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多拍 半周預告
日期:2021-03-08 09:40:57 來源:西泠拍賣
拍賣
>每日多拍 半周預告


▼
許麟廬(1916~2011),原名德麐,號麐廬,山東蓬萊人。1938年拜齊白石為師,為白石老人得意門生。擅花鳥,在白石畫風基礎上,研習青藤、八大、揚州八怪、吳昌碩諸家畫法,博采眾長,自成一格。1979年后任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

△ 圖錄號 7001
許麟廬(1916~2011)暗香
▼
吳野洲(1904—1997)國畫家。字荻聲,江蘇吳江人。為山東齊魯書畫研究院菏澤市分院名譽院長。吳野洲早年從學于浙江桐鄉老畫家仲光勛門下,曾先后在江蘇、浙江等地與畫壇好友創辦紅梨金石書畫會設館授藝。1956年與上海老畫家姚于琴、張石園等人集體創作巨幅國畫“和平友好萬歲”,作為上海市贈送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0周年的禮品。代表作品有《梅花仕女》、《深山采芭》、《欣欣向榮》、《牡丹圖》、《菊石》和《櫻花小鳥》等,相繼在1947年出版的美術年鑒上、全國第二屆國畫展覽、曹州全國牡丹書畫展覽以及香港博雅公司舉辦的上海名家扇面展覽中出版和展出。他已被列入《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

△ 圖錄號 7005
吳野洲(1904~1997)松間禽趣
▼
李云上款。此為巴金簽贈李云《懷念集》初版初印本。贈言作于1983年。扉頁有巴金親書“贈李云同志。巴金。八三年四月。”是書系1982年12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印刷,錢君匋為之裝幀設計,具收藏紀念價值。《懷念集》集巴金懷舊文章于一體,系巴金經歷“文革”迫害后仍保留住的“自己的東西”——“我的經歷、我的回憶、我的感激、我的自責、我的愛憎、我的復雜的思想感情以及我的曲折的人生道路”。系其為所敬愛的人及對其親近的死者而寫,對巴金來說“每一篇都是我的無法背棄的誓言”。△ 圖錄號 8002
巴金(1904~2005) 簽贈李云《懷念集》初版初印本
▼
此石刻于唐太極元年(712),在河北房山。王利貞撰,楷書略帶行筆,邊側下鐫清光緒八年盛昱等人觀款。此本前人墨筆題簽,整紙棰拓,托裱成幅。
△ 圖錄號 8012
趙地舊藏《唐易州田義起石浮圖頌》
▼
本套冊含南宋折二紀年錢87枚,基本都為美品,包括淳熙元寶(10枚)、紹熙元寶(5枚)、慶元通寶(6枚)、嘉泰通寶(4枚)、開禧通寶(3枚)、嘉定通寶(14枚)、大宋元寶(3枚)、紹定通寶(6枚)、淳佑元寶(12枚)、嘉熙通寶(4枚)、皇宋元寶(6枚)、開慶通寶(1枚)、景定元寶(5枚)、咸淳元寶(8枚),為南宋各朝發行的年號錢幣。
△ 圖錄號 8022
南宋 · 錢幣冊
▼
俞寄凡(1891~1968),又名義范,江蘇武進人。畢業于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1916年赴日學習繪畫,1927年創辦新華藝術學院,后更名為新華藝術大學,并任校長。1949年后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

▼
俞云字瘦石,晚號即佛,浙江山陰人。瘦石一生潦倒,中年妻子盡喪,游食齊魯燕趙之地,晚年定居京華,故其藝名雖蜚聲北地,而江浙罕知。瘦石多藝,能詩文,擅篆隸,精治印,亦能操古琴,尤以繪事最工,遺命以“山陰老畫師”額碑。據《俞瘦石先生傳》云:瘦石幼即嗜丹青,后益深造,直入倪黃之室,尺幅寸縑,為世珍寶。舊都藝林交相推重,視為云林、青藤再世,群尊之曰老畫師。

▼
沙耆(1914~2005),浙江寧波人。1937年師從徐悲鴻先生,同年由徐悲鴻介紹赴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深造。1939年獲比利時優秀美術金質獎。1940年與畢加索等著名畫家一起參加比利時阿特利蒙展會,后多次在比利時舉辦個展,作品被比利時皇太后收藏。1983年5月,浙江省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和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在杭州舉辦“沙耆畫展”。1984年被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1998年中國美術學院研究部、臺灣卡門國際藝術中心先后在上海、北京舉辦沙耆藝術觀摩及研討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