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自古以來因名家集聚而興旺,古有梁苑之游: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鄴下之游: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蘭亭雅集: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如今我們雖然不能復見當時盛況、藝術家親身,但是我們可以借由藝術珍品,穿越時空,薈萃經典。在春節期間永樂為您奉上「拍賣雅集」:賞紅塵畫卷舒展,品山水菩提清音,名家名品名時期,皆在永樂藝典牛吉藝術季。
點擊下圖,進入專場
結 拍 時 間:2月16日 22:00
直 播 時 間:2月16日 21:00
有道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喜愛山水之人定是淡泊悠遠、從容坦蕩,似與這修佛、好佛之人心境相同。惠能大師亦有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敝v的就是人需要頓悟一切有為法皆是幻影,方潛心體悟、時時謹慎才能保得如明鏡一般的初心。本場網絡拍賣將以“山水菩提”為主題,本次永樂藝典牛吉藝術季,「山水菩提」名家書畫專場的選品大都是名家的禪意之精品,其作品所表達的皆為佛家哲學之思想,永樂期待您的參與。
精選拍品

從任薰、任頤學畫,筆墨初無師承,盡變任氏宗派。以天分秀出塵表,其畫純以天分秀山塵表,正如王謝子弟雖復拖沓奕奕,自有一種風趣。
其山水中加人物、樹石,位置衣貌構思巧妙,能于古法中自創新意,別有情趣;花卉根葉奇崛,別有奇趣;畫仕女素面淡妝,不事絢染,秀媚自然;所作肖像用筆簡潔,惟妙惟肖。胥口張氏嘗邀至家,為畫長卷,經年始竣。性懶嬉,非極貧至窘不畫。兼善篆刻,得趙之謙指授,卒年四十九。
少即懶嬉不肯學畫,熊以為恨。及熊歿,遺稿盡為倪田所得,立凡轉自別家借臨,然亦不肯競學。其畫純以天分秀出塵表,正如王謝子弟雖復拖沓奕奕,自有一種風趣。筆墨初無師承,盡變任氏宗派。其山水中加人物、樹石,位置衣貌,配合尤能出新?;ɑ苣転樗稳算^勒,根葉奇崛。畫女子則秀媚天然,不事絢染,惟互面淡妝而已。胥口張氏嘗邀至其家,為畫長卷,經年始竣。然懶病不改,非極貧至窘不畫,亦不肯通幅完好,非詣有所弗至,性使然耳。得者轉稱為奇構。得趙之謙指授,亦善刻印。

LOT 823131
星云
觀心自在
水紙鏡心
97×45cm
星云大師的書法,獨辟蹊徑,卓然成家。大師早年書法,運筆痕跡還算較重,行筆快;而近幾年,隨著心境修煉的深入,其書法行筆逐漸趨于舒緩厚實,筆勢更為安穩平和,可謂收放自如,靈動自然。其書法蘊藏的行云流水之態與質樸脫俗之境,顯然與技法無關。
星云大師最具風格的便是“一筆字”書法。大師早年因過度饑餓而罹患糖尿病,并發癥導致視力日益模糊,看書寫字也都成了困難。由于眼睛看不清,寫字落筆時,只能用心揣摩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一筆下去就必須一揮而就,不管幾個字都要一筆到底,一氣呵成,“一筆字”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練成的。
星云大師的“一筆字”書法內容多為勸人向善、慈悲包容的名言警句,既有佛教經典話語如“無上士”、“世間解”等,更有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哲思妙語,如“日日好日,處處好處,人人好人,事事好事”、“一心不二”、“活在當下”、“淡泊人生”、“仁者無敵”、“我心自在”等,賞其作品,不僅能賞字之美,也能品味其中耐人尋味的人生奧秘。
看星云大師的書法,就像讀一首雋永而清秀的小詩,詩里有著叫人醍醐灌頂的一語中的,有著讓人莫名親近的溫暖泰然。字里行間,既沒有流行書風的影子,也沒有光怪陸離的作態,很是自然澄凈。
點擊下圖,進入專場
結 拍 時 間:2月16日 22:30
杜牧有詩云:“自笑走紅塵,流年舊復新。東風半夜雨,南國萬家春?!焙堰^,萬物復蘇,新年將至,暖日盈盈。春日時節賦予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從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從紅塵中走過,體味人間快樂,本次永樂藝典牛吉藝術季呈現的「紅塵畫卷」名家書畫專場,拍品匯集了諸多近現代名家之作,可謂是“群賢畢至”,永樂在線拍賣希望在新春來臨之際,可以與您一起共飲一杯香茶、共品一次佳作。
精選拍品

