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贊巴克
據archdaily報道,近日,法國建筑師、1994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的首個中國項目蘇州灣文化中心落成。文化中心自2013年起開始設計,處在軸線盡端湖岸之上的重要位置,包贊巴克意識到須要有一種紐帶將場地中的要素(城市、天空、湖水、人)聯系起來,“飄帶”的靈感由此產生。

蘇州灣文化中心
蘇州灣文化中心集大劇院、影院、博物館、會展中心、規劃館等場館和功能于一體,總建筑面積21.5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悉尼歌劇院。在包贊巴克的設計中,“巨大和渺小”之間的共存關系貫穿始終。“飄帶在巨大和渺小、建筑單體和蔓延的城市體、水天一色之間對話。二者之間,就是靠我們的身體、步伐以及流連各處來量度。”在飄帶匯合處的廣場,可以看到天空和湖面、遮風避雨,還可以通向博物館大堂、劇院,自動扶梯會通向下沉廣場和商店。
包贊巴克認為,一所大型文化中心應是城市的象征,因為這里是發生聚會、公共事件的場所。它一定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地標式的,人們可以自行創造圍繞城市而行的路徑。最終,如果項目成功的話,它會成為城市的形象。“如此令人感動的場所一定要成為一個符號,或者說要創造一個符號。當人們從天際接近這所城市時,一定要表達宏大量度和輕盈通透;飄帶像是空中的舞蹈,正是對這種雙重特性的回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