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不詳,傳由約翰·泰勒(1651年卒)作,《錢多斯版莎士比亞畫像》,油彩 畫布,55 x 44 cm.,約1600-1610年作。1848年8月15日至10月7日期間由佳士得于白金漢郡斯托莊園以33,400英鎊成交。倫敦國家肖像館。圖片:Bridgeman Images 此畫的作者和創作日期不詳,原藏家身份亦不清楚,但有可能是自稱為莎士比亞之子的詩人兼劇院經理威廉·達文南特爵士(Sir William Davenant)。作品名中的“錢多斯”指后來的藏家即第三代錢多斯公爵詹姆斯·布萊奇斯(James Brydges)。十九世紀中期,他的后人由于經濟拮據,將位于白金漢郡斯托莊園(Stowe House)大宅中的所有畫作出售,買下莎士比亞肖像的買家后來將作品捐贈予倫敦國家肖像館。
02
《胡安·德·帕雷亞》
維拉斯奎茲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于1649至1651年在羅馬居住了兩年,期間創作出其藝術生涯中最出色的肖像畫,包括著名的《教宗英諾森十世肖像》(depiction of Pope Innocent X.)。他亦曾為陪同其出行的助手胡安·德·帕雷亞(Juan de Pareja)繪畫肖像,作品情感細膩,栩栩如生,亦極為逼真,令當時的觀賞者驚嘆不已。
維拉斯奎茲(1599-1660) 《胡安·德·帕雷亞》,油彩 畫布,81.5 x 70 cm.,1650年作。此作于1970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倫敦以2,310,000英鎊成交。由Fletcher and Rogers Funds購入,由Adelaide Milton de Groot小姐(1876–1967)連同博物館好友的禮物于1971年贈予館方。庫存編號1971.86。圖片︰?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Art Resource / Scala, Florence 德·帕雷亞是維拉斯奎茲的奴仆,二人從羅馬回來后,他于1650年代中重獲自由,其后更以獨立畫家的身份于馬德里工作多年。這幅畫作曾多次易手,于1970年由第八代拉德諾伯爵(Earl of Radnor)出售,成為史上首幅拍賣成交價超過100萬英鎊的畫作。作品現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03
《紐馬克特場上的金克拉克與馴馬師、馬夫和騎師》
喬治?史塔布斯
灰色雄駒金克拉克(Gimcrack)是十八世紀的頂級純種賽馬之一,以體型小、速度快見稱。它于1765年連續贏得十場賽事,在其中一場紐馬克賽事中,喬治?史塔布斯(George Stubbs)為馬主、第二代布爾布魯克子爵費德列克?圣約翰(Frederick St John)繪畫此肖像。
喬治?史塔布斯(1724-1806) 《紐馬克特場上的金克拉克與馴馬師、馬夫和騎師》,油彩 畫布,102 x 194 cm.,1765年作。此作于2011年7月5日在佳士得倫敦以22,441,250英鎊成交 史塔布斯憑著對馬匹的熱愛和對其體態結構的深入認識,獲譽為史上最擅于畫馬的畫家之一。他在畫中描繪金克拉克及騎師的兩個不同場景︰背景的賽馬賽中,金克拉克脫穎而出,前景的房子旁,騎師正為其洗擦身體。該畫作曾四度經由佳士得拍賣,第一次為1780年,最近一次則在2011年。
查爾斯?威爾遜?皮爾(1741-1827) 《普林斯頓的喬治·華盛頓》,油彩 畫布,244 x 156 cm.,1779年作。此作于2006年1月21日在佳士得紐約以21,296,000美元成交。私人收藏 此畫原本是贈予法國的外交禮物,但運送畫作的船只卻因為天氣惡劣而被迫停靠西班牙,最終被送到西班牙北部納瓦拉省的方濟嘉布遣會。作品于2006年重返美國,由佳士得紐約以超過2,100萬美元拍出,刷新美國肖像畫的拍賣紀錄。
05
《德文郡公爵夫人佐治安娜肖像》
湯瑪斯·庚斯博羅
1876年5月,大批民眾涌至佳士得,根據《泰晤士報》的報導︰“所有人都爭相一睹湯瑪斯·庚斯博羅筆下的美麗公爵夫人……所有人均被她的美貌迷倒”。引起如此哄動的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巧奪天工的十八世紀德文郡公爵夫人肖像畫(Portrait of Georgiana, Duchess of Devonshire)。畫中撩人的公爵夫人以食指和拇指拿著一朵含苞待放的粉紅色玫瑰,眼神誘人,展示她對性的開放態度。
