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西泠秋拍
王翚(1632~1717) 為顧荇文作碧梧村莊圖
設色紙本 手卷
1684年作
出版 :1.《中國文物集珍—敏求精舍銀禧紀念展覽》P220-221,香港藝術館,1985年。
2.《清初六家與吳歷》P272-273,Urban Council,1986年。
3.《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續編》第二卷 P44-45,S1-015,東京大學出版會,1998年。
4.《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國古代書畫》P38-39,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4年。
5.《四王山水畫集》P68-73,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年。
著錄:6.《古緣萃錄》卷九 P1(卷九列為首件作品),邵松年著,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
7.《清畫家詩史》第三冊丙上四,李浚之著,中國書店,民國十九年(1930年)。
8.《歷代著錄畫目》P66,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9.《清初六大畫家》P50,世界書局,民國三十四年(1945 年)。
10.《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P180,徐邦達著,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
11.《一代畫圣王石谷紀念館》P59,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展覽 :12.“ 中國文物集珍 :敏求精舍銀禧紀念展”,香港藝術館,1985年10月至1986年1月。
13.“ 聚墨留香——攻玉山房藏中國古代書畫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4 年 3 月至6 月。
按語:此卷是王翚為其弟子顧荇文所作。顧荇文為元代名士顧瑛后裔,當時被目 為“江南才子”,嘗住蘇州虎丘,所居名“碧梧村莊”,此畫即為王翚特為顧荇文所作齋號圖。此作在邵松年《古緣萃錄》卷九中列為首件作品,可見其位置之重要。據《古緣萃錄》載:“康熙庚申(1680 年)九月至十月,石谷、壽平、笪重光以及石谷弟子楊晉和顧荇文合作絹本山水冊,贈給愚一道兄;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5 年)中秋,石谷客秦淮水檻,為其高足顧荇文寫《碧梧村莊圖》。”王翚于中秋月圓之時,客居異地,為弟子憶寫他人故鄉居所,別有一番意義。
此卷難得之處在于畫后唱和均與王翚同時代,且同為顧荇文上款,唱和之人亦是王翚友人、眾弟子, 有陳啟貞、許朝元、周而衍、黃泰來、宗元鼎、許承家、范荃、張韻、涂酉、桑豸、閔崧、葉舒穎、朱虹等十三人。唱和之后又有羅天池、楊慶麟、邵松年三位清代鑒藏家題跋。存許漢卿裝裱并題簽,附跋文另紙一頁。
畫心:132×26.5cm 題跋:336×27cm 52×29cm

(出版物封面)
莫道西泠山水連
常念人情別有田
西泠拍賣恭祝
各位師友 新年快樂
平安健康 萬事如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