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晚會,沒有主持人,沒有亂七八糟的廣告,沒有頂流名星,卻靠“中原文化”這四個字,打出了王炸的效果。
半個小時的晚會看下來,里面全是精華。河南博物院、洛陽大唐盛世、清明上河園、登封觀星臺,多個河南各地知名歷史文物和建筑盡在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整場晚會以“出圈”的《唐宮夜宴》小姐姐為銜接點,以河南博物院為舞臺,串聯起各個古都風韻,展現了古都的厚重歷史文化。

此外,整臺晚會里的國寶可謂無處不在,從變身成唐宮小姐姐的唐代女仕俑,到《武則天金簡》《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賈湖骨笛》《四神云氣圖壁畫》以及《蓮鶴方壺》,同時,霍尊也用他空靈的歌聲獻唱《蓮鶴方壺》,為我們講述了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蓮鶴方壺》背后的故事。
正是這種將傳統與流行文化相結合的態度與形式,讓“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徹底出圈,為大家所喜愛。晚會結束后,#河南衛視元宵奇妙夜#、#河南元宵晚會 審美在線#、#河南元宵晚會是實景拍攝#三個話題瞬間上了熱搜,其中#河南元宵晚會是實景拍攝#更是達到1.7億的熱度。
下面,就讓我們再重看一次晚會,看看里面有哪些國寶伴我們共度元宵。
開篇,“唐朝少女”變身成“陶俑美人”,穿越到今,在河南省博物院里開啟了她們的奇妙之旅,并遇見了諸多國寶。
?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登封市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呂宏軍
對于中岳嵩山來說,1982年5月21日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
這一天,登封唐莊鄉農民屈西懷在嵩山峻極峰發現了女皇武則天金簡。這一稀世國寶的發現,不僅是研究女皇武則天崇仙仰道思想的直接物證,也是研究武周時期社會意識形態的寶貴資料。
中國歷代帝王為社稷、為黎民、為升仙等,都在祭祀、封禪神州名山——與天交通,是天子的天職。
埋藏刻寫天子心跡的簡、策,曾是祭祀、封禪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簡、策上呈于天,是天子與天帝的“私話家語”,是國家的“最高機密”。此種“最高機密”,史家無從獲得資料,典籍難以輯載;當時埋藏詭秘,后人難以發現。
古老神秘的天子、天帝“人天交通”之門,因武則天金簡的發現而轟然洞開。
?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青云
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是中國稀世珍寶,絕世無雙。它是1987年汝官窯遺址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藍釉器物。
汝官窯系御用窯,燒造時間極短,只在北宋晚期燒了大約20年。之后,汝窯消失,技術失傳。文獻記載:汝窯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天藍釉的形成,主要是在燒制過程中窯位與火候恰臻妙處,因此成品率極低,傳世極少。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四件;而在汝官窯遺址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天藍釉作品,獨此一件。在五件天藍釉作品中,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不但是唯一一件經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其稀世難得,夫復何言!


【專家點評】(節選)
點評專家:河南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陳進良
1986年5月,永城市芒碭山鎮柿園村村民在本村開山采石時,發現一座結構復雜、規模宏大的西漢梁國王陵。該墓因在柿園村,故被命名為柿園墓。墓主是西漢梁國第二代王——梁共王劉買。而劉買,就是大名鼎鼎的梁國開國藩王梁孝王劉武的兒子。
柿園墓出土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被譽為“敦煌之前的敦煌”的四神云氣圖。該壁畫不但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更是一部承載西漢初年中國神仙思想的壯麗史詩。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張居中
距今7800年—9000年的河南賈湖遺址,是同時期最為豐富的史前聚落遺址。1984年至1987年及2001年,這里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頂鶴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二、五、六、七、八之別,大多數骨笛仍為七孔。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被稱為“中華第一笛”。
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實驗證明,賈湖骨笛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聲或七聲調式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先秦音樂史乃至整部中國音樂史,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其研究成果在英國《自然》《古物》等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后,引起國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目前,這一成果已被銘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的顯要位置。


【專家點評】
點評專家:中國科學院前院長?郭沫若
此壺(蓮鶴方壺)全身均濃重奇詭之傳統花紋,予人以無名之壓迫,幾可窒息。乃于壺蓋之周駢列蓮瓣二層,以植物為圖案,器在秦漢以前者,已為余所僅見之一例。而在蓮瓣之中央復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鶴(仙鶴),翔其雙翅,單其一足(郭沫若先生觀看蓮鶴方壺照片,寫下此語,照片上蓮瓣遮擋鶴之一足,故有“單其一足”,此鶴實乃雙足而立也),微隙其喙作欲鳴之狀,余謂此乃時代精神之一象征也。此鶴初突破上古時代之鴻蒙,正躊躇滿志,睥睨一切,踐踏傳統于其腳下,而欲作更高更遠之飛翔。此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話時代脫出時,一切社會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如實表現。
蓋頂一鳥聳立,張翅欲飛,壺側雙龍旁顧,奪器欲出,壺底兩螭抗拒,躍躍欲試,全部格局,在龐然大器的附著上,有離心前進動向,最足象征爭求解放、迎接曙光的時代精神。
此外,唐宮小姐姐們還遇見了更多的精品文物。


唐宮小姐姐們對青銅器充滿了好奇。

唐宮小姐姐們還與文物進行了有趣的互動。


唐宮小姐姐來到古都洛陽,在應天門踏歌起舞,再現大唐盛世。



《牛郎織女畫像石》為唐宮小姐姐展示了宇宙的神秘。

唐宮小姐姐們在我國最古老的觀星臺上,發現了精彩的武術表演。





通過《清明上河圖》,唐宮小姐姐們來到了清明上河園。



晚會之后,唐宮小姐姐們再次“穿越”回了唐朝,變成了“陶俑美人”。
在你看來,晚會精彩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