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在青島舉行
日期:2021-01-29 09:20:54 來源:中國美術報
展覽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在青島舉行

《中國美術報》 第218期 專題

觀展嘉賓合影
【編者按】1月12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山東畫院、山東省美術館、青島市美術家協會、青島畫院、青島寶龍美術館共同承辦,榮成成山國畫院協辦的“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在青島寶龍美術館舉辦。此次雙年展于2020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在甘肅首展,12月20日在內蒙古美術館舉行首站巡展。此次山東巡展是展覽的第三站,共展出107件民族美術作品,展現了中國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形態。展覽同期舉辦了“新時期民族美術創作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主任、《中國民族美術》主編殷會利擔任學術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家、批評家以及山東本地藝術家代表共同參會,圍繞如何在民族美術展覽中凸顯民族特色;如何鮮明體現民族本身的藝術形態、民族特色以及在當代美術創作中如何更好地呈現各民族的審美精神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賀??信
徐 里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
欣聞“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即將在山東青島巡展。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向本次巡展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向關心和支持本屆展覽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向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青島寶龍美術館、榮成成山國畫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由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策劃并創辦于2014年,此后每兩年舉辦一屆。展覽關注少數民族的歷史、風俗和現實生活,關注民族地區的現代化進程,梳理和研究中國民族美術的新面貌、新特點,不僅有助于豐富和繁榮中國當代美術創作,同時表現了中國的民族工作、民族事業在黨的領導下不斷前進,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共建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各種展覽活動受到一定影響。在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各位專家的精心組織下,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美術家熱情參與,廣大美術家克服諸多困難堅持創作,共同吹響“文化戰疫”的號角,使得本次展覽從籌備、評選、開幕到巡展都如期順利進行。為了讓更多觀眾領略我國民族美術的魅力,展現中國各族人民不畏困難、互幫互助,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和中國文化的自信,本屆雙年展繼蘭州開幕和內蒙古巡展后,來到了美麗的山東青島舉辦巡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山東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要求山東要“走在前列”。山東正在由經濟文化大省向經濟文化強省跨越。山東也是美術強省,美術創作與組織工作在全國非常突出,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本次巡展來到山東,也是全國民族美術家與山東美術界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再創文化興盛輝煌,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孜孜探求、不懈奮斗的重要方面。希望廣大美術家立足中國大地、感懷國家發展,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堅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繼續深入生活、潛心創作,描繪和歌頌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共同澆灌團結和睦、互敬互愛的民族之花,為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為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祝“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圓滿成功!■


主辦方向青島寶龍美術館捐贈魏百勇的作品《寶松如龍萬山中》殷會利(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主任):自201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成立以來,創建了很多品牌活動,民族美術雙年展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11月,“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舉辦,后巡展至內蒙古、山東,折射出了我們的工作思路與宗旨。“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的創辦有兩個初衷,一是動員全國美術家,尤其是民族地區美術家和熱衷于民族題材創作的美術家,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和對民族文化的摯愛、精湛的技術,反映新時期中國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共同繁榮、共同進步的時代風范;二是打造一個高水準的平臺,讓廣大美術家展示交流,增進民族繁榮。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構成了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和多元性,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中國歷代大師巨匠都在民族題材創作上成績卓著,他們的成就和精神構筑了雄渾的民族團結歷史畫卷,也引領著我們為推動民族文化繁榮而不斷努力。每次民族美術雙年展結束后我們都會舉辦一個探討民族美術創作的論壇,過去幾年中,這些論壇匯集了一些非常有見地的關于民族美術創作的思考,并出版了四部美術理論文集,以完善論壇成果,期待各位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謝麟(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廣西美協名譽主席):民族題材的創作是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國各省、各地域特別是各民族地區美術事業的發展,以及其鮮明的地域性,構成了中國當代美術的核心和主流。所以,現在油畫、中國畫都在思考當代中國美術應該怎么發展,并提出了民族性、中國氣派的問題,這都離不開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體現。油畫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強調怎樣使外來的藝術語言中國化、有中國的審美和文化特征。