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崇正2020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丨2021年1月5-6日
拍賣時間丨2021年1月6日(晚)-1月7日
展拍地點丨廣州東方賓館會展中心(廣州市流花路120號)
支持現場競投、電話委托競投、崇正在線網絡同步拍
詳情請詢:020-83344380、83394856
電話委托:13929579713
網拍客服:18819155972


紹興既是江南傳統民居典范,又是古越文化和江南人文薈萃樣板。

廣東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可染 春雨江南
設色紙本 鏡片
69×45 cm
已知出版:
1.《富春江畫報》1983年第9期,封三,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9月5日
2.《李可染中國畫展》,圖二八,朝日新聞社,1983年
3.《美術五十講》,彩色插圖,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6月1日
4.《名家翰墨?李可染》第43號,圖五一,香港翰墨軒,1993年8月1
5.《李可染畫集》法文版,圖七五,外文出版社,1997年
6.《李可染》,圖一八,香港精品國際出版集團
7.《李可染?山水》,圖三十,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4月
8.《李可染中國畫集》,無頁碼,香港大業公司
9.《李可染畫集》,圖九八,學苑文化事業出版社
已知著錄:
《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李可染》P146,李松著,天津楊柳青畫社,1995年11月
已知展覽:
1.“李可染中國畫展”,日本中國友好協會,東京日本橋高島屋,1983年10月13-18日。
2.“李可染中國畫展”,日本中國友好協會,大阪難波高島屋,1983年10月20-25日。
注:李可染家屬友情提供。

局部一
粉墻黛瓦的紹興民居、橋上有撐著油紙傘的行人、水邊煙柳、緩緩行過的烏篷船……都像浸過牛奶浴似的,氤氳在煙水里。

局部二
整個畫面融在一種淡青的調子里,淡墨、濕墨的大量運用和虛化的煙樹又強化了一種“夢里江南”的味道。
屋舍和烏篷船上的艄公都看得更分明了,那可是古越藏書樓?坐在船上的人可是相約著去看一場社戲?隔著朦朧的煙雨,水中倒影影影綽綽,烘托出一湖煙水。

局部三

局部四
從構圖看,此幅《春雨江南》與可染的另一幅名作《魯迅故居紹興城》十分相似。

資料圖片。來源于《所要者魂·李可染》,李可染基金會編,上海書畫社2012年6月出版發行。
在《魯迅故鄉紹興城》中,可染先生題:“吾于一九五六年來此寫生,登城中小山北望,一片黑瓦白墻,河流縱橫,實江南水鄉典型。”
兩幅作品都以俯瞰的視角,從府山上看西小河,《魯迅故居紹興城》所繪應是天氣晴好之時,與西小河一起透亮的還有一條與小河幾乎平行的西小路,《春雨江南》則因水霧氤氳,更多的韻味虛化在煙雨中,給人無限遐想。
八大處寫生

廣東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可染 北京八大處寫生
設色紙本
鏡片
46.6×53.2cm
注:李可染家屬友情提供
從題識可知,這是可染先生1964年在北京郊外八大處對景寫生,以意造境的作品,1987年加以修整設色送給二子李秀賓(亦作秀彬)收藏的佳作。
大約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可染先生的對景寫生、對景創作便與他對傳統繪畫理論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緊密結合,他屢屢強調,“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但有“意境”還不夠,還要有“意匠”,也即是表現方法和手段,以準確傳達思想感情。進入60年代,他完成了數次艱苦卓絕的長途寫生,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又成功創作完成了曠世經典《萬山紅遍》,到1964年,正是可染先生創作最成熟也最黃金的時期,《八大處寫生》即作于此時,從《八大處寫生》中可以看出,意境的沉雄古樸和端嚴大氣,以及“意匠”的千變萬化和苦心經營。

局部一

局部二
北京郊外八大處以靈光寺、大悲寺、臥佛寺等八座古剎而得名,此處古樹參天、濃蔭蔽日、環境清幽,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極佳,是可染先生“為河山立傳”的佳境。畫面的暖色調傳遞出脈脈溫情,這興許也是可染先生身為父親意欲傳遞的暖意吧?
浴牛圖

廣東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可染 浴牛圖
設色紙本
鏡片
69×46cm
注:李可染家屬友情提供
這同樣是李可染家屬友情提供的一件牧童浴牛精品。牛在可染作品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可染先生常稱自己是“苦學派”,“師牛堂”的齋號,即源于學習孺子牛精神的決心:堅韌耐勞,從不討巧。

局部一

局部二
此件《浴牛圖》,牛背上的牧童憨態可掬,幽默可喜,可照見可染先生未泯的童心。雙牛浴于樹林邊的濃蔭下,牛的半截身子在水里,一童騎在牛背上低頭看同伴從水中翻身爬上牛背,牛似乎還矮了身子好讓童子快些爬上來,確實也就要爬上來了!樹林和牛的身子都是純水墨,惟童子傅色,猶覺畫面的爽潔,厚重處極黑,透亮處的極白,中間墨色的千變萬化已遠不止“墨分五彩”,惟“元氣淋漓,真宰上訴”可以概括。
其他佳作

廣東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可染 山水
設色紙本
立軸
67.5×43cm
注:上款人“茂元同志”應為馬茂元,馬茂元(1918-1989),字懋園,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殿軍馬其昶之孫。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上海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

局部一

局部二

廣東崇正2020秋拍拍品
李可染 行書息塵閣
水墨紙本
鏡片
30×56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