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崇正2020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丨2021年1月5-6日
拍賣時間丨2021年1月6日(晚)-1月7日
展拍地點丨廣州東方賓館會展中心(廣州市流花路120號)
支持現場競投、電話委托競投、崇正在線網絡同步拍
詳情請詢:020-83344380、83394856
電話委托:13929579713
網拍客服:18819155972

70年前,梁思成和陳占祥提出保護北京古建筑的“梁陳方案”夭折,梁思成曾說過一段痛心疾首的話:“拆掉一座城樓,就像割掉我的一塊肉;扒掉一段城墻,就像剝掉我的一層皮。”
然而,這樣的“割肉剝皮”之舉從來就沒有停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古老的鄉土建筑也面臨著同樣的厄運,它們以極快的速度、極大的規模被破壞著。
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搶救這些“瀕臨滅絕”的鄉土古建筑,著名國際影星成龍曾將自己收藏復建的徽派古建筑“屋”歸原處,在安徽蚌埠古民居博物園修建“成龍環保藝術展示館”。
廣東崇正2020秋拍也征集到一棟來自林徽因故鄉福建閩侯地區的嘉慶年間官宅,這棟二百年捌閩官宅在古建筑修復設計師和傳統木作匠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下,得以完好復活,目前正等待一個“新家”。
這座穿斗木構的古宅院,極具福建嘉慶年間的官宅特色,可以說是“捌閩官宅”的代表性建筑,目前已完成它的“飛屋環游記”,從福建一榫一卯、一轉一折地“環游”到了廣州,并已歷盡千辛萬苦全面完成木構部分的修繕工作,目前誠邀預約品鑒。
01.
舊城改造
傳統鄉土建筑流離失所

實景圖
舊時捌閩地區的明清木構居住建筑以穿斗式構架形式為主,其獨特的工藝技術造就獨特的建筑文化;隨著時代變遷,福州城區包括閩侯、連江多數的歷史建筑因年久失修,違章搭建,常年超負荷使用,造成房屋現狀差,消防安全隱患嚴重等問題,與整體歷史風貌不協調,逐漸淪為舊城棚戶區。

實景圖

實景圖

實景圖
“捌閩官宅”原就在這瀕臨損毀的舊城棚戶區內,建筑始建于清代嘉慶年間,距今約200年歷史,是兩進院落的傳統民居,古色古香,雍容大方。此宅一直作為洪氏族人的居所,世代家族傳承,保存相對完好。

實景圖
2017年,在地方政府舊城改造之際,此房屋不得已需要拆遷,為保留建筑載體,留存歷史記憶,從事古建筑研究和修復的專業團隊從考察、測繪、編號,到拆卸、分類、裝運,歷時兩個多月,將數萬件建筑構件完整地從福建轉運至廣州的修復現場。
02.
一梁一柱修繕
捌閩官級大宅重獲新生

實景圖
“捌閩官宅”參考眾多歷史建筑和同時期福建地區中式建筑圖冊,并借鑒三坊七巷官級大宅建筑,以求盡可能恢復其原有制式風格與傳統中式元素。主體修繕工程周期為十個月,木材主要選用閩西北運送來的百年老料,柱粗且直,獲得過程繁雜且價值不菲。

實景圖

實景圖
主座頂梁的修繕,需要在地面拼接完成,木與木之間直接穿插,待框架搭好后,再輔助機械支撐立起;其余建筑配件及殘件均修復后再安裝。


古建設計團隊全程把控“捌閩官宅”的主體修繕工程,從建筑形制、用料選擇、工藝甄選、落地制作,均力求做到“修舊如舊、恢復原真”;并從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征調手藝嫻熟的工匠,集結一群60歲上下的老匠人親自操刀,其打造的質感和細膩度,讓這處百年古建筑充滿歷史的溫度。整個過程中,“慢工出細活”的手作模式與“在保留中傳承、在歷史中創建”的設計理念貫穿于捌閩官宅的修繕及設計過程中。
03.
遷移、修繕與活化
讓老建筑進入新載體,重煥活力

“捌閩官宅”主體修繕完成后,整棟宅院占地六百五十平方米,梁柱碩大、建筑高敞,風格由中原一脈傳承,頗具唐風宋韻。
走進建筑內部,建筑單層五開間,由前后兩進房與兩側的廂房圍合中心天井構成;建筑格局開闊、張弛有度,尤其是屋架、斗拱、雀替、垂花等雕刻部分樸質大氣、氣韻生動。

實景圖

實景圖
同時,建筑梁柱、戶牖、雀替及柱礎滿布石雕、木雕裝飾,精工雕刻人物、飛鳥、卷草、團花、仿錦等圖案,鼓座上浮雕云龍、雙獅和花卉等,呈現官宦人家非凡氣派。

目前“捌閩官宅”誠邀品鑒,我們期待熱愛傳統文化,尤其是熱愛鄉土文化的有心人收藏它,并為這座二百年的大宅院找一個美麗的“新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