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贅婿》里的那方掌印穿幫了嗎?
日期:2021-03-08 09:34:18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熱播劇《贅婿》里的那方掌印穿幫了嗎?
最近又有一部古裝穿越劇《贅婿》以其緊湊有趣的情節和輕松詼諧的喜劇風格而大火熒屏,女主蘇檀兒立志拿到家族掌印的崛起之路到第六集就在男主的幫助下成功實現了。
當老太公鄭重其事將印匣打開現出一方瑩潤靈透的掌印時,屏幕前的我忍不住暗自嘀咕:這印是翡翠的還是碧玉的啊?蘇家用這樣的掌印符合其身份地位嗎?
(圖片來自網絡)
解開這個疑問要從印章的歷史開始說起。據考證,我國古代印章起源于商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春秋中期,印章就已作為交流貨物的憑證而應用于社會活動中。秦統一后,印章范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并形成嚴格的璽印制度,作為帝王、官員身份象征以及關邑賦稅憑證的官印出現。

吳讓之刻 壽山田黃石平頂方章
3×2.9×6.2 cm
印文:沈平章字協軒。
成交價:RMB 9,200,000
中國嘉德2018春季拍賣會
在吳承恩的《西游記》第100回,師徒一行取得真經回歸大唐,其給太宗看的通關文牒上就有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等等國、郡、州、府的印信。民間印章的用途則以封箋文書及物品的憑信、手工制器記名以及吉語配印為主。
造紙術發明后,經過隋唐的快速發展,到宋代紙張已普遍使用,印章的使用方式也由封箋簡牘的封泥時代進入到鈐朱時代,大量的商印、文人印等也由實用功能漸漸發展出與書畫篆刻相結合的藝術功能,并流傳至今。


從古代印章的冶印材料來看,皇帝專用的“璽”以玉為之,意在江山永固、不可改變;官印多為金、銀、銅,民間則多用鐵、牙、角、木等為印材,元代之后開始盛行石章。2016年在山西省澤州縣善獲村發現的明清時期的商業印信就是用天然牛角雕刻的,其商家故意對《百字箴言》的文字進行了改動,以作為辨別票據真假的暗記。這種商業防偽手段在《贅婿》中也有類似體現。

《贅婿》中的故事發生在武朝,按其時間線相當于歷史上的宋朝,雖然當時民間商業繁榮,白銀和交子出現,賤商、輕商的觀念也大大削弱,但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恐怕不會允許一個江寧地區的商戶僭越使用玉質的掌?。辉僬弋敃r的蘇家朝中無人,也談不上富甲一方,擁有這么一方寶印,懷璧其罪可不是這個小小家族能承受得了的。從劇中掌印的光澤度和通透感來看,有如此材質的石印也極為罕見,更何況宋代石印也尚未開始流行。因此筆者大膽推測,這方很抓眼球的掌印也許是導演和編劇的無心之失,姑且笑而略過,不妄深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