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網(wǎng)拍·藝是 二月月拍
今晚 19:00 起次第結(jié)標
敬請關(guān)注拍品結(jié)束時間
▼




圖錄號 6001
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致丹麥作曲家霍恩曼等
有關(guān)《羅恩格林》演出費用的親筆信及舊照二種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00
信箋 一張二頁(帶實寄封、附證書);
蛋白紙基 一幀;
1869年作
18.5×12.5cm×2;
13×10cm(信封);17×11cm(照片)
無底價
說明:丹麥作曲家霍恩曼(Horneman)與厄斯洛(Ersloe)上款。
此為德國音樂巨匠瓦格納親筆信及舊照二種。其中,信件為1869年6月3日所作,上款人系居于哥本哈根的丹麥作曲家霍恩曼及厄斯洛二人,帶實寄封。信封以紅蠟封口,貼于信箋空白處。
此信就《羅恩格林》的演出費用展開。瓦格納托霍恩曼二人轉(zhuǎn)告哥本哈根皇家宮廷劇院管理層:若能收到其劇作《羅恩格林》的1000法郎演出酬金,他將非常感激。而就他所知,他們將扣除樂譜經(jīng)銷商復印件的費用,這些費用將由布雷特科普夫和哈特爾以15泰勒斯的凈價支付給劇院。“由于我在整個事件中完全礙于皇家導演們的體面,你我之間不喜歡談論有關(guān)聲樂部分的法國歌劇的‘通常費用’,這意味著皇家導演們要么支付給我《羅恩格林》的費用,要么就不給。我不打算討價還價,因為我的作品不是商品。”
此外,瓦格納在后記中寫道:“我的最后一句話是指你提到古諾的《浮士德》的價格,眾所周知,這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羅恩格林》腳本由作曲家瓦格納本人編寫,取材自《帕西法爾》和《提特雷爾》兩個詩篇,描寫了圣杯守護騎士羅恩格林救助埃爾薩的悲劇愛情故事。這部歌劇又被稱為“性格悲劇兼命運悲劇”,瓦格納曾暗示該作品就是他本身悲劇的寫照,作品即便一時為大眾所接受,不久也會因誤解、偏見和嫉妒而遭到疏遠與忽視。《羅恩格林》于1850年8月28日由李斯特指揮,在魏瑪?shù)拇蠊魧m廷劇院首演。然而瓦格納此時因參與德累斯頓五月革命,而逃亡瑞士,他本人直到1861年5月才在維也納首次聽到全劇的演出。
另有瓦格納精美蛋白紙基肖像照一幀,由19世紀德國著名攝影師弗蘭茨·漢弗斯滕格爾(Franz Hanfstaengl)所攝。


圖錄號 6002
馬勒(Gustav Mahler)
有關(guān)出版馬勒第一交響曲之親筆信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01
信箋 一張二頁
26.5×17cm
無底價
說明:此為馬勒致維也納環(huán)球音樂出版社總編輯沃斯有關(guān)出版馬勒第一交響曲之信札一通,環(huán)球音樂出版社曾協(xié)助出版大量馬勒作品,而沃斯則是馬勒好友。
馬勒是19和20世紀之交,德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主義音樂間承前啟后的偉大人物,他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如今現(xiàn)代音樂會的既定模式,他的十首交響曲乃是音樂史上永恒的豐碑。總編輯沃斯在馬勒作品的出版事宜上盡心盡力,付出大量心血,馬勒在信中對他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的同時又感謝這位知己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支持。然而,他卻無法回答沃斯來信中提出的疑問,因為他當時身邊并沒有所需的曲譜(疑指馬勒第三交響樂之曲譜)。沃斯需要寄一份前來(最好附上斯泰克博士之前承諾的馬勒第一交響曲修訂版曲譜),或者等候馬勒8月返回維也納之時。由第一、三交響曲的出版日期及信中內(nèi)容,可推知是信應作于1900年前后。20世紀初正是馬勒的創(chuàng)作巔峰,此信既記錄了他與親密友人間的通訊又見證了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凸顯非凡意義。
信中提及的約瑟夫·斯泰茲克(Josef Stritzko)博士,乃是蝕刻印刷工作室約瑟夫·埃博勒(Josef Eberle)的總經(jīng)理和技術(shù)總監(jiān),該工作室為出版商約瑟夫·溫博格(Josef Weinberger)承擔了馬勒前三支交響曲曲譜的印刷工作。
上款簡介:約瑟夫·沃斯(Josef Woss,1863~1943),維也納環(huán)球音樂出版社總編輯,馬勒好友,多次執(zhí)掌為馬勒交響樂作品的排版等出版事宜。


