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是平
巢湖學院教授 、安徽工程大學美術學碩士生導師,巢湖學院藝術學院前院長,國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專家庫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油畫學會副主席,安徽省當代油畫研究院副院長。
胡是平的人文風景
鮑棟(著名策展人、藝術家)
一眼看去,占據胡是平大部分作品畫面的似乎都是點綴皖南丘山的云山煙樹與徽鄉建筑,徽州人畫徽州,自然而然,而身為教師的他也經常帶學生赴徽州地區下鄉寫生,教學的同時也支起自己的畫架,兼顧創作,對徽州題材更是熟悉不過。
繪畫中的徽州題材是典型的人文化的自然,雖然任何風景一旦進入畫面就已經被人文化,但徽州風景中辨識度極高的徽式建筑造型與色彩則是這種人文化自然的典型。胡是平大部分風景作品中都有建筑出現,更有很多作品就是以建筑作為主體,在這個意義上,自然不僅是人文的環境,更已是人文的內容。在這個層面上,胡是平的風景實際上更接近“山水”的概念,他在意的不僅是像傳統西方美術中的研究自然、模仿自然,而是建構一個象征化的以“山”“樹”“居”為基本要素的穩定結構。
因此,在風景的題材下,胡是平在畫面中一直著力經營的是繪畫語言。他強調每個畫面的主色調,把色彩控制在一個狹窄的色域中,使作品能夠處于偏灰的調性,但在整體的調性下,內部的色彩結構也不失張力,常常是以大面積的色彩關系主導整個畫面,在局部細節上,他則強調色彩的靈動,充滿了光線感與空氣感,并有意形成色彩純度的對比。在造型上胡是平盡量概括,通常只抓住山形輪廓與光影界限略微強化,因此他大部分作品的結構都不復雜,在強調平面性的時候―般是天空、山巒、田野的平行構成,在強調縱深感的時候,則會凸顯建筑的透視線,同時強化前后景的虛實關系。
這些作品大部分來自于下鄉寫生中所獲得的啟發,也有不少作品來自于胡是平的再度創造,比如以空間疊加、物像疊印的方式突出“記憶”主題,給風景題材帶來了某種心理空間的意味。在胡是平的其他非風景題材的作品中,這種心里空間的手法也經常出現,往往能夠把觀眾帶入一種包含著時間性、歷史感的視覺體驗之中。
在今天,風景并不是一個流行的題材,即使在學院系統內部,繪畫更是由于擔負著過多的“觀念”壓力而一直過于強調主題的可闡釋性,而胡是平這樣的始終在這個題材中耕耘的畫家,反而給傳統的風景畫帶來了有個人風格和地域人文的新內容。
作品欣賞

《記憶》100×100cm 油畫

《靜靜的風》50×40cm 油畫

《空悵惘》80×70cm 油畫

《遠方》80×70cm 油畫

《云一1》80×80cm 油畫

《云一2》80×80cm 油畫

《云一3》80×80cm 油畫

《雨后》80×70cm 油畫

《村莊》50×40cm 油畫

《秋錦》50×40cm 油畫

《山居》50×40cm 油畫

《碧樹秋》80×70cm 油畫

《老人》100×80cm 油畫

《海風》50×40cm 油畫

《粉霞》50×40cm 油畫

《俄羅斯人》80×70cm 油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