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名稱:在西河—朱明德紀實美術·中國畫展暨新書發布會
開幕時間:12 月 18 日
作品展期:12 月 18 日-24 日
展覽地點:時代美術館(皖合肥市黃山路 599 號時代數碼港 2 樓)
主辦單位:安徽省美術家協會 中國書畫家研究會
承辦單位:安徽時代藝品文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學術主持:楊國新
策展單位:安徽美術出版社 時代美術館
朱明德,畫家。河南商丘虞城縣出生,洛陽市長大。新疆當兵十二年,軍旅畫家。轉業北京水產局工作十三年。首都經貿大學研究生。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擅長畫速寫,大寫意國畫魚。
朱明德自2014年,落戶在安徽省蕪湖縣西河古鎮,創建美術館“朱明德畫畫的地方”。他自覺按照黨對藝術家的要求,畫畫給人民看,為人民畫畫,六年來,為西河古鎮的旅游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文化藝術內涵。朱明德在西河常年展覽他創作的中國畫。他筆下的魚靈動活潑,畫中有話,蘊含哲理。他在感悟西河生活中創作了許多新畫作。他畫的速寫、中國畫人物,熱情歌頌普通勞動者,生動樸實。形成朱明德紀實美術風格。
這次畫展重在推介美麗的西河古鎮,與美術界同道分享生活的感想。
做個美術輕騎兵
文/朱明德
習總書記近日在內蒙古視察時,再次表揚烏蘭牧旗是一支扎根人民群眾沃土,直接為鄉親們服務的文藝輕騎兵。
總書記的內蒙講話,先前對社科文藝界政協委員的講話,六年前文藝座談會的講話,我都是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的。畢竟我們畫家是黨和國家培養的,我們肩負著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社會責任,所以聽黨的話。這次學習總書記講話,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也讓我找到了畫家的定位一一我覺的我就是一個美術輕騎兵。這個認識也緣自落戶西河,扎根農村四年的實踐。

《西河古鎮》
2013年,我退休后,安徽蕪湖市的一位知心朋友勸我離開京城,在江南農村尋找一個有利于美術創作的生活環境,接地氣、貼生活、近鄉親。
我在蕪湖縣委和紅楊鎮的領導幫助下,轉了幾個鄉鎮,看了幾個美麗鄉村。后來,選擇了紅楊鎮的一個古老村落一一西河古鎮落戶。

《古鎮古》
西河古鎮歷史上是安徽宣城八大名鎮之一。是明代以來因青弋江渡口商賈云集、水路運輸繁忙逐漸形成的一個古鎮,約有六百五十年歷史。歷史上西河古鎮曾經熱鬧非常,繁華著名。后來行政區劃調整,西河古鎮劃歸蕪湖縣。二十年前,西河古鎮還是江運繁忙、商貿物流密集、人行如織。后來陸路交通的發達,淘汰了青弋江的水運,往日的熱鬧變成寧靜。許多住戶搬到城里住,西河古鎮的古舊建筑有的成了殘垣。青壯年多在外城打工,西河是老人和小孩的家。

《西河渡》
我為啥不選巳經建設挺好的景點作美術創作基地呢?我覺的那些地方過于突出商業化,不是藝術家在生活、創作,而是一然把中國文化傳統的美好東西破碎了商戶在競爭、打拼。那里雖然還有江南水鄉風情和濃郁的民俗特征,但是不易接近樸實善良民風的勞動者。所以那些地方不是我這畫家想呆的地方。
西河雖然殘破,但是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民俗純樸自然。突出的是鄉親們在艱辛奮斗奔好日子的過程中,整個西河有一股健康、陽光、向上的精神。
蕪湖縣紅楊鎮黨委、政府重視西河開發。做了大規劃,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天天有變化。
我毅然選擇西河作為自己扎根農村、接地氣、美術創作的地方。

《西河印象》
我在西河做了三件事:
一是辦好美術館。
把美術館(朱明德畫畫的地方)辦到鄉親們的家門口,鄉親們和游客看到畫展很開心。展示的中國畫魚三十幅。年年有余給人帶來歡樂。我保持每季度或重大節日,更換一些畫作,比如,2017年的抗洪搶險,蕪湖縣涌現出為堵管涌而犧牲的英雄王全珍,他成為全國典型。我就創作了五幅畫作,在我美術館和縣里展出。我在西河畫的速寫,根據速寫整理的西河風俗畫,也展出了。西河美術館的好處,活躍和豐富了鄉親們和游客的生活。也提升了西河旅游的文化品味。宣傳了畫家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實踐。畫展也是畫家聯系群眾的橋和船。現在看,我的美術館起到美術輕騎兵的作用了。

朱明德畫畫的地方
二是參與西河古鎮的美育活動。
擔任蕪湖縣美協名譽主席,積極提建議。比如:美協活動要克服對本地區司空見慣不知美的誤區,重新瞪大眼睛看蕪湖美、畫蕪湖美。在我建議下,縣美協會員中山水畫家,合作創作了巜大美灣沚》,很生動、震撼,填補了蕪湖縣美術長卷的空白,印刷出版,可以成為旅游景點的重要宣傳材料。
應邀為縣老年大學講美術課。為西河灣沚的中小學生講美術課。
為蕪湖市民藝術活動講課。為省立皖南醫學院講藝術勵志課。
我在西河《朱明德畫畫的地方》,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交流美術審養,互相受益。
習主席在給中央美院教授回信中希望畫家重視并參與對青少年和社會美育工作。我在西河的作用,發揮了美術輕騎兵作用。


