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佳在線第31期 | 大放光明 — 福壽佛道書畫專場
日期:2020-12-21 10:49:02 來源:中貿圣佳
拍賣
>圣佳在線第31期 | 大放光明 — 福壽佛道書畫專場

大放光明 — 福壽佛道書畫專場
線上預展
12/18—12/20
線上拍賣
12/21 21:00逐件結拍
線下調閱
12/18—12/21
調閱地址

注:如需調閱,請添加客服微信預約
吉祥的祝愿在人類的歷史中古來有之,無論是基于頌贊的祝福,亦或是來自信仰的貺賜,我們能從漢代的“未央”、“萬歲”,再到“日利千萬”、“長富貴樂無事”等吉語看出古人的祈愿從宏觀走向了具體,而最終凝聚成了包含“福”、“壽”在內的兩個橫向與縱向的狀態。“三業清凈福壽安樂”,福壽自然伴隨著慈悲與康長,2020庚子年我們攜手度過,2021辛丑年即將到來,牛預示著耕耘與收獲,期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智慧如海,福壽臨門,伴隨著多福多壽的美好祝愿,中貿圣佳與您展望新春。作者簡介:黃胄(1925-1997),字映齋,長安畫派代表人物。曾用名梁葉子、苗迪、梁蓬、梁泉。出生于河北蠡縣,后遷居西安。早年參加革命,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事部隊美術工作,任西北軍區政治部文化創作員,美術組組長、總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公司顧問、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鈐印:潘齡皋印(白)、己未翰林(朱)、結緣翰墨(朱)作者簡介:潘齡皋(1867-1954),字錫九,河北安新人。潘齡皋15歲時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后殿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先后在甘肅任知縣.知州.知府。辛亥革命后,擔任甘肅省省長, 1922年辭職回鄉,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1949年后,他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議.中央文史館館員。釋文: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作者簡介:劉炳森(1937-2005),字樹庵,號海村,幼年自號劉五先生。畢業于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同年秋至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代法書繪畫的臨摹復制和研究工作。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聘教授、日本白扇書道會顧問、日本書道研究泉會顧問、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委員會委員等。出版有《劉炳森楷書千字文》,散文集《紫垣秋草》等。釋文:如何使西來意五蘊皆空毫無芥蒂,此中得上乘法六根俱凈大放光明。作者簡介:釋星云(b.1927),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云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于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是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67年創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其先后在世界各地創建200余所道場,并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曾任中國國民黨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作者簡介:章炳麟(1869-1936),浙江余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后易名為炳麟,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后自認“民國遺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光緒三十年(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起光復會。曾為《民報》《大共和日報》《制言》主編。晚年憤日本侵略中國,曾贊助抗日救亡運動。題識:仙桃飲酒宜醉人,齊眉眉壽齊長久。堪如先生大雅正之,心龕童大年于海上。題跋:大壽。大年妙績。丁卯歲十二月,題于滬上西郊,獻項叟王個簃年九十一矣。鈐印:王個簃(白)方介堪(1901-1987),名嚴,字介堪,原名文榘。浙江泰順人。工書,能畫,尤長于篆刻。曾延為故宮博物院編輯。四十歲后寫松梅竹石,有瞿山遺意。