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節就像是荒誕或者命運的十字路口。確認生命中的荒誕感,絕不可能是一個終點,而恰恰是一個開始。
2020 iArt青年藝術計劃以“時間節:重思存在主義”為主題,面向全球藝術家公開招募作品,希望以先鋒的青年藝術家作為視點,用當代藝術最前衛的方式,多維度地呈現所有人正面臨的重大變革以及斷崖式的困境,并以此為發端,為未來更美好的世界和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性。
經過一個多月的開放征集,我們收到了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的投稿作品。雖然受國內外疫情的影響,此次海選征集相較于往年,投稿作品有所減少,但是藝術家們的投稿情況依然超出預料,我們總共收到了603位藝術家投出的4821件作品。投稿作品涵蓋裝置、雕塑、多媒體影像、動畫等多種形式,其中架上作品所占據的比例最大,為48.04%,其余作品比例依次為綜合媒介裝置、視頻/行為影像/動畫、攝影、雕塑等。
雖然受疫情影響,一些藝術家的創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擾和阻礙,但是此次藝術家們的投稿作品,都給予了我們莫大的驚喜,作品的成熟度和創新性相較于往年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經過組委會的反復考量與多次篩選,最終確定了46組優秀藝術家入圍“iArt青年藝術計劃”的2020年度展覽“時間節:重思存在主義”。恭喜以下各位藝術家!
入圍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0027BS 洪寧&趙小鋒 章藝源 易寶星辰 呂曉凱 陳江嶼 史陽琨 趙梓君 劉天明 李婷婷 單飛達 邵豐田 吳壹華 楊雪勇 丁鴻丹 楊家棟 程曉芳 盧思屹 李曉琳 王長城 徐立霜 高文謙 譚淦泉 王培生 吳亞哲 嚴一棚 武文博 鄺智軼 金明宗 羅凱 高上 鄭璇 蘭池 奚雷 曹杰 董豪 朱億 怪悟 賽音 安陽&Kanes&3ASiC 崔譯 江城 陳琪 馮強 劉婕 王瑩
部分入圍作品展示


安陽《Simulacra+》三維掃描、數字影像 5'16''尺寸可變 2020年

嚴一棚 《記憶的消逝》裝置搖擺器、時鐘、木、報紙、鏡片、藥片、音響尺寸可變 2020年

譚淦泉《隱私奏鳴曲》聲音裝置樹莓派、光敏樹脂、金屬、自制發聲器、投影 170×170×45cm 2020年

吳壹華《無法被安放的哲人》鐵氰酸鹽版畫、手術線 86.5×30cm 2020年


呂曉凱 《門外:雷峰塔的建立與倒塌》(上)《門外:現實是否是可選擇的》(下)數字影像拼貼尺寸可變 2020年

單飛達《切爾諾貝利的照片》布面油畫 150×100cm 2020年

史陽琨 《Retrotopia-懷舊之邦》攝影尺寸可變 2018年

奚雷《觀看即是死亡》影像裝置 14min 2k (2048×1152) 2020年
關于iArt
iArt青年藝術計劃是重慶原·美術館及涅米文化主辦的以青年藝術家為主體,含展覽、對話沙龍、駐地創作、商業跨界、衍生品開發等多項藝術活動的評選性藝術項目。
在該項目中,以藝術作為媒介,為城市、社會導入不同層面的思考與討論,探討青年藝術家在日新月異的時代和生活環境中的可能性。
原·美術館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中國青年藝術發展,為中國青年藝術家提供可持續生長的高質量平臺,為青年藝術項目的發展提供良性運轉的更多可能性和創造價值。
2020 iArt主題:時間節:重思存在主義
2020年人類遭遇前所未有的大疫情——新冠肺炎大沖擊,世界各地陷入了停滯和掙扎,甚至混亂的狀態,無數的行業、群體生存面臨挑戰。人類在生存與環境、自我與社會中滿地尋找正確答案,在選擇中掙扎,蹣跚前行,尋找此時此刻節點之上的話語和思考,成為這個時代背景中最重要的話題。誠如“生命三問”(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去哪?)再次在無數人耳邊響起,生命到底何去何從?可能是在這個節點上人類社會共同的疑惑,藝術也許在很多時候顯得無力、柔軟,但是它是人類內省最好的表達。本次展覽我們將問題設定在一種相對虛無的狀態,將維度放置在全球的角度,跳離第一視覺,借助存在主義哲學,重思當代或者說今天我們面對的狀況。

展覽海報
主辦方 原·美術館/涅米文化
策展人 陳姣皎/尹丹
評審委員會 王春辰/鐘飆/郝量/孫國勝/彭瑋/晏燕/宋振熙
展覽時間 2020年12月19日-2021年2月28日
頒獎儀式 2020年12月19日 15: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