在這其中,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表現是很重要的標志。但民族文化又以什么作為核心?民族精神是什么?這就要求我們對民族性、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文化進行挖掘。民族精神的弘揚,是當今民族美術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目前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命題。我們不僅要了解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一些民俗、民族傳統文化、宗教、民族民間藝術等等,同時要思考民族審美精神怎樣在當代呈現,而這種呈現就形成了我們對民族性的一個理解。這種理解加上當代中國文化精神、審美觀念等當代性的結合,就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在當代的表達。這是我們民族美術雙年展一個很重要的定位。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成立之初創辦的一個品牌,不僅是為民族地區培養人才,更多要思考民族美術、民族精神在當代的呈現,以及其應該是一個什么的樣式和形態。這是民族美術雙年展的學術定位和追求。此外,民族美術雙年展還應承擔中國當代美術在未來發展的重任。嚴格地說,民族美術雙年展在某一方面比別的展覽更加純粹、文化意義更重大,它不僅承載了一種學術或者是創作形態的發展,更承擔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傳承與發展的責任。張望(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省美術館館長):“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全國巡展的第三站來到青島寶龍美術館,這對山東省的美術交流、創作、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中國美術的發展過程中,少數民族題材是一個重要板塊,幾乎沒有一個畫家會忽視這個領域。中國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國家,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和道德思想具有特殊的審美性,本次展覽的作品體現出民族大家庭生機勃勃的景象。民族美術雙年展是民族美術藝委會成立之初就創建的展覽品牌,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遠見,也很有學術擔當的舉動,能夠以展示平臺促進創作與研究。做雙年展必須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有一個強大的組織團隊;第二,要有明確的學術定位和主張;第三,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如果能滿足這三個條件,活動才能持續下去。民族美術雙年展連續幾屆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在美術界的影響力,非常值得敬佩。山東是一個美術大省,創作人員多,社會基礎好,市場非常繁榮,美術人才資源也在全國領先。山東正在朝著美術強省不斷邁進,對于引進的美術展覽進行交流與切磋,是建設美術強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屆民族美術雙年展到青島舉辦,也為山東的美術發展提供了新活力。青島寶龍美術館作為民營美術館能夠有這樣的責任與擔當,承辦這樣一個高水準高水平的展覽,非常值得肯定。如果要提一點建議,我認為民族美術展覽在特色上、藝術家的挖掘和作品的推出上,還要再增加一些民族化的特色。本次展覽水平很高,尤其是入會資格作品,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但建議民族美術展覽要更加強調民族特色,民族本身的藝術形態、原生態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表現語言要保持和挖掘出來,避免藝術形態和審美的趨同性。諶宏微(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貴州省美協主席):民族美術雙年展自八年前創設以來,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民族文化差異與和諧共生、民族文化的現代表達、民族題材美術創作研究和少數民族美術創作者培養發現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民族題材美術創作的興旺和對美術發展的意義,是中國獨有的美術現象,做好了這篇文章,就是中國美術一個最獨特的風景。山東是美術大省,有著龐大的美術作者隊伍,雙年展第一次巡展到這里,除了展現中國美術新年新氣象外,還有創作交流、情感交流的意義,必將會促進更多的山東美術家關注民族美術創作,讓民族美術之花更鮮更艷。曹寶泉(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作為民族美術事業的一個平臺,特色鮮明,有高度,有方向,意義重大。展覽自創辦以來,先后在昆明、貴州、北京、蘭州連續舉辦,時至今日,這個品牌已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民族美術是中國現當代美術發展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民族美術創作更是呈現出繁榮景象。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族美術創作繁榮的背后,也潛藏著一些危機。首先,創作上的樣式化、概念化、表面化傾向比較明顯。除了某種社會原因,主要是年輕一代畫家更多受到的是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缺乏深度,對少數民族題材缺乏真情實感,創造出來的作品并不真實,欠缺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實際上,各民族間的相互借鑒交融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必然,但這勢必會沖淡個別文化的獨特性。對此,我們首先要摒棄以往的既定概念,以一種真實的眼光去發現各種文化間的不同,充分表達少數民族人民在現代化進程中所產生的真實感覺,進而創造出好作品。另外,民族文化依然有很多元素對現代美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鑒作用。但是,如果不深入到民族地區去發現和體驗,肯定是不行的。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缺少靈魂,原因是盲目嫁接西方美術,忽略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結果使得中國民族文化的靈魂走失了。目前,很多民族的文化特征依然是很明顯的,或者從內核上依然對人類精神有著指導和升華作用。因此,我認為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在研究探討少數民族原生態美術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甚至會在中國當代美術發展邏輯上,起到一個新的方向性作用。王磐德(山東畫院創作部主任):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術家們逐漸走向生活、深入生活,創作了大量反映少數民族的經典作品。時至今日,民族美術已成為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我國各少數民族多彩的歷史風俗和現實生活,有鮮明的特色。此次展覽的諸多優秀作品,風格各異,且涌現出大量的藝術家新秀,令人震驚。民族美術雙年展為年輕的藝術家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進一步促進了邊陲地區的少數民族青年美術家致力于本民族題材美術的創作,這對未來中國美術的發展意義重大,將激勵畫家沿這條創作之路不斷前行,壯大從事中國民族美術的創作隊伍與力量,培養出一批有創作潛力的優秀畫家。