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報
由嘉德藝術中心策劃,嘉德文庫出品,2020年度重磅圖書《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兩卷本)
榮獲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0年度好書二十佳”
2020上海書籍設計雙年展
“書籍設計優秀獎”
想了解更多關于《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設計背后的故事嗎?我們專訪了書籍設計師魯明靜老師,一起聽她分享關于這套書精心設計的方方面面吧。
魯明靜,書籍裝幀設計師。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畢業于倫敦藝術大學。曾先后任職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人民美術出版社,現成立書籍設計工作室。2009年獲全國第七屆裝幀獎——最佳優秀獎;2013年全國第八屆裝幀獎——優異獎;2016年,其設計的圖書《寫給孩子的漢字王國》被評為中國最美的書;2017年中國政府出版獎——裝幀設計獎。
設計師說
《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書籍的裝幀設計從以下6個方面展開:
01
圖書開本

在開本上,《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選擇比普通8開略窄的開本,它的寬度是213mm,高度是301mm,更接近古代書卷那種瘦長的比例。主要是為了提高手持翻閱的舒適性,翻閱時也拿得更穩一些。
02
裝幀結構

書籍采用“空腔軟裝”的方法,翻閱起來更加方便。以書匣的形式作為整個書的裝幀結構,由內向外雙層包裹,彰顯出一種儀式感,也體現了這套書厚重的分量。
03
函盒和封面

函盒結構打了幾次樣都不盡如人意,是因為力學問題沒有解決。兩本書成一套,比較重,拿起來會向下沉,而內托支撐不住。最后專門請教了著名的圖書裝幀設計專家寧成春老師,他給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使用工字型的咬合結構。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力學問題,在做工上也更省時。

圖書封面材料的名字叫青巖灰,是尹光華老師和我們最后決定的。封面的灰藍和深藍色的函盒相呼應,而且燙在封面上的珍珠白的書名,效果非常好。
外函盒和內函盒的內裱紙叫雨花紙,這個灰度和函盒以及封面的灰正好相互呼應,經折裝的黃色基調和這個藍灰色在一起也顯得比較亮。
04
紋樣使用

紋樣的使用在整個設計里面是個亮點。
首先,在函盒的封口處,增加中國的傳統圖案,便于翻閱的同時,讓整個封面從視覺上有透氣感,而且元素更豐富。
上、下兩卷的書脊相合也剛好組成一個完整的圓形花飾紋樣,這個紋樣選自云錦“海藍地加金如意富貴天華粧”,有著美好的寓意。
內文的扉頁后面也有一處使用了云紋。另外,經折裝的鳳穿牡丹紋出自一位藏家收藏的宮錦,也是尹光華老師建議的一個圖案,很是漂亮。

05
內文編排

內文的編排,在最初設計時經過了多次討論。比如每一件作品占多少頁?一共99件作品,又分成重點和一、二、三級以及更細致的類別,那這些作品所需要的頁面分別是多少?再比如,每一件作品,它的局部圖、整體圖以及印鑒的細節、釋文的位置如何編排?這些都是經過反復討論后決定的。
《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展現形式是:開篇給出作品的基本信息與簡要介紹,左手頁一張作品的局部大圖,先有一個視覺張力。翻頁,再通過平鋪的作品圖,細細地講述作品中每一局部的豐富信息。可以說這種節奏感是非常好的,也使得這套書呈現出拉頁較多的特點。設計時,盡量保證讓每一個拉頁既做到充分展示作品,又不影響閱讀節奏。
層級關系與紙張選擇

層級關系方面,這套書字號的層級關系是處理的比較多的,這樣做是為了讓讀者能更輕易辨別出他所讀文字所處的層級。比如說有內容簡介、印鑒名稱,還有釋文的細節以及印鑒歸屬,都分屬于不同的層級關系。
最后內文紙張選擇了自然白,它既不是特別晃眼的純白,也不是米色,更適合閱讀又適合呈現書畫作品。書畫作品的調色是非常重要的,在印制過程中,楊涓老師一直在印廠,根據她所見過的這些作品的原樣去追色。我也對一些圖片進行了初步的修復。
書是世界上最沉默不語的朋友,它帶你進入作者所在的時空。而書的設計者,更像是內容的轉述者,通過視覺手段,完成信息的編排,以期更好地表達內容和作者的思考。打開《嘉德經眼錄·石渠寶笈珍品》,與編輯的無數次電話網絡溝通,對信息文本的思考和嘗試,對材料使用的揣摩……歷歷在目,仿佛打開記憶的匣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