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中央美術學院、雄縣縣委縣政府、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主辦的“見證雄安的崛起——中央美術學院雄安創作團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鎮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開幕。這是繼2020年12月27日雄安高鐵站通車,創作團作品于“學習強國”網絡平臺線上首發后的首次線下作品展。
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擔任總策劃,景德鎮陶瓷大學主持行政工作副校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品昌擔任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油畫系主任張路江和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科基礎部外事主任張瀚共同擔任策展人,由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館長黃鎮和中央美術學院陶瓷研究院副院長譚斌統籌。

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黃金龍,景德鎮陶瓷大學主持工作副校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品昌,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呂金泉,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湖田民窯博物館副館長孫立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郭文連,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全國女陶藝家協會常務主席舒惠娟,景德鎮陶瓷大學雕塑研究所所長、景德鎮市雕塑協會會長曹春生,景德鎮陶瓷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陳麗萍,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院長黃勝,景德鎮陶瓷大學圖書館館長馮青,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館長趙傳玉,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羅瑾,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傳統雕塑系主任邵長宗,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楊冰、曹建文、羅小聰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央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譚斌主持。

開幕現場

景德鎮市常務副市長黃金龍致辭
景德鎮市常務副市長黃金龍首先致辭。他表示,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形成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風貌,講好中國故事,中央美術學院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密切合作、協同創新,共同努力鑄就“陶瓷文化”品牌,于2015年達成了重要的戰略合作。“在2021年春節臨近之時,我們迎來了一場藝術盛宴。展覽呈現了‘見證雄安崛起創作團’的135件藝術作品。江西有著厚重的革命和文化歷史,它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的發源地。本次展覽匯集了新一代藝術創作者感悟雄安建設的藝術作品,展示了他們繼承革命傳統的時代作為,體現了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承。無論在何時,這種紅色基因都深深地鐫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該展圖文影像并茂,用藝術方式見證雄安新區現場,用藝術表達描繪歷史進程面貌,多角度敘述雄安的昨天與今天。此次展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藝作品既反映民族風貌,展現時代思潮,又塑造民族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象,是為新的一年帶來了新面貌,也是為進一步促進我市與中央美術學院重要戰略合作起到了良好作用”。


展覽現場

景德鎮陶瓷大學主持工作副校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品昌致辭
景德鎮陶瓷大學主持工作副校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品昌在致辭中說道:“很高興我們又迎來了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又一個新展‘見證雄安崛起——寫生創作展’的開幕。其實在三天前,我們都無法確定展覽是否能夠如期舉行,因為要履行疫情期間活動報備程序。今天盡管開幕式人數規模受到限制,來自北京和河北雄安的嘉賓無法抵達現場,但我們終于還是如期迎來了展覽的開幕,也算是疫情之下的令人振奮的一件事情。大家知道,2017年黨中央做出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那就是決定在河北雄安設立國家級新區,創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城市。新區的建設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的定位,圍繞‘創新、綠色、開放’的理念。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

開幕式現場
呂品昌教授接著談道,“中央美術學院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范迪安院長的掛帥之下,設立了‘見證雄安崛起創作團’,并帶領創作團多次深入雄安。此次展覽是創作團創作成果的首次展出亮相,展出了現場創作的135幅作品。展覽設‘百業待興’‘遷禧家園’‘舊城故事’‘風光如畫’四個版塊。這些作品既記錄著建設工地熱烈喧鬧的聲音,建設者們汗水的氣息,又記錄著風光秀美的家鄉景觀與舊城故事。它們從多角度敘述了雄安的昨天與今天,以不同的視角觀察和感受社會現實的巨大變遷,用藝術講述時代故事。通過這個展覽,我深深體悟到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家投身時代、謳歌時代、表現人民的自覺性和使命擔當。中央美院的藝術家們在雄安建設這一歷史性節點上,努力踐行了央美人‘為中國造型’的理念,與國家和人民共同見證雄安新區的成長,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與人民的心聲,也反映了新時代藝術家的職責和擔當。同時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藝術家們只要真正置身時代‘現場’,就一定大有作為”。



