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C展覽預告丨12月與張光宇·《大鬧天宮》一起燃
日期:2020-12-17 11:02:02 來源:中國嘉德
拍賣
>GAC展覽預告丨12月與張光宇·《大鬧天宮》一起燃
為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即將拉開帷幕,隆重推出12個主題燃點與您共享張光宇的藝術世界,打造首都跨年的一場藝術大餐。展覽今起開票,歡迎走進嘉德藝術中心一起領略《大鬧天宮》“美猴王”原型設計張光宇先生跨越時代的魅力。


1961年,一部名為《大鬧天宮》的動畫片像它的主人公一樣石破天驚地蹦了出來,這個腰間束著豹皮短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驍勇矯健的美猴王不僅成為幾代國人心中永遠的孫悟空形象,也成為光影中的永恒經典。
這部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創作的《大鬧天宮》,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此片原畫歷時4年,影片造型奇異,場面宏偉,層次豐富,在動畫電影的幽默詼諧、活潑跳動之外,更有一種東方神話的瑰麗與奇譎。據不完全統計,從《大鬧天宮》被搬上動畫熒幕起,除了在國內廣泛放映,這部動畫片曾向4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發行和放映,這其中包括英國的BBC。




《大鬧天宮》的主創人員都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原班人馬,惟有美術設計邀請的是當時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執教的張光宇先生。1959年至1960年,張光宇參與動畫片《大鬧天宮》的工作時,正是他教學和各項社會工作最繁忙的時期,也是他身體最勞累、病倒前不久。作為有擔當的美術家,他還是不辭辛苦,把畢生從事動畫實踐所取得的豐富經驗,都投注給了《大鬧天宮》的拍攝工作,設計出眾多人物造型和場景。他與《大鬧天宮》的全體工作人員一起,為世人留下了一部具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經典動畫片。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給張光宇的《大鬧天宮》人物及場景設定手稿
▲1960年1月,《大鬧天宮》導演萬籟鳴與張光宇討論人物設定

《大鬧天宮》的導演萬籟鳴曾與張光宇通信數封,談論電影相關事宜。1961年11月,在《大鬧天宮》(上集)即將制作完成時,人民日報和上海解放報刊登了《大鬧天宮》的一則介紹新聞,記者漏登了人物造型張光宇的名字,萬籟鳴曾特地寫信給張光宇致歉,并將影片片頭字幕“人物造型”改為“美術設計”。

▲《大鬧天宮》在香港上映時的海報,1982年7月2日香港《明報》刊載
作為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以及中國漫畫與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張光宇曾做過大量的動漫藝術實踐。張光宇早年在上?!靶挛枧_”學習期間,經常去那里畫戲劇速寫和臉譜。1930年代,張光宇曾為時代公司制作京劇戲臉日歷和玩具,其中“孫悟空”形象的戲臉尤為精到。《大鬧天宮》中的美猴王的裝束及設計原型,脫胎于張光宇在1945年于重慶創作的長篇諷刺漫畫《西游漫記》,這部作品共60幅,每幅均附文字說明,是中國現代美術的一部代表性作品。1946年至1947年,張光宇避居香港時期,曾試制黑白卡通實驗片《敲鐘男孩》,創作卡通故事《花果山》劇本,發表長篇黑白連環漫畫《朱八戒漫游香港記》。1954年至1955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的張光宇,繼續創作《新西游漫記》,并為文學作品《神筆馬良》創作12張配圖。這些經歷都為張光宇對《大鬧天宮》眾多人物形象的塑造產生了一定影響。
▲1930年代,時代圖書公司發行的張光宇“孫悟空”戲臉玩具
▲1946年底至1947年間,張光宇在香港時,和好友特偉、廖冰兄完成的一段黑白卡通實驗片《敲鐘男孩》
張光宇設計的《大鬧天宮》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個,從孫悟空、龍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王母、土地,到二郎神、哪吒、托塔李天王、巨靈神、四大天王等主要形象以及一些“小人物”,如:小猴子、龜兵蟹將、擊鼓神兵,還有一部分環境布景,像花果山、天宮等。張光宇的藝術實踐遍及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電影美術、壁畫、動漫制作、出版、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他不僅是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經典動畫《大鬧天宮》的重要創作者,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參與創辦或編輯的《世界畫報》《影戲雜志》《時代漫畫》《抗日畫報》《裝飾》等許多中國近現代有重要影響的報刊雜志。他關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70余首民間情歌并為之繪圖,他出版的《近代工藝美術》是中國第一本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設計的書籍。張光宇的創作正是中國早期現代城市文化的形象化呈現,而他在整理傳統、理解當下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本土化表達的探索,對今天與未來的中國視覺形象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為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即將于12月23日對公眾開啟,推出包括“大鬧天宮”在內的12個主題燃點,帶您走進張光宇的藝術世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