《美育啟蒙從魚始》

《風雨過后》
三是接地氣、熟悉社會,了解鄉親,醞釀創作主題、積累美術創作素材。定位自己這么個畫家。
我當兵十二年,學會做群眾工作。后來在北京水產部門和門頭溝區工作,自以為對群眾不陌生,對生活很了解了。通過四年的磨練,才知自己過去是居高臨下的聯系群眾,對社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的。這幾年,我在西河了解了鄉親們奮斗求發展的艱辛。(掙錢難!!!)了解了縣委縣政府,紅楊鎮黨委政府為了讓鄉親們過好日子,千方百計發展產業,其中西河古鎮人旅游產業,就是重點。
作為畫家,要畫西河人家和西河社會的歷史變遷,要畫鄉親們的精神面貌,只有深入生活,找到生活典型,才能真正尋找到藝術典型,然后就是創作作品。

曬江南

《西河水果》

《心靈手巧》

《西河好天》

《西河傳統文化活動-走花街》
在西河,我回顧歷史上的畫家,感覺現在的畫家和歷史上畫家一樣,分層次、分類別。少數就是畫成大師。之所以成大師,他的作品絕大部份可以傳世。不少畫家,苦畫一生,只有一幅或幾幅,影響較大,可以流傳。絕大多數畫家實際上生活在人們當中,在生產、科技、文化、教育中直接發揮審美造美作用。往往他們在一定范圍內有名聲,受歡迎。
烏克牧旗的許多文藝工作者從藝一生,為牧民群眾唱歌跳舞畫畫寫字,帶來歡樂和喜悅,豐富了文化生活。他們也是我們敬重的文藝家。
我就想:當畫家,就像齊白石老師黃賓紅那樣,活到老,學到老,精進出好作品。再就像烏蘭牧旗文藝家那樣,當傳播文化的輕旗兵。
總之就是:不忘黨的宗旨,永遠記住畫家為人民。追求陽春白雪水準的好作品,也甘愿在一個特定地域畫些群眾看著順眼的下里巴人的作品。我畫中國畫大寫意,追求齊白石大師的筆墨和奇思。追求漫畫的幽默哲理。而我畫人物畫追求紀實美術風格。
2019 年 8 月于西河

《孝子賢孫家風好》

《西河渡》

《危難關頭》

《買把金掃帚,晦氣全掃除》
PS. 由于疫情影響,時代美術館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積極做到公共區域消毒清潔、通風換氣。來觀展人員請佩戴口罩,積極配合工作人員出示安康碼并測量體溫后進入展廳哦~

朱明德,男,1950年生。北京首都經貿大學研究生畢業,高級政工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現任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蕪湖縣美協名譽主席,蕪湖縣紅楊鎮西河古鎮旅游管委會“朱明德畫畫的地方”(美術館)任館長。
主要展覽情況:
1968年10月,作品《千里眼順風耳》參加軍區畫展。
1971年一一1979年,拜軍旅畫家李留海為師。在《戰勝報》多次發表速寫作品。
1983年,在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版發表漫畫作品《修繕家》。該作品被上海新民晚報和香港文匯報轉發。
1984年,在河南日報發表新聞漫畫組畫《金雞引得鳳凰來》一一洛陽青年豫劇團晉京演出紀實。轉業后堅持畫鋼筆速寫。鋼筆畫參加北京巿職工美術展覽,獲獎。
1985年調北京水產局宣傳部工作,創辦《北京水產報》,負責新聞版和美術插圖。
1994年調北京門頭溝區區委工作。選擇爨底下村幫扶。以作家畫家眼光指導鄉親開發民間民俗風情文化旅游。親自起草項目書、推介書。親自動員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1998年親自創作以該村為背景的電視電影《京西尋根》劇本。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之后,在中央綜合頻道、北京電視臺播放。1996年,爨底下村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十二大歷史民俗文化村落之首。
1999年,發起成立京西書畫院。倡導打造京西畫派。出版《廣東福建速寫日記》。
2000年在中央黨校十六期中青班學習。畫中央黨校學習生活速寫日記。在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學習時報》發表漫畫速寫六組。出版《中央黨校學習生活速寫日記》、《訪日速寫日記》。十月,組織舉辦了中青班學員書法美術展覽。
2001年,出版《俄國德國速寫日記》。
2002年調入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任書記、院長。《朱明德中央黨校學習生活速寫日記》被中央黨校校史館收藏。
2005年出版《朱明德生活感悟畫冊》。六月,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了大型的《朱明德畫展》。加入北京美協。
2007年在琉璃廠文化街舉辦了《朱明德畫展》。
2008年為慶祝奧運會成功舉辦,王明明主席親自策劃,由北京美協在北京畫院舉辦《朱明德走近奧運建設者速寫展》,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明明作序的《朱明德走近奧運建設者速寫選》。
2009年,在美國芝加哥學院舉辦了中國畫展。
2010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城區區政廳舉辦個人中國畫展。
2012年,在安徽省蕪湖市畫院舉辦“魚水情深”畫展。
2013年在湖北武漢市中南民族大學和武漢市美術館舉辦兩次畫展,在湖南長沙中南大學圖書館舉辦畫展,人民出版社任社長和人民美術出版社何社長批準出版《朱明德速寫選集》。
2014年落戶安徽省蕪湖縣西河古鎮,創建美術館《朱明德畫畫的地方》。
2019年,《西河·西河一朱明德西河人物畫展》在蕪湖市眾藏美術館開展,安徽省美術出版社出版《西河·西河一朱明德西河人物畫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