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海報
?歲月滄桑,炎黃子孫繁衍生息,分布在全球各地,唯生肖是華人共同的圖騰。生肖文化是關聯到全球每一名華人、每一個華人家庭、華人族群的故土烙印。弘揚傳統文化,展現時代偉大復興的生肖圖騰藝術創作就是當代藝術家的共同使命。尤其2021辛丑牛年,大疫過后,萬物復蘇,對于華夏大地,“牛”更加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既是歷代造像題材中的大宗,更是當下華夏人民奮力開拓的寫照。

張錩 《辛丑牛》

胥建國 《老黃牛》

李惠東《犇》

趙健磊 《辛丑·云騰》
本次展覽以“華夏福瑞”為主題,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中國非遺藝術設計研究院承辦。展覽總顧問為張錩,學術顧問為彭富春與劉茂平,藝術顧問為張松濤與陳君,政策顧問為游樹元。顧問團隊中還包括胥建國、范偉民、朱樂耕、陳輝、曹春生、李書春、海民、范國忠、朱晨、徐光福、郅敏與李烜峰。展覽總策劃為趙健磊,由肖世孟擔任學術主持,胥建國擔任評審組組長,策展人為李冰、周璇與一蓮。展務團隊包括:張竹根、易明志、佘夢婷、邱垚、郭純。作品評審組由陳毅謙、曹春生、范雨萌、顧浩、黃齊成、李冰、孟媛、祁杰飛、申旭棟、王偉、徐光夫、肖世孟、趙健磊、張新沂、周璇組成。

黃齊成 《歸》

劉暢 《犇牛》

董澤華 《團》
自征稿以來,得到了全國美術院校及藝術機構、團體的大力支持,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雕塑從業者的熱心關注,并踴躍投稿。在近千封投稿中,評審組經過精心甄選,在保證藝術水準和質量的情況下,精選300件作品,分10期推出。此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盛會,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更是春節期間的視覺盛宴。

張瀝丹《盼》

高衫《辛丑·大貴》
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先生認為:“生肖做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華夏文明中具有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傳統民間藝術中有塑造‘春牛’的習俗。在辛丑牛年即將到來之際,‘華夏福瑞生肖作品邀請展’的舉辦,既是彩塑藝術創作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新穎方式,更體現出藝術家謳歌時代的熱情和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策展人李冰看來,庚子謝幕,新春伊始,華夏大地萬物復蘇,中國進入了辛丑牛年。作為農耕文明傳承數千年的華夏民族,有浩如煙海的傳統寶貴資源,其中生肖文化是從未中斷過的文脈。先民獵牛、蓄牛、訓牛,對耕牛畜力的利用是人類農耕文明的標志之一。伴隨著炎黃族人一路而來的耕牛已然成為農耕民族最深愛的動物之一,成為十二動物圖騰之一的丑牛生肖。生肖丑牛承載著人們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納福迎祥的美好愿望。因此歷代的造像者都在用自己的雙手摶土塑繪,鑿石冶鑄著牛的各種形象,并不僅僅是形象上的表現,更將動物的風度、氣質融入其中,化獸入性,體現中華民族一貫追求的優良品格和民族特性,賦予了生肖極為深刻的社會內涵,拓寬了生肖作為一種特定文化符號的外延。
中國生肖是陪伴華夏族人幾千年的獨特文化和民族記憶,不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生肖藝術作品在時空中對話,既是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是展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展示平臺。

孫家寶《五音十二律·囚牛》

胡文豪《牛氣沖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