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文化自信,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民族美術雙年展應該結合自身特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此外,我認為民族美術雙年展可以與有關省、自治區的少數民族節日結合起來舉辦。每一屆展覽可以確定一個主題,藝術家可以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創作。遇到合適時機,可以把近幾屆的優秀民族美術作品集中起來到國外舉辦巡展,讓國外觀眾進一步了解當代中國民族美術的發展,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常朝暉(山東畫院青年畫院院長):本次展覽體量上堪比一個小型的全國美展,而且創作水平非常高。但展覽的一個不足是作品表現手法和題材相對單一,建議可以從深層挖掘民族特色、風土人情等著手,讓作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下一屆雙年展是否可以專設一個板塊呈現老一輩藝術家的民族美術經典作品,與入選作品產生互動,形成更好的視覺效果。鄭崗(山東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看到這個展覽,我覺得非常吃驚,印象非常深刻。民族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和關系,這種親和就是力量,而民族美術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一方面,民族美術對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影響著世界對中國美術的審美傾向。民族美術的表現方式和陳列方式是以美術本體為根基,并不對題材本體進行廣泛而細致的刻畫與探討。創作方式上,它不像中國水墨畫那樣,強調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還強調對民族文化的表現,而這恰是這個展覽真實體現出來的。相較于其他中國畫展,民族美術雙年展集中而鮮明地展現了中國的民族傳統。一般情況下,很多大型展覽都在解決繪畫的問題,而民族美術創作則是回到繪畫本身,探討藝術本體的問題。在我看來,未來民族美術創作應該擴大理論創作,把它上升到對于民族意識發展的表達方向上去。近年來,中國美術家協會和美術學院的教育都強調回歸本體,觀念和現象都指向這個時代的內心。什么是時代美術?我覺得就是反映我們的所見所感。至于對傳統精神的體現,并不是繼承了傳統就是民族性。我們不妨把觀念落到本體上,在本體上去表達我們的所見所想。只有這樣,我覺得民族美術才更容易走向世界。或許只有這樣,中國民族美術的發展才能回歸到其本體的基點上。徐健(青島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這種國家級的高水平展覽能在青島舉辦是十分難得的。我們還驚喜地發現,展覽里有兩幅優秀作品是青島本土畫家創作的。青島美術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與國家級的高層次藝術家、藝術作品進行深入交流學習,藉此不斷提高青島美術事業的層次,提高青島畫家的眼界、繪畫技能和思想境界。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高水平的展覽在青島舉辦。贠瑞虎(半島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半島都市報》社社長):“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能在青島舉辦,本身就是對山東、對青島的一種認可、一種文化提升。從宣傳文化的角度來看,民族美術是反映各少數民族生活,體現各民族之間和諧的美術作品。同時也是加深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和聯系,讓文化走出去,甚至走向世界的最好形式。作為藝術家要不斷去挖掘、表現這些能打動人心的、增進民族之間互相了解的畫面,用美術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氣派,盡顯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作為一個媒體人,接下來會用全媒體傳播方式做好宣傳工作,為廣大藝術家搭建更加堅實、廣闊的媒介橋梁。趙鵬飛(青島市美協秘書長):此次展覽能夠在山東青島寶龍美術館舉辦,我們深感榮幸。我們會做好宣傳,并陸續組織本土畫家前來現場觀展,促進青島少數民族美術題材的創作。李秀香(山東榮成成山國畫院院長):此次展覽能夠在山東青島舉辦,對山東文化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展覽作品內容豐富、風格多樣,體現了中國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形態。作品主要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也充分反映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對美好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未來希望畫家可以在生活中開拓民族美術的底蘊,廣取博學、溯本求源,推動當代美術在繼承中發展和構建。劉建棟(青島寶龍美術館館長):“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巡展”能在青島寶龍美術館舉辦,是我們的一大幸事。廣大基層藝術從業者非常渴望國家級大展能夠更多地走進基層,使他們能夠近距離學習觀摩這些優秀作品,從中了解新時期美術事業的發展方向,并得到創作上的啟發和靈感。正如觀眾所言,“能在家門口看到這么高規格的畫展,太高興了”。通過這次畫展,我覺得作為一家民營美術館,能給當地美術事業貢獻一點力量,能為當地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搭建高端的學習交流平臺,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魏百勇(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委員、山東省美協秘書長):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是首次來到除民族地區以外的省份巡展,很榮幸這樣重要的展覽能夠在山東舉辦。山東是美術大省,這里不僅有眾多的藝術家和藝術從業者,也有大量的美術愛好者。本次展覽的舉辦,一方面帶動了山東藝術家參與民族美術創作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廣大美術家、美術工作者、美術愛好者提供了難得的觀摩、學習、交流的平臺。此次展覽展出了包括 60 件中國美術家協會入會資格作品在內的 107 件民族美術精品。這些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展現了中國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形態,反映了全國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群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雖然因為疫情原因,參展藝術家和美術愛好者們不能大規模集中觀展,但我們積極開通線上展覽、線上宣傳,通過各級媒體平臺將展覽介紹給不能來到現場的朋友們,使此次展覽的優秀作品和學術品位得到廣泛的傳播。以此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希望引導廣大藝術家創作推出更多反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優秀民族美術作品。■“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山東青島巡展部分作品欣賞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