展覽現場

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張路江通過視頻致辭
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張路江通過視頻發來開幕式賀信。他講道,“在建設新時代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充滿了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是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生逢時代機遇,身處時代熱潮,面對‘文化強國’和‘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所有參與此次主題創作展的師生,被雄安新區建設者展現的‘雄安精神’所感動,并在這一歷史時刻,踐行中央美術學院‘為中國造型’的辦學理念,創作出了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藝術作品。‘置身時代,大有作為’,他們用畫筆與時代同行,用藝術見證雄安新區的成長,用藝術為新時代文化建設貢獻振奮力量。”



展覽現場

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呂金泉致辭
景德鎮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呂金泉在致辭中表示:“中央美術學院的‘見證雄安創作團’,在第一時間用他們手中的畫筆表現雄安新區的變化,表現中國建設熱火朝天的現場。藝術來源于生活,在藝術創作中如何真情實感地表達生活,需要通過寫生和素材收集去真摯表達。在當下我們藝術家如何用畫筆表達改革開放戰略時代景象,我認為寫生是必不可少的。這一屆中國美術家協會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范迪安主席的帶領下,我所了解到的是藝術家經常下到鄉村,這也說明當下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在逐漸改變。本來景德鎮美術家協會為了迎接新春,也在籌劃一個景德鎮美術家寫生作品展。因為考慮到疫情影響,我們做出了相應的推遲,可能到開春之后再做。我們也期待在這樣一個展覽過程中,景德鎮所有的藝術家都能夠踴躍參與。”



展覽現場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致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在致辭中講道:“在這樣的一個展覽開幕式上,我很感慨。在新冠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中國有這樣的能力,景德鎮有這樣很好的環境,陶溪川有這樣好的范例,我們能夠在這里把中央美院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通過130多件作品展現出來。這些作品抓住了雄安新區偉大變革中的要求,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雄安新區融合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體現了世界級的水平與層次,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典范。范迪安院長抓住了這樣的機遇,親自率隊到現場寫生創作。另外我們也應該思考在這樣一個嶄新的時代,應當如何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通過這次展覽,我認為我們的藝術家應當更多地走入歷史現場,表現身邊的人與事,表現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最后感謝展覽的舉辦方,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難,使展覽順利開幕”。



展覽現場

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致辭
景德鎮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談道,“此次展覽使雄安和景德鎮兩地拉近了距離。展覽對陶溪川來說是一抹亮麗的紅色,紅色給我們以新一年的希望。這次展覽以油畫的形式記錄雄安的成長與變化,展望雄安的未來。為陶溪川創造了非常有價值的精神財富。一直以來,陶溪川以雄安新區的建設作為榜樣。我們在2018年底,代表城市參加了雄安新區的規劃。在還沒有公開雄安新區的整體規劃時,我們就一直在學習雄安新區的城市理念,并且希望借鑒到陶溪川的建設之中。我們希望建成綠色生態的城市,同時使整個街區充滿了歷史感,充滿了科技和未來。在陶溪川舉辦這樣一次展覽,使雄安新區與陶溪川兩地的建設聯系在一起。此次展覽使景德鎮與雄安新區聯系在一起,我們希望能以此為契機,更好地向雄安看齊,將陶溪川也建設成為世界級的街區”。

參加展覽開幕式的嘉賓合影
此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丁一林、張路江、黃勇、白曉剛、李榮林、林笑初、馬佳偉,教師劉霞飛、遲志磊,學生戚亞紅、張筱松、李天元、畢維維、喬姝顏、李國興、李欣隆、林紫穎、張昕怡、彭享、單禹瀚、游欽煌、古夢楊、龍炎、王漢一、孟慶雋、洪健翔,特邀攝影藝術家任雙歡。



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1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