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張宗祥先生逝世55周年。為紀念和緬懷他的非凡功績,繼承和弘揚他的學術精神,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發起主辦、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承辦的“浙江省文史研究館紀念張宗祥先生逝世55周年暨中醫館員惠民服務活動”,于12月2日在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故居)舉行。
活動開始前,首先舉行瞻仰儀式,全體人員莊重地向張宗祥先生塑像行“三鞠躬”禮。
活動中,省文史館專職副館長姜玉峰、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省文史館館員代表、張宗祥紀念館首任館長張谷良和家屬代表張耕分別作了簡短而熱情的致辭講話。省文史館姜玉峰專職副館長在致辭中說:“張宗祥先生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一座高峰,也是文史學術界的巨擘。先生治學嚴謹,學術淵博,并且為人非常謙虛,他在文史哲、詩書畫、戲曲、醫學等諸多領域都有精深的研究,尤其在古籍的校勘、注釋、補抄整理保護、圖書管理等方面功勛卓著,可以說,他一生的經歷,為浙江乃至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同時,姜玉峰專職副館長向張宗祥紀念館捐贈省文史館館藏的張宗祥先生《清平樂》等3件高仿復制書法作品;《張宗祥文集》主編曹錦炎代表省文史館向張宗祥紀念館贈送《張宗祥文集》2套;張宗祥紀念館館長李惠明接受捐贈并向省文史館遞交收藏證書。捐贈儀式并合影留念后,大家滿懷敬意地參觀張宗祥先生生平業績展陳。

張宗祥先生1882年生于海寧硤石,原名思曾,字閬聲,因崇仰文天祥,更名宗祥,后得鄉賢周宗彝毀家抗清所用武器“鐵如意”,視為家珍,因此別署“鐵如意館主”,著名學者、圖書館學家、版本學家、書法家。曾任浙江省文史館第一任副館長、浙江圖書館館長、西泠印社社長等職,1965年8月16日逝世,享年84歲。其一生治學嚴謹 、涉獵淵博,在文史、書 畫、醫學、輿地、鑒古、戲曲等方面皆有精深的修養和杰出的貢獻。尤其在古籍注釋校勘、補抄整理保護、圖書館管理等方面的成就令人贊嘆不已。經他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種,已出版《說郛》《國榷》《 罪惟錄》《越絕書》等10余種,有“抄校古籍近萬卷”之說,內容涵蓋經、史、子、集。其中,最宏大的是主持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大事。
占地面積0.1512公頃、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的張宗祥紀念館,前身是張宗祥故居,建于上世紀30年代,張宗祥先生逝世后,其子女遵照先生遺愿,于1984年由張宗祥先生長女張玨代表家屬將張宗祥故居無償捐贈給海寧市人民政府。1989年海寧市人民政府將故居列為海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張宗祥故居2011年被公布為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宗祥紀念館有鐵如意館、舉人第、愛愚草堂、藝術展廳和辦公樓等,主要職責是對張宗祥先生藝術成就、學術思想進行整理、研究,弘揚先生的高風亮節,承續文脈,開展藝術創作。”李惠明說,每年舉辦“翰墨鄉情”和“閬聲講堂”等品牌活動以及各類交流、展覽,為海寧名人文化宣傳和對外開展藝術交流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當天下午2點30分,特邀中醫館員、浙江省首批國醫名師連建偉先生在張宗祥先生出生地——“舉人第”開展義診惠民服務活動,深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張宗祥 書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