiàn)了非??侦`的感覺。這種即興的創(chuàng)作方式帶給他很大的舒適感。

藝術家即興創(chuàng)作作品
曾健勇筆下的山水偏南方風景,他說雖然后來長期居住北京,但畫的山水總繞不開家鄉(xiāng)的樣子。這種在現(xiàn)場快速創(chuàng)作的方式給人一種驚喜和不期而遇的感覺。通過這種形式,不斷摸索當代藝術中繪畫新的可能性。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出大多作品是藝術家在疫情期間完成的。疫情期間讓他思考自然界和居住空間的關系,創(chuàng)作了《山水隔》《別處》《近遠》等系列作品。曾健勇在作品中描繪了不規(guī)則房間與自然空間的組合、現(xiàn)代建筑作品、浮雕作品、以及與以往風格不同的風景作品。在他的平面作品中,充滿奇珍異木,顏色溫潤,有一種強烈的透明感。他經常把紙噴濕,在紙的背面和正面繪畫,形成一種朦朧的、有空間感的效果。

別處 2020

山水隔之三 2020

近遠紙漿水墨 2020
疫情開始時,曾健勇正在老家,他每天去河邊跑步,然后回家隔離。當時,自然界與居住空間的關系,更能引發(fā)他的思考。于是,他混淆室內室外的關系,令其互為表里,既封閉,又開放。觀眾在這種分辨和體察過程中,從而獲得新的體驗。

諸野·界

諸野之朗 2020(左)諸野之潭 2020(右)
“諸野”取自孔子的話“禮失而求諸野”,意思是如果禮制道德淪喪,那就要到民間去訪求。藝術家曾健勇創(chuàng)作山水系列,以《諸野》命名,他更愿意將“諸野”理解為自然界,自然界蘊含巨大的信息,可以給我們各種啟迪。
曾健勇在傳統(tǒng)山水畫中,提取了一種規(guī)則,用其來觀察自然和表現(xiàn)自然。畫面中的線條和形狀遵從書法的結構方式,通過不斷疊加穿插,形成連續(xù)的無限空間。他試圖采用這樣的規(guī)則,來建構一種基于中國傳統(tǒng)的抽象體系。

諸野之繽 2021

東里堂水墨綜合 2021
這件《東里堂》用多種水墨形式構建空間作品,墻面上各種元素有著結構性關系,嬗變?yōu)閷嶓w的存在,白墻消失似乎成為虛空?!皷|里”是藝術家的家鄉(xiāng),那里的教堂稱為“東里堂”。他出身在基督教家庭,宗教的精神性是他反復表現(xiàn)的主題。

別處少年 紙漿水墨上色 2016-2017
《別處少年》這組雕塑的表面是紙漿,為藝術家的水墨上色提供了基礎,所以它們看起來很像立體的水墨繪畫。這正是藝術家一直用水墨的方式來解決立體問題的結果。這些人物雕塑靜穆地矗立,充滿悲愴的宗教性,似乎發(fā)生在歷史之前或歷史之后。

出神者紙漿 空殼水墨上色 2019-2020
《出神者》這兩件雕塑材質是紙漿,表面水墨上色。身上的一些裂縫可以看出是個空殼。從材質到姿勢神情,指向藝術家一直在表現(xiàn)的主題,就是人性中的敏感與脆弱。

排練 紙漿水墨 2021
藝術家將空間壓縮,用水墨在紙漿上繪畫,形成帶有視錯覺的浮雕。特殊的空間感與精神空間對應,隔離而互相傾聽。
在這個草長鶯飛、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帶上好友或家人,一起來寶龍美術館看展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