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人藝術家陳世英( Wallace Chan)的首個大型藝術展覽《鈦坦:物質與時空對話》將于 2021年 5月 1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大運河畔的15世紀建筑物Fondaco Marcello內拉開帷幕。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I,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鈦坦:物質與時空對話》由英國資深策展人James Putnam策展,是對陳世英多年來雕塑和裝置藝術創作的首次梳理。展覽將推出一系列以鈦金屬和鐵為材料的雕塑,以及一件由鈦金屬和鏡子組成的沉浸式裝置作品。陳世英對不同材料的運用,著眼于其對立面,更暗示著作品內涵中更廣泛的關于消極/積極、黑暗/光明、物質/空間的二元論概念,表達了其對物質、空間和時間之間關系的長期思考。

陳世英(Wallace Chan)
作為華人世界首屈一指的珠寶藝術家,陳世英以珠寶創作聞名于世,是首位獲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當代中國珠寶藝術家,而他在視覺藝術領域的成就卻鮮為人知。近半個世紀以來,陳世英潛心雕刻和雕塑創作,從早期以不透光寶石和透明寶石作為創作材料,從希臘神話、西方童話故事以及民間傳說汲取靈感,到學習西方古典雕塑藝術、深入研習佛教哲學,陳世英發展出了獨特的雕刻和雕塑風格,亦曾首創多項技術發明,贏得了極高的世界聲譽。2000年代初,陳世英完成了六個月的禪修,其間放棄所有家財,還俗后一貧如洗,此后開始用水泥、銅和不銹鋼等廉價廢棄材料進行藝術創作,主題環繞他對生命、成長、死亡以及人類奮斗的詰問。陳世英對多種材料的精研和將材料本身推向極限的欲望自始至終驅使著他的藝術創作。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I,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鈦金屬被稱為“太空金屬”,充滿未來主義色彩,是陳世英長期實驗性實踐的對象。鈦金屬是地球上極為堅硬、耐耗和輕盈的金屬,它的命名源于希臘神話中的泰坦族巨人,此次展題“鈦坦”即源于此。鈦金屬主要用于航天科技,也有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選用建造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外殼的先例,因其成本和復雜的生產工序而少為藝術家所用。因此,陳世英龐大的鈦金屬雕塑系列是“激進而空前”的,使用了多種雕刻技術:建模、鑄造、雕刻、焊接和組裝。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II,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物質與時間對話》系列大型鈦金屬雕塑作品,通過將鈦金屬的輕盈和永恒性以及鐵的沉重和易腐蝕性并置,發起物質與時間的對話。這些物質指向時間的流逝——鐵最終會生銹,而鈦金屬不會腐蝕,更接近永恒。這些莊嚴的、半具象的雕塑高達3米,中心圖案是擁有深沉而震撼的面部輪廓的巨型頭像,帶有神像般的和平氣質。幾近變形的形狀仿佛雌雄同體,兼具古老氣息和外星生命的跡象。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II,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陳世英表示:“我將鈦金屬和鐵梁并置,并給予它們臉孔和形狀,賦予它們紀念碑般的力量和詩意。鐵梁將在幾百年后氧化,而鈦金屬將比鐵梁長壽,但這兩種材料的生命比我的生命長久。時間既短亦長,涵蓋了一切。”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V,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物質與空間對話》特定場域裝置藝術探索了“非空間”內的空間幻覺。此作品直接引用了陳世英于1987年發明的、舉世聞名的“世英切割”(Wallace Cut)雕刻技法。“世英切割”的靈感源自攝影師使用的多重曝光技術,在全透光的寶石體內,通過雕刻和精算,創造出立體幻覺。寶石的正面呈現五張臉,但只有中間的一張臉是雕刻,兩側的臉都是倒影。同樣,在此次最新的沉浸式裝置藝術中,陳世英利用光和折射創造出獨特的空間效果,讓觀眾與之互動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V,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威尼斯是16世紀以來最重要的玻璃和鏡子產地,陳世英在此作品中以不銹鋼鏡面向其靈感之鄉威尼斯的歷史致敬。策展人James Putnam評論道:“陳世英的雕塑及特定場域裝置作品的結合,體現了他對于探索感知以及光的折射的癡迷。在特殊的‘威尼斯光華’──水上陽光的反射 ──語境之下,如同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一樣,受到‘光的感召’。”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V,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他同時指出:“陳世英創造微型和大型雕塑的技巧似乎造就了他對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聯系的獨特見解,成為了他的創作特色。由于他的佛教哲學背景的關系,他的作品也是一種對生命、自然和宇宙奧秘的沉思與好奇。在這種語境下,這些雕塑本身可以看成是‘泰坦們’的縮影;按照神話,他們就是天地原始神靈之子。”

Wallace Chan, A Dialogue between Materials and Time XIII,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