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多拍 半周預告
日期:2021-03-03 17:08:56 來源:西泠拍賣
拍賣
>每日多拍 半周預告


▼
同仁堂骨刺(骨質增生)消痛液為棕褐色的澄清液體;氣香、味辛、苦、微甘,可祛風通絡,活血止痛,是一種臨床常用的骨質增生中藥藥酒。同仁堂骨刺消痛液是以烏梅、川穹、桂枝、獨活、當歸、草烏(金銀花甘草水炙)、紅花、川烏(金銀花甘草水炙)、木瓜、麻黃、牛膝、鐵絲威靈仙等中藥制作的骨質增生藥品,用于頸椎、腰椎、四肢關節骨質增生引起的酸脹、麻木、疼痛等。

△ 圖錄號3008
2000年同仁堂骨刺消痛液(兩原箱)四十八瓶
▼
烏木,川人俗稱,學名陰沉木,是古四川地域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經過千萬年的炭化而成。因烏木歷經歲月滄桑、飽受多種自然外固和內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狀怪異、古樸、典雅,儀態萬千。

△ 圖錄號3015
烏木收藏印
▼
沙 耆,1914年生于浙江寧波。1937年師從徐悲鴻先生,同年由徐悲鴻介紹赴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深造。1939年獲比利時優秀美術金質獎。1940年與畢加索等著名畫家一起參加比利時阿特利蒙展會,后多次在比利時舉辦個展,作品被比利時皇太后收藏。1983年5月,浙江省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和中國美協浙江分會在杭州舉辦“沙耆畫展”。1984年被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1998年中國美術學院研究部、臺灣卡門國際藝術中心先后在上海、北京舉辦沙耆藝術觀摩及研討會。

△ 圖錄號3019
沙 耆(1914~2005)虎嘯
▼
罐唇口,短頸,豐肩圓腹,下漸收,圈足。頸部回字紋,肩部繪如意云紋,腹部繪穿云行龍,四周裝飾云紋。底有款識“大明萬歷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本品青花發色藍中發紫,仿若朝珠上的青金石色,畫工精湛,應為當時的精工細作。

▼
龍泉窯主要出產于在浙江省龍泉,因產地而得名。它開創于三國兩晉,結束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貫耳瓶為龍泉窯傳統器形,至宋元時期器形已燒造十分純熟,如此瓶,外撇口,圓長頸,垂膽腹,圈足平底,頸部作二道凸弦紋,其間置一對貫狀耳。內外施肥厚青綠釉,其色如青梅,晶瑩光亮,有冰裂狀開片。瓶口內部流釉自然。器物底足內外施滿釉,僅圈足邊沿無釉。整體造型較普通龍泉窯瓷器規整,樸素典雅,氣韻生動,可稱龍泉窯精品之作。
▼
火缽一來作取暖之用,二來煮水沏茶也是冬季室內保濕的生活智慧。著名的俳人“日野草城”便有俳句感懷心神,“望炭火溫柔,燃燒內心安定溫存,汲取休憩溫暖”。此對日本紅木火缽,四方造型,內嵌銅膽,便于鐵壺的置放及炭火的置入,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 圖錄號5018
大正至昭和(1912-1989) · 紅木嵌銅膽四方火缽一對
▼
18K白金鑲嵌玻璃種翡翠,配鑲鉆石K黃金作點綴。羽毛造型胸針,別致典雅。附證書一幀。
△ 圖錄號5027
“生命之輕”18K鑲玻璃種翡翠羽毛胸針(附證書)
▼
唇口,深腹,圈足。口沿外翻,器形挺拔。缸身高士對弈作圖流暢,表情生動豐富,青花發色深沉,構圖密中有疏,手法高妙,工細精巧,紋飾疏密有致,雅致宜人。畫面濃淡深淺、不同層次的渲染,線條勻挺而靈活多變,纏轉不斷的身姿可謂無處不在,散發出無窮藝術魅力。
▼
趙琦,1967年生,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北京二級工藝美術大師,師從我國著名玉雕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博生、姜文斌,從事玉雕設計工作二十余載,期間學習并吸收南北方琢玉技巧。趙琦的作品既有典型的北方山子,也有南方玉雕風格的精細小件,作品雕刻技法傳統與創新并用,意境幽遠,趣味濃厚。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