▲
圖錄號 6037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36
黑膠唱片 五張
照片 一幀;節(jié)目單 一張
1958至1962年
30.5×30.5cm×5(黑膠唱片);
25×19.5cm(照片);
30.5×30.5cm(節(jié)目單)
無底價
說明:此為著名小提琴家梅紐因簽名黑膠專輯組及演出寫真一幀。黑膠專輯組共含五張唱片,由百代唱片公司(EMI Records)于1958至1962年間發(fā)行,所含唱片均有“小狗標”(His Master’s Voice)。專輯封面有梅紐因親筆全名簽名及留言,使用藍色馬克筆書寫。照片是為梅紐因盤坐在椅子上演奏時拍攝。
該專輯組收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門德爾松、布魯赫等音樂家作品。其中含莫扎特作曲《G大調(diào)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 KV 216(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3 G-dur KV 216)》《A大調(diào)第五小提琴協(xié)奏曲 KV 219(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Nr.5 A-dur KV 219)》;門德爾松作曲《E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Op.64(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e-moll op.64)》;勃拉姆斯作曲《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Op.77(Konzert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D-dur op.77)》等曲目。



▲
圖錄號 3032
明早期 · 銅藥師佛造像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0:31
高:21cm 長:15.6cm 重:2760g
RMB:25,000-40,000



▲
圖錄號:3002
明 · 陳二郎金鋌一對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0:01
重:72g 長:13cm
RMB:30,000-40,000
▼


▼


▲
圖錄號 2003
黃楊洪(b.1973) 龜鶴延年 白玉掛件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19:32
新疆和田籽料
鈐印:黃
57×34×24mm
重量:60.0g

▲
圖錄號 2092
清 · 青白玉雕百壽尊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01
題識:壽
255×130×78mm 帶座高295mm
重量:961.3g
RMB:150,000-200,000
來源:巴黎蘇富比,2017年6月22日,Lot.261

▼


▲
圖錄號 5002
胡公壽(1823-1886)為何士祁作白梅圖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01
設色紙本 立軸
1869年
157.5×42.5cm
RMB:18,000-30,000
說明:何士祁上款。何士祁[清],字竹薌,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道光二年(1822)進士,歷官江蘇縣令升海防同知,卓著循聲。博學,工書,兼善繪事。藏書之富,甲于江浙。其自寫《山居讀書圖》,蕭疎淡遠,得董其昌神韻。


▲
圖錄號 5010
江戶(1603-1868) · 龍文堂上田造鑲金錯
銀月鶴花草斑紫銅蓋三彎把鐵壺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1:09
高:21.8cm 長:15.5cm
直徑:12.6cm
RMB:150,000-180,000
款識:龍文堂造(蓋內(nèi)款) 上田之造(流下款)
說明:附共箱。此壺肌理均勻,器壁厚重,肩部至頸部過渡舒緩,束口輕松而不呆板,腰線至底略收,呈現(xiàn)很好的立體效果,穩(wěn)重端莊。斑紫銅蓋,三彎鐵把,梁足穩(wěn)固;鏤空效果珠花摘鈕,流嘴飽滿而立體,水徑通暢。器身鑲金錯銀飾月下花間一仙鶴,意境悠遠。一壺含銅鐵金銀等多樣金屬,屬十全工藝,形制極高。


▲
圖錄號 1058
1998年貴州茅臺酒八十年陳釀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19:57

▲
圖錄號 1068
70年代初飄帶葵花茅臺酒
結(jié)拍時間:2月27日 20:07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