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震寰和他的古典表現主義
主辦方:大地藝術中心、大地美術館
出品人:周菊紅
顧問:黃震 曾芳玲 祝凱鳴 張建成 許多余 凌琪 蔣楠楠
策展人:方帆 杜小計
展覽時間:2020年12月-2021年2月
開幕儀式:2021年1月23日15:30
地點:合肥市金大地東西街·東街 大地美術館
1月23日下午,吳震寰古典表現主義作品展在大地美術館舉辦開幕儀式,這也是繪畫藝術史上,首個將古典和表現相融合的理論藝術實踐創作展。
開幕儀式當日展出66幅作品,記錄著吳震寰古典表現主義藝術理論從發軔到日臻成熟的探索歷程。

展 覽 緣 起
本次展覽為紀念祝鳳鳴先生的系列活動之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代表著大地美術館的社會態度與藝術精神傳承。

參 展 藝 術 家 吳 震 寰
吳震寰,當代著名藝術家、策展人。歷任北京《當代主義》、《前哨藝術》雜志主編,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館執行館長,北京當代藝術館執行館長等。現任北京現代美術館館長,宋莊書法院執行院長,安徽大地美術館館長、湛江設計名譽會長等。

編著理論集、詩集、畫集《如是·吳震寰》、《孤獨者》、《氣象·吳震寰》、《神秘?南村談藝錄》、《大國畫論》、《空相論》、《修畫記》、《書法教學論稿初編》、《黑暗的吉它》、《中國表現》、《中國意志》等近兩百部。
一直以來,吳震寰都想成就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創作體系,他認為,不論好壞高低,這是一個藝術家要做的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水到渠成地呈現真實面貌,呈現一個只屬于自己的表達體系。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他對應地梳理出了古典表現主義的理論體系和創作體系。
對 話 古 典 表 現 主 義
古典表現主義分為兩大塊:一是古典,一是表現。古典又分為兩大塊:一是中國的工筆畫,一是西方的古典藝術。具體表現在創作里,就是用 古典 或 工筆 的表現手法和創作手法表達 表現主義實際 。
吳震寰上承中國的工筆繪畫和西方的古典藝術,然后另辟蹊徑找到一個新的狀態——古典表現主義,他用自己的理論和創作實現藝術理想,也為當代藝術史提供了一個新的價值觀和創作體系。

△本次展覽參展作品《命運》
在上面這幅名為《命運》的古典表現主義作品中,畫中室內一皮質沙發上,兩位女性側背而坐,其中一位年輕時尚的女性面容略顯無辜,一位年長形態略顯拘謹的女性則是有些憔悴,人物形象都是具象寫實的,但是放在一起,則有不同的隱喻和內涵。

△本次展覽參展作品《光的誕生》
《光的誕生》亦是古典表現主義的代表作品,畫面中一位白衣姑娘手提一個電燈泡,她左手邊是一只老虎,右手邊是一只獅子,頭上還有一只雄鷹飛翔,背后是繁花盛開,女孩面容安然。
吳震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幅作品的畫法技巧,運用的就是古典主義的技法,但是這些動物飛禽與女孩的元素組合,則是表現主義的內核。現實中,野生的老虎獅子不可能與人和諧共處一個空間,它們之間會有爭斗甚至撕咬,但是在藝術的表現中,則可以它們聚合在一起,展現出來的藝術表現力,就會顯得開闊。

△本次展覽參展作品《海上》
作品《海上》的畫面中,一艘小船載著一對青年男女在海上漂泊,女孩在船中仰面躺著,面色祥和,男孩戴著墨鏡,愁容滿面,身旁還有一些煙頭,船上的繩索混亂,船錨互相交叉呈十字型。吳震寰說,這幅作品表現的是主人公的情緒、思想和意識,畫面中的繩索暗示糾結,船錨隱喻信仰和思考。
吳 震 寰 和 他 的 古 典 表 現 主 義
古典表現主義是吳震寰首先提出來的,他試圖通過具象寫實的人物和場景的關系,傳遞他對當下的態度,對世界的態度。他大聲喊出中國繪畫、中國意識、中國氣派,提出“大國畫論”“空象論”“中國寫意”“未完成繪畫”“古典表現主義”等觀點。他帶著自己建構的理論,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縱橫捭闔、奮力踐行。

△本次展覽參展作品
吳震寰對當代藝術處境極度敏感,對人、人生和生命價值的理解,變成積極的生命意識,那些根系從最高的古的層面發力,生發出別具深意的、獨特的藝術理論奇株,為當代中國藝術真正進入世界藝術史層面提供一個洞口。

△本次展覽參展作品
在慢慢亦漫漫的藝術之路上,吳震寰說——什么水都可以匯進大海,但什么水最終都會變成海水。我們慢慢匯聚到時空里,這在當下是有意義的,在未來也是有意義的,但是我們就不知道了,最終成為海水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是你了,就成了一個很光明的光明體。每個人都做出貢獻,壞人好人,大人物小人物都做出了自己貢獻。他活的這輩子,他尋找的軌跡,包括破壞的部分,成就的部分,都成了這個人世間,成了這個時代的組成部分,一納入整個人類的存在,人類的存在又是宇宙存在的一粒塵埃,但是這粒塵埃是不可少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