歷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中國藝校教授、及教育部二次全國美展會審查委員。著有《璽印》《文綜》《《秦漢對識拾遺》《介堪論印》等。作者簡介:童大年(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龕,號性涵、松君五子,又號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上海崇明人。幼時學印,師從趙穆。精研六書,尤善篆隸。流寓杭州,后居上海。西泠印社元老。其書法四體皆能,篆書功力最深。作花卉,以書法行之。出版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等。題識:鶴壽。德昌老友八十初度,丁巳(1977年)春月孔小瑜寫于滬上舊居。鈐印:小瑜所作(朱)、孔憲英印(白)、小老八十(白)作者簡介:孔小瑜(1899-1984),原名憲英,生于慈溪莊橋孔家村。初在滬上活動,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參加內地建設;1955年后,應邀赴安徽藝術學校執教,兼任安徽畫院副院長,并被選為安徽省人大代表。晚年任職安徽藝術學校教授,安徽畫院副院長、省人大代表。擅長花卉博古,追求形象逼真,筆意松動逸格。廣涉人物、翎毛、走獸、魚蟲手到形俱,呼之欲出,無所不精。其博古畫與張善孖的虎、熊松泉的獅并稱。其出眾的表現力人稱任佰年后第一人,為“海上畫派”代表之一。作者簡介:焦俊峰(b.1971),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并先后進修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現代工筆畫院,現為當代中青年畫家,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焦俊峰作品深得古人精髓,又不乏時代氣息,追求安怡靜謚、氣華質樸的藝術風貌,并不斷地在實景寫生和意境創造之間尋找平衡。題識:百事如意。戊辰(1928年)春三月,姚華茫茫父試筆。作者簡介:姚華(1876-1930),字一鄂,號重光,一號茫父,別號蓮花庵主。貴州貴筑(今貴陽)人,姚華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舉人,三十年(1904年)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戌變法時東渡日本,就讀于法政大學。歸國后改任郵傳部船政司主事兼郵政司科長。入民國后,任貴州省參議院議員,后任北京女子師范學校校長。后因政局紊亂隱居寺中,以出售書畫和穎拓為生。姚華學問淵博,精文字學、音韻學、戲曲理論。最是其在文學、戲曲領域的修養,當時人才濟濟的畫壇無出其右者。題識:丙寅年元旦日,石道人周巖沐手焚香敬寫于西湖之一樹梅花館,時年六十有三。2.福無量、壽無量,惟福無量、其壽無量。丙寅初春,西泉居士又記。鈐印:石道人(白)、清泉(白)、周巖之印(白)、周(朱)、青巖(朱)、石道人金石書畫之印(白)鄧瑞人(近代),廣東人,曾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蔡廷鍇將軍后勤官,并與人合作創立國華銀行。鄧瑞人與當時的文人雅士交游十分廣泛,與吳昌碩、康有為等友善。光緒十七年(1891年)武進士,殿試考列二甲。作者簡介:周巖(近代),字青巖,號石道人,浙江富春人,山水宗宋元,后受四僧影響,山水多有大作,氣勢雄闊,意境深遠。題識:這和尚蒲團打坐,倒也自在,何故舉起拂子,又似欲為人說法,不知從此舉起,何日才能放下,縱三十年不少,鹽醬茄子,也大費烹炒。菊如醉后畫并題。作者簡介:張士保(1805-1878),字鞠如,號菊如。山東掖縣(今萊州市)掖城人。清代畫家、學者。道光十二年(1832年)選為副貢生。同治初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濟南歷下李清照故居設尚志堂,遍請“齊魯窮經之士”來濟講學,他“巍然居首”。1878年(光緒四年),被選任臨淄教諭。嗜好金石文字,其行、楷、篆、隸,無所不精,尤以鐘鼎文見長,他創作的詩文別有一種趣味,而最負盛名的則是畫。山水、花鳥,不落恒蹊,尤工人物,悉宗古法。有著述《南華指月》6冊、《南華外雜篇辨偽》4冊、《楞嚴義貫》8冊等傳世。說明:磁青紙的出現,據考據應與佛教的寫經需求有關,由于磁青紙是種極其深藍色的紙張,有種靜謐、意象深遠的特質,最適合用于書寫內容深奧、哲理性強的經典,可彰顯經典的莊嚴肅穆。這件抄本藏文《長壽經》,經文以泥金精寫于磁青紙上,外護以函套,裱有織錦,可見藏家珍重如此。清代統治者在入關之前就與藏傳佛教有一定的接觸。清王朝建立之后,把“興黃教,以安眾蒙古”作為基本國策貫徹始終。不僅如此,皇帝和后妃們都是藏傳佛教的虔誠信奉者,他們在紫禁城內建造大大小小的佛堂,供奉佛像,潛心佛事。《長壽經》作為佛經中的經典,常常在宮廷檔案中被提及。據《大清會典》,雍和宮作為清代皇家的御用家廟,每天都有喇嘛在中正殿前后誦經,主要念誦的就是《長壽經》《金剛經》《無量壽佛經》等經典,為皇室祈福延壽。在《十二世達賴喇嘛坐床進貢單》上,除了佛像、金銀法器、珠寶香料之外,經文只有《長壽經》一部,可見它在藏傳佛教經典中的崇高地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