《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Portrait of a Commander, Three-quarter-length, Being Dressed for Battle)由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于藝術生涯巔峰時期所作,但直至1947年才確定其出處。作品起初被視為魯本斯學派的畫作,其后又被認為是法蘭斯?波虞爾伯斯(Frans Pourbus)學派的作品。畫作何以在藝術史上沉寂良久仍然是一個謎,但可能與十九世紀英國人看待魯本斯作品的矛盾心理有關:當貴族史賓莎(Spencer)家族于1802年買下畫作時,魯本斯被歐洲人視為畫壇之王,但英國人卻以刻板懷疑的態度看待魯本斯的迷人色彩和充滿戲劇感的巴洛克風格。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 《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油彩 木板,123 x 98 cm.,約1612-1614年作。作品于2010年以9,001,250英鎊成交。私人珍藏 《戎裝指揮官的四分之三半身像》描繪一位英勇但厭戰的將領準備出戰,他堅定的眼神反映他深切了解戰爭帶來的痛苦,但他的手卻溫柔地搭在侍從的身上,流露出親切的態度。200年來,這幅畫一直掛在史賓莎家族位于北安普敦郡的奧爾索普莊園門口。畫作由德國畫商Konrad Bernheimer于2010年以超過900萬英鎊的價格投得,現藏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07
《梅·普林塞普肖像》(《圣約翰頭像》)
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
維多利亞時代攝影師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是攝影史上最杰出的人像攝影師之一,這張裝裱于卡片上的蛋白照片中,她攝下扮成圣約翰(St John)的侄女梅·普林塞普(May Prinsep)。
朱莉婭·瑪格麗特·卡梅隆(1815-1879)《梅·普林塞普肖像》(《圣約翰頭像》),蛋白相紙,38 x 30.5 cm.,1866年攝。此作于2006年11月14日在佳士得倫敦以48,000英鎊成交。私人珍藏 當時,攝影技術仍處于發展初期,而人像攝影最講求仔細重現人物的五官。然而,卡梅隆卻打破傳統,銳意創新。在這幅照片中,她聚焦于普林塞普的頭部,并利用光線與光化學的神奇作用,塑造柔焦的效果,為照片增添神秘的感覺。
08
《嘉舍醫生肖像》
文森特?梵高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人生的最后幾個月,一直由保羅·嘉舍(Paul Gachet)醫生照顧。梵高于1890年自殺前不久創作此畫,并形容作品“充滿疲憊感,悲情地展現我們的時代”。
文森特·梵高(1853-1890) 《嘉舍醫生肖像》,油彩 畫布,66 x 57 cm.,1890年作。此作于1990年5月15日在佳士得紐約以82,500美元成交。私人珍藏。圖片:Bridgeman Images 這幅肖像多年來曾由多位知名人士收藏,包括巴黎藝術商人安布魯瓦茲?沃那(Ambroise Vollard)和納粹高官赫爾曼·戈林(Hermann G?ring)。作品于1990年再度推出拍賣,正值日本買家追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藝術作品的巔峰十年。造紙商齊藤了英于佳士得以8,250萬美元投得《嘉舍醫生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刷新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成交紀錄。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 《盧西安?佛洛伊德肖像三習作》,油彩 畫布,共三部分,各 198 x 147.5 cm.,1969年作。此作于2013年11月12日在佳士得紐約以142,405,000美元成交。藝術品:?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版權所有。DACS 2020 作品由三幅并列的佛洛伊德全身像組成,每幅均描繪五官扭曲的他坐在籠狀結構內的椅子上。作品于1970年代中被分拆,有違培根的原意,直到1980年代后期才重組。這幅三聯畫于2013年拍賣時,共有10位買家展開激烈競爭,最終以142,405,000美元成交,創下當時藝術品拍賣的成交價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