LOT 822121
陳佩秋
花鳥
設紙鏡心
68×45cm
無底價起拍
題識:健碧。
鈐?。簛V之
在中國當代畫壇上,陳佩秋的花鳥是獨樹一幟的,無論重彩工筆,還是潑墨寫意,都別具風韻。尤其是她善于將工筆和寫意有機的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達到了和諧的統一。她的花鳥取法兩宋,往往用工筆雙鉤,賦以重彩。工筆重彩花鳥要能表現出純凈高雅的品格,關鍵是在色彩上要得之分寸。陳佩秋在色彩的運用上,可以說是清華妍凈、娟媚雅潔。工筆花鳥興于唐,經過五代的發展到了北宋,到達了鼎盛時期。在工筆畫交匯末運的時代,陳佩秋能以“君向瀟湘我向秦”的氣概,從事工筆畫的學習與探索,在藝術創造和藝術風格上,又能做到不隨波逐流,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了。她的繪畫生涯雖然是從工筆入手,但對寫意流派的精華,她也是盡情地吸收,化為已有。
六十年代初期,陳佩秋就開始注意西方早期印象派的繪畫,特別是法國馬奈作品中鮮艷明亮的色彩、簡練準確的結構、強烈的明暗對比更引起她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研究了陳佩秋的繪畫,就不難發現她所追求的一種藝術境界。這種境界常有一種氣靜神凝、意淡韻到之妙。
LOT 822107
母子雞
設紙鏡心
50.5×103cm
無底價起拍
李苦禪,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勵公。1918年有幸得識徐悲鴻大師,得授西畫技藝。1922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西畫系專修西畫,1923年拜師齊白石大師門下,成為齊派藝術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國畫之路。
李苦禪的畫,源于自然,融乎心田,流諸筆端,復歸于自然的“天籟自鳴”之境界。他主張“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因此,他的畫筆力雄健,氣勢渾厚,以大手筆、大寫意、大寫情而著稱,在中國寫意花鳥畫方面有突出的貢獻。
李苦禪的作品繼承了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的技法,融中西技法于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特色。具有筆墨厚重豪放、氣勢磅礴逼人、形象洗練鮮明的獨特風格,樹立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風范。
該圖布局合理,畫工一流,寥寥數筆,意境便躍然紙上,雞在樹下行走,意境幽遠,一看就是出自大家手手,另其氣韻章法,題跋款識都符合其特征,是字畫難得之精品,十分難得,值得收藏!
點擊下圖,進入專場
結 拍 時 間:2月17日 22:00
直 播 時 間:2月17日 21:00
民國時期,因清政府的覆滅,封建帝制結束,傳統的文人、職業書畫家以及新興階級的書畫家不得不在新的社會中尋找生存方法,因此當時的書畫市場一時名聲大振。這一時期的書畫家精于研究、筆輟勤耕,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書畫名家,為后世留下了諸多絢爛多姿的驚世奇作。本次永樂藝典牛吉藝術季呈現的近現代名家書畫專場,為大家遴選出一批名家的筆墨翰寶,題材豐富、內容充實,實為收藏佳品。
精選拍品

傅儒筆下的花鳥畫,用筆精細周到,用色淡雅,寥寥幾筆,即可繪其精髓。在他的畫中,我們看到更多是榮華富貴浮云散盡之后的平淡超逸,是畫家對淡泊生活的向往。其高深早已經,既顯示了皇家藝術的雍容華貴和宮廷文化的精致風雅,由有生動可親的文人氣息彌漫其間,真是難能可貴。

LOT 8228191
郭汝愚
花鳥
紙本鏡片
133×66cm
郭汝愚,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現為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畫師,第一批巴蜀畫派卓越成就代表人物。郭汝愚先生是當代著名的花鳥畫家。在近60年的藝術生涯中,作為花鳥畫家,他畫遍了大地上的草木蟲魚、飛禽走獸;他以豐富多彩的畫面,捕捉了天地間動態的生命,留住了世上的春華秋實和夏長冬冥。借此,他分享了動植物的呼吸,曲盡了自然世界的意態和悲歡。在這些數量浩瀚的作品中,畫家或以勾勒填彩,或以沒骨敷色,或以水墨揮運,工寫兼施,創造了精致、雅逸與和諧,讓人體驗到大自然的豐富華嚴,分享到美的溫存和道的啟示。莊子形容草木蟲魚,狀其生靈之態曰:“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在郭汝愚先生的花鳥畫作品中,我們就見到了這樣的生態。但那不是依靠亦步亦趨地描摹對象,而是仰承天地之靈氣,接續中國藝術傳統之文脈,通過藝術的轉換而譜寫出的大地的詩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